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我要报仇
作者:二百二十斤   重生之景泰大帝最新章节     
    次日,等石亨率兵抵达古北关的时候,发现杨善正意气风发地站在城门口等着自己。
    石亨对于这个家伙没什么好感,准确说,他对除了于谦之外的文臣都没有什么好感,不过杨善前不久刚刚说服了阿剌知院,与其达成议和条件,救回了数千百姓,如今正是声望卓着的时候,石亨也不想得罪他,于是策马上前,翻身下了马,见礼道:“下官石亨见过杨大人。”
    杨善点点头,拱手道:“武清伯辛苦了。”
    “杨大人为何在此等候?脱脱不花那面谈得如何了?”石亨问道。
    杨善笑道:“事情已经谈妥了。”
    “谈妥了?”石亨很是惊讶。
    他完全没想到,杨善只比自己早到了半天,就把事情搞定了,这个效率简直高到离谱了啊。
    杨善点点头,重复道:“谈妥了。”
    “脱脱不花如何说的?”石亨问道。
    他还是有些担心,怕杨善被脱脱不花欺骗,在关外埋伏自己。
    如果这种猜测成真,那自己和这五千弟兄就凶多吉少了。
    杨善倒是没有石亨这种心思,只是淡淡答道:“脱脱不花说了,可以借道。”
    “而且为了以示诚意,关外的蒙古大军已经向东退去,预计要到五十里开外才会停下。”
    石亨大喜,拱手道:“多谢杨大人。”
    “杨大人立下如此大功,等回到朝廷,陛下必然重重有赏。”
    杨善摆摆手,笑道:“哎!过奖了,过奖了,些许功劳,不足挂齿。”
    “一言退敌,杨大人已经颇有诸葛武侯的风采了。”石亨道。
    他是真高兴。
    脱脱不花退了五十里,那他就安全许多了。
    哪怕有埋伏,人数也不会太多,他这次带出来的,全都是精挑细选的精兵,如果真的遇到了伏兵,到时候谁吃掉谁还不一定呢。
    即使伏兵太多打不过,大不了就退回到古北关,那群骑马的蒙古人还能打上来不成?
    “其实我还有一个消息要告诉武清伯。”杨善接着道。
    “什么消息?”石亨的心情平复了一下,问道。
    杨善回身一指古北关,道:“脱脱不花还给你留了五千匹马匹。”
    “战马?”石亨更加惊喜了。
    他这次带出来的人,其实有一半的士卒是没有战马的,只有一些驽马代步。
    原计划是去草原上抢一些,没想到自己还没出古北关,关外就有五千匹战马在等着自己接收,这个惊喜可是太大了。
    没想到杨善尴尬一笑,道:“这个本官就不知道了。”
    “昨日脱脱不花只说了会留下一些马匹,至于是不是战马,本官没有问。”
    石亨见杨善有些尴尬,连忙道歉:“是下官鲁莽了。”
    “大人不知,此次我带来的五千兵马,其中只有一半是战马,还有近千匹驽马,有些人还只能步行。”
    “有了大人这五千马匹,对末将这次出击至关重要,简直是解了末将的燃眉之急啊。”
    石亨解释道。
    “哦?”杨善听到石亨这么说,心中也是很高兴。
    五千匹马匹,平日里得几万两银子才能买回来,结果他杨善只凭自己的一张嘴就搞到了,这个功劳不会比说服脱脱不花让路的功劳来得小。
    等自己回京复命,估计陛下又会重重奖赏他了。
    石亨点点头,道:“杨大人此功,不亚于歼敌数百啊。”
    这么大?
    杨善心中一喜,不过还是淡淡答道:“过奖了,过奖了。”
    “石将军,里面请。”
    说着一伸手,让石亨和自己一起进城。
    只是,他微微翘起的嘴角暴露了他的内心活动。
    石亨赶紧拱手,道:“杨大人先请。”
    杨善也没客气,转身轻快地进了城。
    石亨连忙跟上。
    反正大部队还在行进,一直没停。
    等到了关外,远远便望见一大群马匹聚集在一块空地上,旁边还有几个人在盯着马群,不让马群乱跑。
    见到杨善和石亨靠近,几个人连忙骑马跑了过来,问道:“前面可是杨大人?”
    杨善笑着点点头,道:“正是本官。”
    几个人赶紧翻身下马,跪下行礼,道:“汉人刘六,见过杨大人。”
    “你们几个是汉人?为何会在此地啊?”杨善奇怪道。
    刘六答道:“小人是大同人,正统十年被鞑子抓去做了马奴。”
    “昨日鞑子官留下小人,让小人看管这些马匹,说是送给杨大人的。”
    杨善点点头,道:“那就辛苦几位了。”
    然后转身对石亨说道:“石将军,咱们去接收马匹吧。”
    石亨很高兴,驾马靠近了马群,仔细观看,发现脱脱不花留下的居然全部都是战马,不由得兴奋异常,对着杨善道:“杨大人,全都是战马。”
    杨善心中也是欣喜,笑道:“这下子石将军是如虎添翼了啊。”
    石亨连忙回答:“全赖杨大人的功劳。”
    二人吹捧了几句,杨善突然想起了刘六几个人,便转身问道:“刘六啊。”
    “小人在。”刘六连忙回答。
    杨善问道:“你是哪里人来着?”
