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为川
作者:业精于勤荒于嬉   颠人志最新章节     
    几枝春杏点在朱红的宫墙上,园林处处百草香,宫池波碧水生光。
    董太尉同皇帝的随身侍人一齐走在去往暖阁的路上。
    这是道君皇帝的一次私人召见。
    董太尉心里也大致清楚,他要谈些什么。
    今日的大朝重点自然还是在无方上。
    尤其是建康那边传来消息,辛文竟然直接先斩后奏同意与无方麾下的无象商行合作,这合作不止是货物上的,还有什么所有的人员交流。
    这种事情自然算的上大逆之举了,然而与景国公然进犯不同,无方之人虽然实力强大莫测,但似乎也不喜欢动兵戈。
    这点也可以从之前三方和谈的内容中看出。
    这就让道宋的君臣心中很是复杂了,他们也当然喜欢和平的,现在有一个无方居中斡旋,镇着景国不敢轻举妄动,似乎也是个好事。
    但董太尉这种层面的,自然不会抱有这种可笑的想法。
    不过他自然也和那些有志之士不同,可以说是镇定地看着道宋走向堕落,不落井下石,也不会奋力挽救,更不用说赔上性命了。
    这种心态,某种程度上来说与道君皇帝是有点像的。
    但其根本,还是不同。
    皇帝这边接见了太尉,先是赐座,然后上点心。
    也不开门见山,反而和太尉唠了几句家常。
    当问及董迎辉的事时,董太尉精神一振,知道重头戏就要来了。
    果然,皇帝下一句就是:“今个儿,咱们也不要顾及什么虚礼,就谈些掏心窝子的话。迎辉这小子,孤身入敌境,想必不甚容易。我们这边也不好辜负了他。
    如今他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可有心仪之人?正好朕前几日见了那清河郡主,其姿容仪品无不过人,与迎辉乃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董太尉脑中电光火石般过了一遍清河郡主所在的人际网络,先是赞颂一番君主的贴心,随后拱手道:“小儿顽劣,怕是配不上郡主。而且,我听闻那郡主,已有心悦之人……”
    “唉,小孩子的一时之言罢了,再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清河是个识大体的,不会在这种事上昏头的。”
    道君皇帝满眼真诚,刨除一些政治上的安排,其实他的确觉得这两个小辈蛮配的。
    他也知道这种事急不得:“等改明儿,春日宴的时候,让迎辉回来一趟,大家先照个面吧。”
    道君皇帝就是这个路数,因为没有孩子,所以就很喜欢装大家长。他自然是带不起天下百姓的,于是便只能在亲近的圈子里过一过家长的瘾。
    这件事翻篇后,他终于问道:“你觉得辛文此举,如何?”
    “乃是顺从时事的无奈之举。”
    “朕看了折子,那无方之人只有两个,就单单两个便逼得我们一城就范。若不是昆仑境的大能修者,无法解释,那些修道之人难道就不管管这些吗?”
    董太尉心道,难怪刚才看到镇灵司主,想必等会就是他要面圣了。
    毕竟那家伙很喜欢闭关,出来一趟可不容易。
    “想必那些世家门派或许也有限制。这无方之人诡异,景国人也在四处试探,不过除了半月前襄阳城那一次世家清洗外,至今还没有什么动静。不过,这显然是风雨来前的宁静罢了。”
    “嗯……其实,朕也颇为理解辛文的无奈。既然无方想同我们做生意,那便做就是。朝廷上有些狂客讲得也太过了,区区商贾,古往今来难道有谁能凭商贾成就一番大事吗?”
    董太尉礼貌微笑,恭维了一番皇帝的真知灼见。
    人家可不止有商贾,军事也强得离谱,只是没打到道宋头上,让你有所幻想罢了。
    二人又说了些关于辛文的处置,自然这个人为了两方局面的维稳,不好动,但插些钉子还是可以的,这又涉及到一番利益往来。
    等董太尉谈完的时候,太阳已接近了西边。
    出去之时,果不其然碰到一脸倦态的镇灵司主。
    对方面对炙手可热的太尉,只是掀了掀眼皮,就这么擦肩而过了。
    倒是董太尉,走出一段路后,回头看着对方的背影,眼中思量许久。
    晚风渐起,凉意渐侵。
    东君元裹紧了自己的小棉袄,坐在赶车的周平身边。
    这个周平便是安乐侯府中活命的那个青年。
    东君元也不知道这小子是怎么搭上他们这艘船的,反正等他走时,这个家伙已然比他还像一个帮工,为陆淳他们忙前忙后了。
    从原先一个人的陆淳,现在队伍已经壮大到五人一鬼,这一路过来还真就热闹了许多。
    不过那些热闹大多是属于互相看不顺眼的两个帮工,和频频问骆九熙问题的陈小雅。
    倒是婴鬼和陆淳一样安静,着实拉近了不少两人的关系。
    这厢马车内,中年人依旧像往常一样读着书,婴鬼伸出短短的肉手,点在两个字上。
    “为川”。
    “啊呀!名字!”
    “为川?好名字,可有姓否?”
    婴鬼眼睛眨巴眨巴,拍了下陆淳。
    “陆为川?”
    骆九熙开口,“的确是个不错的名字。恭喜你,又多一个儿子了。”
    陈小雅咋呼道:“咦?陆叔已经有儿子了吗?”
    “不是亲生的,算收养的。我也没见过,但好像是个脾性挺大的。还不止儿子,女儿也有挺多个的对吧?”
    骆九熙促狭一笑。
    若是寻常人收养那么多儿女,陈小雅还要怀疑他是否别有用心,但如果是陆淳的话,只能说陆叔果真是外冷内热。
    陈小雅看着马车中的旅伴,愈发觉得此次孤注一掷的离开真是自幼年时同爹爹他们离开鹰折山一样,算是开启一段新人生了!
    几人在车厢内其乐融融。
    外面两个则是如临寒冬。
    周平不想同这个还是端着架子的前安乐世子多说话,其实主要是自卑,他之前也听见了,他是过来辅助陆先生采风的,而且他原本就是安乐世子,就算安乐侯不要爵位了,但朝廷的处置还未下来。
    名义上,东君元就还是侯府世子,周平一个乡下老实人,大字都不识几个,有什么和他好聊的。
    但东君元可看不出周平的心中想法,只因对方全程对他冷着一张脸,但对陆淳和骆九熙却是鞍前马后,便觉得此人乃是那种阿谀奉承之辈。
    他东君元向来看不起此辈,自然也没有一副好脸色。
    随着天色渐晚,众人在驿道上找了一家驿站客栈,打算明天再继续赶路前往临安府。
    时至三更,明月消隐,人影幢幢。
    却是有一波不速之客夜闯客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