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人生得意须尽欢,少管闲事心放宽
作者:贫穷的三七呀!   八零军婚:炮灰江大厨的发疯日常最新章节     
    江嫦和车队小战士交代了几句,提着篮子转身出去了。
    姚二芳看巧巧娘,“这是做什么?”
    巧巧娘说,“估计是给秦大娘买烤包子去了。”
    姚二芳啧啧两声,“乖乖,这可比对亲娘还好呢。”
    江嫦去了上次买烤包子的地方,虽然不是集市,烤包子的摊子还是围了不少人。
    “包子出炉咧~”
    维族大叔吆喝声音响亮依旧。
    伸脖子等了半天的人连忙开始给钱,报出自己要的数量。
    江嫦挤在人群里,把手里的钱递给维族大叔,“我要两块钱的。”
    维族大叔眼疾手快,抽走江嫦手里的钱,给她装了二十个烤包子,笑哈哈道:
    “大叔再多送你一个。”
    周围人抱怨,“迈哈提,你个老色批,看到年轻漂亮的姑娘手就松,小心你家羊缸子不让你上床。”
    迈哈提把包子给江嫦装好,才对那人笑骂道:
    “你个巴郎子要是也一口气买二十个,我送你两个。”
    江嫦拿着烤包子离开的时候,身后的热闹喧嚣依旧,维族大叔吆喝:
    “这锅没有了,等下一锅了嘛。”
    周围人哀声载道。江嫦提着篮子走进了百货商店。
    心中算了算干活的孩子,买了三斤桃酥,又花了两块钱买了两斤水果糖。
    当车队浩浩荡荡回到驻地的时候,日头才渐渐西下。
    杏子林的山坡上,呼呼啦啦地冲下来一群孩子。
    石头和巧巧像小马驹一样奔跑在最前面,迎着车队挥手。
    开车的小战士瞧着这帮皮孩子,停下了车。
    石头几个灵活地和猴子一样爬上车。
    不一会的工夫,大部分的孩子都爬上去了,妞妞几个小的被落下。
    大孩子兴奋得又蹦又跳,哪里会去管他们。反正这里在驻地门口,安全得很。
    于是车子开向驻地大门口的时候,身后几个没爬上车的娃娃,一边哭一边跑,伤心地咧。
    到了驻地门口,就更热闹了。
    老头老太太伸着脖子,军属个个满眼期盼。
    看着空荡荡的车厢,又瞧着蹦蹦跳跳的娃娃,怎么看怎么顺眼。
    例行检查的时候,巧巧娘探出脑袋,对军属们喊道:
    “八点来小江同志家里,咱们分钱。”
    发自肺腑的欢呼声,让在会议室开会的人都听见了。
    从司令看着下面人疲惫的面容,挥手道:
    “今天就先到这里,今天早点休息,明天正式开展工作。士兵的分批入住,家属的安置,还有各种工作,全部都要有条不紊地进行,不能出丝毫乱子。”
    走出会议室,郝连长目光复杂地看向走在前面的谢指导员。
    他对谢元青的感观很不错,为人谦逊好学,最主要的是表里如一能吃苦。
    作为一个半路进部队的人,枪法好,体能也不错,关键他对于战局的把控比他们都强。
    这就是被身经百战的人带出来的天骄,即便是一时的困境,只要有机会,有些人总是会出头的。
    何司务长走在谢元青旁边,笑哈哈道:“小谢,明天估计就得改口叫你一声团指导员了。”
    谢元青看向远处家属院的方向,施工队依旧在忙碌,似乎有建不完的房子一般。
    “你说她们能卖多少钱?”
    何司务长是做后勤的,这次升迁无望,心态早就调整过来。
    “人生得意须尽欢,少管闲事心放宽,我家那婆娘这半个月和着魔一样,孩子当牛用,男人当狗养,家里的鸡鸭也饥一顿饱一顿的,饿瘦好几斤,我已经半个月没有吃上一口热乎饭了。”
    谢元青不知怎么地就想到了江嫦。
    他每天早上起床的时候,锅里一定是温着汤汤水水,蒸笼里有时候是馒头,有时候是包子鸡蛋。
    中午他如果没空回来,就让王学柱跑一趟,把给秦大娘做的营养餐给送到医院。
    晚上回家的时候,家里炉子上的铁壶里总有热水。
    两人说说笑笑地就快到家了,看着自家院子外面的小山坡上,人山人海。谢元青还愣了一下。
    “谢指导员,今天怎么下班这么早?”董老太眼尖,扯嗓子打招呼。
    谢元青和他们打了招呼,才进家门,白毛和黄毛对他摇了摇尾巴,就没精打采地趴在地上不动弹了。
    远处的黑毛鸡正领着一群小鸡四处溜达,神气十足。
    堂屋里巧巧娘噼里啪啦地拨弄算盘,姚二芳报数,江嫦记录。
    其他几个军嫂在数钱。
    谢元青没有打扰他们,拿着盆子和毛巾简单地洗手洗脸,进了卧室。
    走进小床,小崽儿们刚好醒来。
    三双眼睛咕噜噜地看着他片刻,像是认出了他,嘴里开始咿咿呀呀。
    小香香最大方,给他一个混着口水的笑容,让人心底融化。
    江嫦几个眼疾手快,配合还算默契,终于是在太阳西斜在山坡的时候,算完了账目。
    八点多的山坡上,江嫦依旧站在最中间,看着底下一双双渴望的眼睛,直接宣布道:
    “《xx连临时军属合作社》第一次分红大会正式开始。”
    下面的巴掌声比早上的时候不遑多让。
    小孩子的欢呼声在空旷的山坡上传出去很远。
    这个时候的气温已经有几分寒冷,但大家都很火热。
    江嫦突然想起自己的口头禅“与其嘘寒问暖,不如来笔巨款。”咽下后面要讲的肺腑之言,简洁道:
    “经过16天的努力,我们一共加工出四万三千六百二十五斤苹果干,收获四千三百六十二块五毛钱。。。”
    江嫦的话没说完,掌声雷动。
    远处下班回来的军人们也都这边望了过来。
    好几个点着烟站旁边相互交谈,脸上也都挂着喜色。
    这半个月他们过得确实不如意,但部队有食堂,饿是饿不着的,就是媳妇回家躺着就睡,比较难熬。
    等喧嚣和掌声停了后,江嫦对巧巧娘几个说:“废话不多说!发钱!”
    巧巧娘他们把整理好的厚厚一叠一叠的钱搬了出来。
    这个时候没有一百块面额,十块十块的大团结垒在一起,摆在桌面上,在阳光的照耀下十分壮观。
    所有人呼吸都急促起来。
    巧巧娘很有经验,拿着纪律工分的本子上前开始了她的工作。
    “这次咱们军属齐心老中青少协力上场,不眠不休半个月才有这样的收获,一共创造出的工分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