    刘六连忙回答道:“小人是大同人。”
    “你们可以回去了。”杨善道。
    刘六大惊,问道:“杨大人要我们去哪?”
    “你们不回蒙古了么?”杨善奇怪道。
    蒙古人抓捕汉人当奴隶,向来是全家一起抓过去的,老人孩子作为人质,壮年男女作为奴隶,以儒家的忠孝理念来控制汉人奴隶不敢逃跑。
    大明以往也救回来过一些人,不过其中一部分人又跑回了草原。
    没办法,爹娘老婆孩子全都在那面,自己怎么敢不回去?
    杨善以为,刘六作为马奴,能够被蒙古人留在这里看马,想来是可以控制的,家人应该还在他们手里。
    杨善又没有办法解救他的家人,更不能强留他回大明,只能放他回去。
    没想到刘六答道:“小人全家都已经死光了,就剩下小人一人,还请大人怜悯,不要让小人回蒙古。”
    这个回答明显是杨善没有想到的,于是他看向其他几人,问道:“你们几个也都是一样?”
    几人纷纷点头。
    “那好吧。”杨善道:“既然你们几个都可以不回蒙古,那就跟着本官回大明吧。”
    “你们这次交接马匹有功,本官会上报朝廷,想来会有所奖赏,给你们几个人分块地,建个屋子,以后就好好生活吧。”
    “多谢杨大人。”几个人一起跪下,连连磕头道谢。
    打死他们也不想再回去蒙古,过那种猪狗不如的生活了。
    如果真的像杨善说的那样,回到大明能够得到几亩地,那自己的生活还是可以重新开始,苦干几年攒点钱,娶个媳妇生个娃,那自己家的香火就可以延续下去了。
    杨善示意随从扶起几个人,转身要走,没想到石亨突然走了过来,问道:“这几个人都是脱脱不花留下的?”
    杨善点点头,道:“他们几个都是前些年被掳走的大明子民,这次被脱脱不花借机放了回来,想来是想对我大明表达一些善意吧。”
    石亨看着那几个破衣烂衫的人,突然心中一动,对着杨善道:“杨大人,末将是否可以问他们几个问题?”
    杨善对于石亨的要求很是奇怪,不过还是没有因为这点小事驳了他的面子,点点头答应了下来。
    石亨走到刘六面前,问道:“你叫刘六?”
    刘六见一个身穿铠甲的武将走了过来问自己,连忙回答:“是,小人叫刘六。”
    “你之前一直在鞑靼部做事?”石亨问道。
    刘六摇摇头,答道:“小人是前不久刚刚被卖到鞑靼部的。”
    “那你之前是在什么部落做事?”石亨继续问道。
    “小人之前在瓦剌。”刘六回答道。
    “什么人手下?”石亨听到瓦剌这个词,连忙问道。
    “太师次子阿失帖木儿。”刘六老老实实答道。
    石亨渐渐兴奋起来,问道:“你对集宁熟悉么?”
    刘六点点头,道:“还算熟悉,大半个月前还在那里呢。”
    “那你敢不敢跟我走一趟集宁?”石亨问道。
    杨善有些明白了,对着石亨问道:“石将军是想找一个向导?”
    石亨点点头,道:“正是。”
    “刘六在瓦剌养了四年的马,还是在也先次子阿失帖木儿的手下,那就说明他对草原的情况非常熟悉,尤其是对也先那里的情况非常熟悉。”
    “末将想让他作为向导带路,绕开沿途的蒙古部落,直插集宁。”
    “这样啊。”杨善转向刘六,问道:“你可愿意作向导为大军引路?”
    刘六为难道:“小人......”
    “此事你不必为难,只要你愿意去,并且随石将军凯旋而归,本官就会和石将军一起上报朝廷,朝廷必有重赏,给你个不入流的小官当当也是可以的。”杨善循循善诱道。
    刘六还是不想去,不过身边一人突然出声道:“我去。”
    杨善和石亨转过头,见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半大孩子,便问道:“你是何人?”
    那孩子答道:“我叫石头。”
    “你也熟悉集宁的地势?”石亨问道。
    石头点点头,答道:“我从小就生活在那里。”
    “你为何要去?”石亨又问道。
    “我要报仇。”石头答道:“我娘就是上个月死在了集宁的瓦剌人手里。”
    石亨拍拍他的肩膀,哈哈大笑道:“那好,我也姓石,跟着我,我这个本家带你去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