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世家大族算什么东西!
作者:龙越岳   三国:我带皇叔恰烂分灭世族最新章节     
    “刘……刘备,先生真认为刘备,刘玄德是英雄?”
    “骗你作甚?千真万确!”
    “呀,若非最近不便饮酒,否则定要同先生一醉方休!”
    颜政看着激动的张三,不由警惕:“刘备是你什么人,说他是英雄,你这般高兴作甚?”
    “他是…………”张三话到嘴边,又想起大哥的叮嘱,便打着哈哈道:“刘玄德昔日救徐州,仁义之名何人不知何人不晓?这等人为英雄,俺心服口服!”
    颜政淡淡道:“我认定刘备是英雄,非是感念其仁义,而是比起其他人,他更像是芸芸众生!”
    “怎么说?”
    “因为这世间,终究是寻常出身的人居多。寻常人想要成就一点事业,何其艰难也!而刘备出身寒微,却能不忘鸿鹄之志,难能可贵!更别说,他为人有底线和操守,在这乱世之中,能做到不屠城,约束军纪,可见即便出身寒微,他却不自甘堕落。正应了那句,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好!”张三激动的站了起来,“先生若能与刘玄德一见,必能引为知己!”
    转角处的刘备也深有此感,他默念着“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只觉得这句话,便是自己心境之写照。
    他正打算上前一见,却听这黄巾贼长叹道:“可惜,可惜,刘备虽为英雄,却也难以跳脱时局之局限,以及自身之局限!”
    刘备一怔,反而冷静下来,眼前这人可是黄巾贼,轻易不能与之有接触。便又停下脚步,只是心中也笃定,此贼虽反叛朝廷,但确实有几分才能。
    “何为时局局限,自身局限?”
    “时局局限,便是我方才所说,这天下之事,不过是土地一事而已。纵然刘备有青云之志,又怎能明白和解决这个问题?至于其自身,哎,出身太低是一点,太过于犹豫和谨慎也是一点,最为重要的是,身为汉室宗亲,他认识不到,真正正确的道路是那条。”
    “先生可否细细说来?”张三郑重起来。
    颜政半躺着拍了拍肚子:“不急,去给我整点吃食来,上次我教你的炖肉法子,你家厨子领悟了没?还有,我要的铜锅,你弄好没?”
    “先生放心,这种事我都记在心上呢!”
    “这就好,把铜锅给我弄上来,碳的话一定得是木炭!肉一定要片好,得薄到能够透光!还有小料,知道咱们大汉穷,盐,酒,什么葱姜蒜、茱萸啥的弄来就行!”
    “得嘞!”张三立马吩咐牢头下去办。
    “行,待会边吃边聊,你仕女图拿过来,我再品鉴一下!”
    “先生且看!”
    “你这画工有点门路,但人物塑造确实不行,不传真,衣服也画的太多了!既然是画嘛,不妨多露一些,什么腿啊,胸啊,弄的半露不露,这才叫艺术嘛!”
    张三听闻苦笑:“不瞒先生,这画的……是我的贱内!”
    “你妻子?”颜政怔了怔,轻描淡写道:“挺好的,不过泰西画法中,酷爱展示女子酮体美,你可以去物色几个民间女子,来操练一下画技!”
    “以后定照办!”
    拐角处的刘备正听到关键之处,心里头正在激动。听到这黄巾贼又谈论起仕女图,不由苦笑起来。
    他示意关羽搬来凳子,就在这拐角处坐了下来,来往的狱卒想要行礼,也被他眼神示意打断。
    牢房中的二人正在讨论仕女图艺术,刘备抚摸着胡须,心里头却反复在想着方才的话。
    这黄巾贼的寥寥数语,已然证明此人才华非凡。便是寻常读书人,也难以说出“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等至理名言。
    短短十来个字,却道尽的是一种态度,让刘备感同身受。
    只是听到这黄巾贼谈什么时局局限,个人局限,又有些让刘备不满,区区一反贼而已,岂能对自己评头论足?
