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发展大计,定下基调
作者:三遗之城   穿越1916我成了大军阀最新章节     
    1917年1月10号。
    天府市政务大楼。
    王毅正在与刘春林在办公室中讨论改革之事,涉及到工商税务,省市划分等等。
    目前整个帝国逐渐步入正轨,工商业逐渐繁华起来,大量有学识的能人,下海经商。
    川蜀省作为重要的工业大后方以及军火制造基地,向全国输送大量工业设备,促进发展。同时向军方制造大量武器弹。
    国家实际控制的土地面积已经达到970万平方公里,其中包括安南三国土地,高丽半岛土地,期间也收回了吐蕃省土地。
    除了北极熊国指染的外草原省,西域省。
    其他全部的民国地区已经由帝国控制。
    王毅此刻拿着试点改革的文件审视,目光扫到一处文字后,眉头微微一皱。
    文件上显示,以天府市为试点城市,加大力度放开对市场,减少市场经济干预。
    这样可以高效配置生产资源,激发企业的创新性,满足多样化需求。
    王毅认同这一观点,但是现在并不符合时宜。
    第一点,帝国才步入,稳定不到一年,其市场经济的波动性不可控,容易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
    第二点,目前欧罗巴正值大战,国际环境不明朗,如果出现大宗商品产能过剩,而得不到倾销的话,会导致大量工人失业,经济瞬间遭受重创。
    第三点就是贫富差距会瞬间扩大,国内大部分老百姓还处于半文盲状态,而社会上大部分资源却掌握在世家手里。
    他们可以利用各种关系,建工厂开公司,瞬间吸取社会财富。
    市场经济却可以避免上述风险,但有着效率低下,信息不透明,可能缺乏活力等因素。
    但这恰恰对于王毅来说是好处,他可是从后世穿越而来的。
    世界的发展方向,发展轨迹,他都谨记于心,反而根据他制定的市场经济,可以让帝国步入快速的上升通道。
    王毅思绪片刻后,扭头看向刘春林言语亲和的说道。
    “刘总理,目前全面开放市场经济并不符合时宜,还是应该以计划为主,市场为辅,二八而分。”
    “现在可以实行第一个五年制经济规划,以八成经济以计划为主,包括重工,军工,工业研发等重要项目。”
    “剩余两成,以轻工业,一部分农业,包括果农,菜农,纺织行业等以自由经济为主。等第一个五年计划后,逐步放开为七三分成,七成计划,三成自由,这是一个缓慢而稳扎稳打的过程,方能避免社会经济出现剧烈波动。”
    刘春林侧耳仔细倾听元首的话语,他觉得元首说道非常有道理。
    在他制定这个计划以前,他也仔细研究过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利弊。
    在他看来,自由经济就是西方列强的发展模式,以最大程度放开自由市场,经济发展迅速。
    计划经济,对市场干预较大,虽然稳扎稳打,但是发展速度却不及自由经济。
    所以他觉得自由经济相比于计划经济而言,具有更大的优势。
    在刚才那份报告上,他着重写了开放自由经济的建议,以及试点城市,等所有详细的计划。
    不过,在听到元首的话语后,他才恍然大悟,自由经济和计划经济可以相互制定不冲突,之间可以缓慢更替,避免市场波动。
    还是他太过着急,想要直接开放自由经济,此时他的内心不由得暗自佩服元首,足智多谋。
    刘春林此刻满脸挂上笑意,扬了扬手恭敬的对着王毅说道。
    “元首说的是,我还是太着急了,希望效仿西方列强,迅速活跃帝国经济市场。”
    王毅噗呲一笑,笑着摇了摇头说道。
    “西方列强崛起的根本,并不是市场经济,而是强盗行为罢了。他们以极低的价格购买殖民地的生产原料,生产的商品再以高价大量倾销,剥夺殖民地的财富而已。”
    说完王毅将手里的文件翻面,继续审视这篇计划书。
    他看到高丽半岛地区处理意见后,嘴角瞬间挂起微笑然后说道。
    “嗯,不错,高丽半岛,与我们同属中华文化圈,以后就化为高丽省,除开安南省,这算是我国开国以来打下的第二片领土了。”
    王毅遗传了前世民族的优秀特性,对土地的热爱。
    高丽半岛作为拱卫渤海的门户,当然要被他完全控制在手里,所以直接收入帝国内,成为行省。
    王毅继续批阅剩下的计划书,并批阅了港口修建的请求。
    从帝国最北端,高丽半岛境内的雄鸡港,再到帝国最南端,安南省西贡港,整个帝国沿海漫长无比,海岸线沿途上千个大小港口,新增五百多商业港口。
    同时还批阅了,修建50座20万吨级船坞,200座10万吨级船坞。
    王毅将计划书合起来,递回刘春林手里,然后开口问道。
    “刘总理,目前帝国,铁路总长,还有钢铁产量怎么样了?”
    对于现在的世界还没有gdp经济总量这个概念,所有国家的财报都是以大宗商品产量统计,来看待经济发展好坏。
    所以王毅提嘴问了一下钢铁产量以及铁路总长,看看目前国内经济发展如何。
    刘春林摸着下巴思考一会儿,开始回答。
    “元首,民国遗留铁路总长9800公里,现计划新修安南省南北铁路,沿海线铁路…等7处铁路,修建完毕后,我国铁路总长可达2.2万公里。”
    刘春林咽了口唾沫。继续作答。
    “目前国内钢铁产量主要集中于川蜀地区,一枝花市,三省地区,安山市,以及安南省,石西市。三大铁矿生产基地。占全国百分之六十的铁矿生产加工。还有少部分分布于其它省份,所有地区相加目前年产量280万吨,但全国每年消耗钢铁500万吨,缺口巨大。”
    王毅听闻后眉头一皱。
    仅仅几千公里的铁路长度确实太短,就连隔壁的英吉利殖民地孔雀王朝都有上万公里长度。
    而现阶段的美丽坚国已经有近二十万公里的铁路总长,占世界的三分之一,体量之大。
    所以必须得加快铁路方面的建设。
    “刘总理,必须加快铁路建设,初三年内打通国内三横三纵铁路网,初步将全国各地连接到一起。”
    话语说完,王毅又想到,建设铁路必须要加大钢铁产能。
    而现在偌大的帝国,钢铁产量才几百万吨,铁路、楼房、桥梁、道路、造船、机械、工业、通通需要钢铁。
    年产几百万吨钢铁,属实太少,严重制约了国家发展。
    目前美利坚国,一年可产近五5000万吨钢铁,占据世界百分之六十的产量。
    其次是德意志国2300万吨左右。
    剩余的列强除了英吉利国产量刚刚超过千万,其余列强都只有几百万吨的产量。
    被他揍的生活不能自理的,东洋国都有四五百万吨产量。
    王毅再次说道。
    “刘总理,目前钢铁才能太少,这严重制约了,帝国发展,未来五年,我要求每一年钢铁产能翻倍,第五年给我至少达到8000万吨。”
    “到时候不要给我找任何借口,我只看结果。铁矿石不够,品质不高,就去外面找。听说澳洲的铁矿石品质非常好,还是露天矿。到时候想想办法,去英吉利手里买也好,抢也罢,弄到手里不就行了,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