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双方的老大都有点为难
作者:二百二十斤   重生之景泰大帝最新章节     
    “为了大明百姓,为了社稷安危,臣斗胆请旨,请陛下恩准。”吏部尚书王直直挺挺地跪在地上,一旁的陈循也翻身跪地,一起磕头请旨。
    朱祁钰终于明白了王直的目的。
    他这是打算趁机进言,让皇帝永远留在京城,再也别出去折腾什么亲征了。
    不得不说,王直这次进言,选择的时机和地点真心不错。
    首先时机好。
    瓦剌入寇北直隶,天下震动,根子上实际是大明上任天子、在职太上皇朱祁镇擅自亲征惹出来的祸事。没有他率领三大营亲征瓦剌,也就没有土木堡的惨败。有原本精锐的三大营镇守京师,打死也先也不敢入侵大明,最多就是在边境上打打草谷,抢点东西回草原过冬。
    那么,如果今后的大明天子都不再亲征,那么他们这些辅政文臣得省多少心多少事儿。
    更何况他们本身就不喜欢打打杀杀的事情,平时素手谈心性,和京师好友在一起聊聊风花雪月多好。
    武勋们本就嚣张跋扈,仗着战功胡搅蛮缠,尤其是跟随太祖打天下,跟着太宗靖难天下的那些武勋们,王直可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记忆犹新啊。
    天子不亲征,武勋们基本就没有立大功的机会,自然就要消停一些,他们这帮子文人的日子也能过得舒坦点。
    其次,地点选的也好。
    眼下这个环境,就他、朱祁钰和陈循三个人。
    陈循身为文臣,自然是向着自己的,就朱祁钰是一个真正的孤家寡人,连最近公认朱祁钰亲信的于谦都不在身边。
    孤身一人,自然容易说动。
    而且正是只有他们三个人,有些话可以说的明白些,不像早朝那样乱糟糟的,谁都能插一句。
    最关键的是,不容易形成逼宫。
    要知道,朱祁钰也是刚刚登基没多久,威望还没有形成,估计要等到也先退兵之后才能彻底坐稳帝位。
    再说了,他要是真的在早朝或者大朝时候上奏进言,那自己就不是为国进言,而是权臣逼宫了,他王直还想求生前身后名呢!
    最后,现在没有武臣,不必担心那群糙汉子反对。
    朱祁钰深深地看了王直一眼,缓缓道:“此事再议。”
    然后扭头对陈循道:“陈尚书先退下吧,针对此次赏赐,去拿出个详细的章程,明日把奏折递到司礼监让朕批红。”
    陈循一听朱祁钰语气不太好,称呼也从陈爱卿变成了陈尚书,也就没再说什么,跪安离去了,只剩下王直还跪在城门楼子里不肯起身。
    等陈循走后,朱祁钰转身对着王直道:“王老爱卿先请起,此事容朕思索一下再给你答复。”
    王直仍是跪在地上,一言不发。
    朱祁钰伸手去扶,王直也是一动不动,很是坚持。
    现在就剩他们两个人,也没什么丢脸不丢脸的事情了。
    朱祁钰拿他也没什么办法,只能僵持在当场。
    就在朱祁钰左右为难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传报,说有紧急军情,朱祁钰赶紧吩咐人进来。
    等传令之人进了城门楼子,朱祁钰问道:“原来是项爱卿啊,前线有什么情况?”
    进来的传令之人正是兵部侍郎项文曜,见王直跪在地上,整个人一愣,随即答道:“不是前线的消息,而是草原的消息。”
    “草原?”朱祁钰和王直都是一惊。
    草原能有什么消息?难道是脱脱不花撕毁密约了?
    “什么消息,快说。”朱祁钰急道,王直也顾不得自己的建言,起身死盯着项文曜。
    项文曜急忙道:“是武清伯石亨的消息。”
    “石亨来消息了?”朱祁钰奇道。
    那是他派出的一支奇兵,去也先背后偷家的,按理来说现在消息应该是被瓦剌铁骑隔断的,难不成是飞鸽传书?
    朱祁钰一把抢过来,扫了一眼,脸上紧张的神情顿时消散不见,抑制不住的笑容挂在脸上,叫道:“这个石亨,干的漂亮。”
    王直不敢去抢军报,而是转头看向项文曜。
    项文曜知道王直想问什么,直接答道:“武清伯发来消息,十月二十三,我大明五千铁骑突袭草原,大破瓦剌军,烧毁瓦剌留守大营,斩首八千余人,救出大明被俘军民无数,大胜啊!”
    王直听了,哈哈大笑,道:“京师保住了,也先要退兵了。”
    朱祁钰也很是高兴,问道:“于尚书知道了吧?他怎么说?”