    不多时,铜锅、木炭、食材之类的物什都被弄了上来。
    讨论仕女艺术的黄巾贼,也转而谈论起吃食来。
    “哈哈哈,三儿,这铜锅、铜锅,妙用就在一个涮字上!顾名思义,涮就是把食材涮一涮再吃!而这涮锅要好吃,其一得上等的山泉水最佳!
    其二这食材,你看看,羊肉必须得片的薄,不然涮不熟!还有,这作料麻烦,这涮着吃,芝麻酱、韭花酱、辣椒油、香菜、豆腐乳、糖蒜,那是一個不能少!当然,咱大汉眼下埋汰了些,我也就不讲究!”
    “先生这还不讲究啊!”
    张三目不转睛的看着颜政鼓捣铜锅,不多时就让铜锅里头的木炭烧的旺旺的,而铜锅里的水也很快翻腾起来。
    “原来如此,难怪这铜锅形状如此特异,不成想竟是中间放碳!”张三由衷感慨。
    颜政下了盘鲜切的羊肉,自得道:“你可别小看了这玩意,几千年后,这玩意依旧会有人使!只要老百姓喜欢,这玩意就失传不了!”
    “嗯,这我信!这确实是个好东西!”
    颜政捞了捞道:“所以呀,什么王侯将相都不过是区区百年,到时候在百姓眼中,怕是还不如这铜锅呢!”
    “可百年却是十分久远了,百年之后的事,咱们也管不着!”
    “这便是我方才想说的时势的局限!”颜政缓缓捞起肉片:“短短一百年的时间,能做的事情太少,便是刘玄德再有能耐,他能把世家大族、地方豪强都给收拾了吗?”
    “收拾?”张三怔了怔道:“为何要收拾地方豪强、世家大族?”
    “伱看,这就是时局局限在你身上的体现!大汉之弱,非在黄巾贼乱,更不是几个奸臣。大汉之弱,在于朝廷难以挟制地方,朝廷难以再约束世家大族。这些世家大族,明明是祸乱源头,却一个个光明正大,一个个理所当然,仿佛他们生下来,便应该拥有这一切!”
    “先生,我还是不明白,世家大族分明是地方和朝廷依靠,保境安民之所在呀!”
    颜政愤愤道:“群雄并起,是哪门子的保境安民?”
    “群雄并起,那是当今天子被奸人所持!”
    “三儿,你还不明白嘛!世家大族在地方的权利越大,朝廷就越弱!群雄并起是必然出现的时局,从世家存在的第一天起,这种局面便无可避免!”
    颜政吃着香喷喷的肉片,含糊道:“简单说来,世家大族大量侵占土地,大量将百姓变成自家农奴,使得朝廷难以收上赋税,久而久之,地方强横而朝廷衰弱,那即便没有黄巾之乱,怕是也会来上一场世家之乱!
    所以天下事,祸出世家,根子在土地兼并。若真要保境安民,便要让世家大族吐出土地,让百姓重新拥有土地。想做到这一条,刘玄德怕是即便是想做,也不知道该如何做!”
    颜政说完一笑,淡然的继续涮着羊肉。
    张三有些听明白了,可却依旧觉得,世家大族乃是人中精英,同朝廷和百姓岂能是这般对立。
    拐角处的刘备眯着眼睛,心中却如铜锅里的水一般在翻腾。
    他隐隐觉得,这个黄巾贼说的十分对!单单是朝廷没赋税这一事,就毫无办法解决。
    假如真要匡扶汉室,总避不开钱粮一事,当今时局如此,又岂能轻易让这些世家大族割肉?
