第91章 莫非我是运气之子?
作者:我叫王大宝   大唐一根棍最新章节     
    刘异像回复论语一样,随后又回答完曹文成关于《尔雅》和《孝经》的问题。
    这些问题依旧看似刁难,实则别有用心。
    待他全部答完,全场最激动的莫过于副督考文俊。
    不愧是天才啊!
    他激动地看着杨志,眼神中充满敬佩,俯身过去小声说:
    “还是少府慧眼如炬,要不是少府拦着,帖经考那天我就将此等天才轰出去了。”
    杨志脸色尴尬,无声干笑了两下。
    曹博士爱财他是知道的,他几乎可以肯定这老头收了刘异的钱。
    但能让曹老头如此配合演戏,这小子还真有几分能耐。
    曹文成最后笑着对旁边两位考官点评:
    “真是难得遇见将经书学得如此融会贯通的学生,老夫甚慰。”
    说罢,他在刘异三门功课的评级处分别写:上上
    俞渊和宋之校看见都惊了。
    三门上上,这收了多重的礼啊?
    ‘咳咳~’
    俞渊干咳了两声。
    他已经从杜星楚那里得知刘异要参加今年的发解试。
    初听这个消息时,他惊得胡子又要翘起来了。
    因为他还从万成举那得知,刘异一天学堂都没上过。
    想起刘异那天在【子美客至】的一手烂字,他基本确信这孩子确实没上过学。
    本来他让万成举劝说刘异入县学,是动了惜才之心。
    哪知人家不领情。
    可他万万没想到这小子胆大包天,竟敢报名发解试,而且还通过了帖经考。
    他虽认定少年是可雕之木,可也绝不会因此就徇私舞弊。
    刘异委托杜星楚关说时,俞渊忽然就厌恶起来,他平生最恨旁门左道之徒。
    幸好那首《题西林壁》足够惊才绝艳,才渐渐抚平俞渊对刘异的憎恶。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匡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此时叫匡山)
    他没想到一个妄想投机取巧的少年,竟有如此凌然高度和视野。
    可谓天赋绝伦。
    俞渊打定主意,一定要引导少年走向正途。
    对于这次试义,他对刘异的态度是既不偏私,也不刁难,一视同仁。
    这时,俞老先生平静道:
    “老夫俞渊,负责主考十二经中的《诗》、《书》、《易》、《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我将从六本书里出四题,让你回答。”
    刘异淡定回道:“学生恭请瀚白先生出题。”
    “关于《诗经》,你就通译一下《鹑之奔奔》篇吧。”
    他最终还是没忍心拿长篇为难刘异,选了篇较短的。
    刘异也长舒一口气,果然押中了。
    幸好。
    幸好你只是让我翻译,没让我背。
    他一本正经地开始答题:
    “各种鸟啊成双入对,人也该各归其位,有人的啊下贱又无耻,就这样还想让我叫他兄长?没门!有的人啊腐朽又堕落,就这样还想继续当我的君王?你也配!”
    附加诸多语气助词的一通神翻译,让在场三位考官好悬没喷出来。
    侧面坐着的两位督考——杨志和文俊,也听傻眼了。
    文俊小声问杨志:“他译的是《鹑之奔奔》吗?”
    杨志恨不得替刘异找个地缝钻进去。
    他强做淡定答:“是吧。”
    “怎么跟我当年学的不太一样啊?”
    “他可能加入了自己的理解。”谁特码让你这样理解的?
    三个考官互相看看,谁都没开口点评。
    因为真不太好评价。
    不能简单说对或不对,太与众不同。
    刘异自信地询问:“是学生哪里翻译错了吗?”
    “哦……”
    这可为难住俞渊了。
    刘异总体意思倒没翻译错,不过这用词就……
    俞渊想了想,建议道:“其实倒也不用译得如此通俗直白。”
    刘异心下偷偷反驳:不翻译成大白话,老子能记得住吗?
    他的快速记忆法,就是每篇只记几个关键词。
    对于《鹑之奔奔》,他就记了四词:鸟,不要脸,哥哥和帝王
    剩下的,全靠发挥。
    接下来关于《书经》,俞渊让他翻译《汤誓》。
    这一次刘异又押中了。
    至于翻译,他还是如法炮制。
    他把自己想象成商汤,该如何忽悠众士兵帮他去打仗。
    于是他慷慨激昂地开始表演:
    “小子们啊,夏桀那孙子不干人事,欺负咱还想霸占咱家女人,跟我一起替天行道去揍他,收拾完他,房子、车子、金子全都有了,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钱……”
    酱酱酿酿……刘异讲得唾沫星子飞起。
    等他翻译完,三位考官的脸全是环保色的,一片绿油油。
    这怎么译得比刚才更直白?
    还带脏字。
    文人讲求的是个雅字。
    他咋直接将‘予其大赉汝’,就是‘我将重重地赏赐你们’,直接换算成房子、车子、金子和酒肉了。
    这也成?
    还能这样?
    但是他通篇理解的,又没有错,原文确实是这个意思。
    不过,能像他这样表述吗?
    曹文成颇为同情地看看俞渊和宋之校。
    幸好我提前将标准答案一并给了这小子,否则刚刚为难的就是我了。
    宋之校则想幸好俞渊在我前面,我可以先看他怎么评,再依猫画虎。
    俞渊却对刘异的表现很惊异,这已经超出他预期了。
    毕竟只有他知道,这小子一天学堂没上过。
    难道这都是无师自通的?
    天赋也太高了!
    他盘算,如果将刘异放在自己身边培养两年,凭这孩子的天赋,过几年春闱高中也不是不可能。
    想到这,他忽然有了个主意。
    就算老夫私心吧,我总该让你知道有些东西是你自学不了的。
    知难而退,然后进县学吧,孩子!
    俞渊没对刘异之前的翻译点评,他清了清嗓子接着说:
    “那你再译一下《左传》的《庄公十年》篇吧。”
    春秋三传中关于军事理论的篇章,不通过名师指点,绝不可能领悟。
    如俞渊预期一样,刘异的脸瞬间就垮了下来。
    他默默叹口气,安慰自己:
    没什么,反正春秋三传是他原本就打算放弃的科目,三本书总共才出一道题,影响不大。
    刘异刚想声名弃权,就听俞渊接着说:
    “春秋三传无需背诵,我可以先将这篇读与你听,你再通译。”
    接着老先生抑扬顿挫地开始读: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
    “等等……”刘异忽然出声打断。
    他面露惊喜,眼神期待地问:“这是《曹刿论战》那篇?”
    哈!
    哈—哈—哈!
    刘异心里乐开了花。
    《曹刿论战》,名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出处,是他的初中语文课文,要求强制背诵的。
    当年那女老师故意整他,罚他抄了一百多遍呢。
    一辈子……不,两辈子都忘不了。
    这都能碰上,莫非老子是欧皇体质,气运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