    项文曜回答道:“于尚书和王老大人的意见一致,也先不久之后就会退兵了。”
    “好!好!好!”朱祁钰连说三个好字,旋即吩咐道:“王老爱卿,回头你去和礼部胡尚书商议一下,武清伯北征草原有功,进武清侯,看看石将军凯旋之时该如何迎接。”
    “臣遵旨。”王直毫不犹豫地答道。
    朱祁钰再对着项文曜吩咐道:“把消息传下去,让百姓也高兴高兴。”
    “臣遵旨。”项文曜也笑嘻嘻地答道。
    城门楼子里一片喜气洋洋。
    与此同时,相对于京师的喜气洋洋,瓦剌大营里则是士气低落。
    今天一场大战,明军先输后赢,瓦剌先赢后输,兵员损失方面是明军占据多数,但是瓦剌也是伤亡过万,满大营都是满脸血污的士兵和连绵不断的哀嚎声,许多人甚至没有力气拿被俘的明军将士和百姓出气,回来就倒在帐篷里呼呼大睡,连饭都顾不上吃。
    没办法,连续鏖战了一整天,瓦剌人早就疲惫不堪了。
    也先的大帐里,气氛凝重。
    瓦剌的高层们聚集在这里,商议着接下来的战事。
    目前瓦剌高层基本上分为两派,一派以也先为首,主张继续打下去,争取短时间内攻破京师,他们认为,只要攻破京师,那么其他汉人军队就没有继续坚持下去的勇气和意义,战争就可以结束了。哪怕不能结束,大明几十年的积累也会全部落到他们手里,京师近百万汉人也都会沦为瓦剌人的奴隶。
    另一派则是主张撤军回草原,主要是以脱脱不花的二弟、济农阿噶巴尔济为主,占据高层多数的各部落首领全都支持阿噶巴尔济,他们的想法是,这次入侵明国收获已经很大,接着打京师属于赔钱买卖,得不偿失。眼下明国的援军正在逐渐抵达京师,阿剌知院迟迟不能攻破居庸关,脱脱不花这个大汗更是在辽东按兵不动,未来的局势势必逐渐变得险恶起来,还不如尽早撤回草原,准备过冬的事儿呢。
    双方针锋相对,全靠着也先的威望才没有分崩离析。
    阿噶巴尔济一方的某个部落首领正在侃侃而谈:“眼下京师城高池深,明国还有几十万兵马在严防死守,我们已经损失了上万的勇士,不能再继续了。”
    支持也先的某个将领则是反驳道:“蒙古的勇士就没有怕死的,你还是成吉思汗的子孙么?”
    “城高池深怎么了?咱们又不是没有法子,多造些回回炮就好了。”
    部落首领立刻怒道:“蒙古的勇士没有怕死的,但是也要死的有价值,继续这么耗下去,万一京师没打下来,他们就全都白死了。”
    “至于你说的回回炮......咱们现在一共只打造出了几十架,数量远远不足以攻破京师城墙,更何况你摆在哪里?民居屋顶么?”
    回回炮是元朝建立时由西域人阿老瓦丁和亦思马因打造,首次出现是在宋元襄樊之战中,是蒙古人攻破樊城的主要武器。
    只不过这玩意和投石车是一个东西,发射的是石弹,而且是固定发射,投射距离也就是一里左右,而京师城外的民居最远的绵延出去十里,一里左右的地方,除了道路就是树林,压根摆不开足够打下京师的数量。
    将领怒道:“只要打下来京师,勇士们就没有白死。”
    部落首领同样大怒:“你能保证一定可以打下来吗?”
    双方又是一顿大吼,案几被拍得啪啪响,只是有人压着,都没有拔刀动手。
    也先看着他们,大怒道:“都吵够了没有!”
    大帐里立刻安静了下来。
    也先转向阿噶巴尔济,问道:“济农也是想撤军吗?”
    阿噶巴尔济毫不犹豫地回答:“是的。”
    “眼下汉人的援军正源源不断地过来,咱们又拿不出短时间攻破京师的办法,只能撤军。”
    也先沉吟一下,道:“但是机会难得啊。”
    “现在不打,以后京师这面就不会有如此空虚的时候了。”
    “一个月前京师的确空虚,但是现在汉人已经调集了接近二十万人,已经不算是防御空虚,这一点我相信太师也是明白的。”
    也先旗下的大将奎林奇出言道:“太师,只要您给我一支万人的军队,我就可以把汉人的援军全部阻挡在京师之外。”
    阿噶巴尔济立刻问道:“你能保证一支援军也不会放过来?”
    奎林奇刚要起誓,却被也先阻止住了。
    阿噶巴尔济接着道:“即使你把所有的援军全部阻挡下来,咱们还是没有办法可以尽快攻破京师。”
    奎林奇立刻不说话了。
    见也先还是在犹豫不决,阿噶巴尔济心中恼怒,直接道:“太师,咱们已经七天没有接到草原的消息了。”
    他放出了胜负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