    “三儿,你若是觉得不对,便说明这群世家大族做的很彻底,或者说咱们大汉特色便是如此,几百年都是世家大族同朝廷捆绑,官吏尽是出自世家,早已让天下人,对世族有了一种与生俱来的敬畏和惧怕!可在我眼里,世族不过是一群蠹虫而已!”
    张三叹了口气:“纵然世族有错,但大汉三百余年来,世家大族也出过不少忠臣、直臣、能臣!”
    “那又如何?”颜政幽幽的捞着肉片道:“他们祖宗再有出息,可他们的子孙正在挖空大汉!在我眼里,救世族不等于救大汉,救百姓才是救大汉!世族不值一提的原因,便是当今一切,论到根本,皆是由百姓劳作而来,世族站在朝廷和百姓之间,不过是欺下瞒上之辈而已,换言之,没有世族,这大汉的家也一样当,日子也一样过!”
    “不可能!绝不可能!没有世族,谁来替大汉治理天下?”
    颜政举着筷子道:“三儿,难不成你以为百姓中,就没有会治国理政之人?在我看来,刘玄德虽是寒门,但与百姓无异吧?他家境贫寒到不如土财主,可刘玄德却定是个能治理国政之人!”
    张三无奈,他心中确实尊崇世族,可又觉得颜政这番话确实有几分道理。
    思来想去不好反驳,又见颜政吃的正爽,便道:“先生,俺也要吃肉!”
    颜政淡淡一笑,给他捞了一碗肉,沾满作料。
    张三接过三下五除二就扒拉进嘴里,旋即瞪大眼睛,带着无比惊奇的眼神含糊道:“此……此法甚妙,确……确实好吃!”
    “好吃吧!三儿我告诉你,我吃过的世间美食,那要是写出来,足矣堆满这间牢房!”
    “确实好吃,好吃!先生,给我再来一碗!”
    “别急,别急,多的是……”
    两人又探讨起美食。
    拐角处的刘备不由失笑,觉得这黄巾贼和三弟,都是一副直率性子。
    不过方才这黄巾贼说的世族、朝廷与百姓的关系,却让他在心中琢磨起来。
    他也意识到,这天下不能没有百姓,不能没有朝廷,却似乎真的可以没有世族。
    只是就如张飞方才发问的那般,没有了世族,谁来领兵作战,谁来替朝廷治理一方。
    颜政方才说百姓中有人才,这话有道理,却有些牵强。百姓中便是有人才,又如何能找出他们来,举孝廉?
    他耐心的等着两人探讨完美食,话题又回到正事上。
    “先生,你讲时局局限,这确实有几分道理。那你方才说刘玄德自身的局限,这又怎讲?”
    “很简单!刘玄德是英雄不假,可英雄也需要机遇,而什么是机遇?可遇不可求的才是机遇!能否抓住机遇,便是能够成事的关键!”
    颜政一本正经道:“而刘备之生平,我素有所知。其世居涿县楼桑村,听说自家屋后有一如盖的大桑树!可那桑树长的再好,刘备也是家徒四壁。若非同宗资助,连拜师卢植,结交其他豪杰的机会都没有,这便已经输了一筹!其出身局限,在咱们大汉特色的规则下,这局限尤为要命!
    其二,由于出身贫寒,刘备虽然抱有大志,却不能行霸道,只能行王道,当然这里头有他人品贵重的因素在里头,却注定其与世族相处,必然缺乏底气。刘备怕是不敢压制世族,在世族力量强大的地方必定无立足之地。去了其他地方,也顶多是拉一派制衡一派,而若不敢同世族决裂,又何来匡扶汉室之说?
    至于其三嘛,说来也怪不得刘备!这一路走来,刘备已经抓住几次机遇,例如剿灭黄巾贼,再比如这徐州。都算是抓住机遇,可刘备太犹豫、太谨慎、也太厚道了!吕布来投,明知吕布乃是狼子野心,却还是想着可以让吕布顶在徐州之前,充当与曹操的缓冲!这便是太过谨慎、犹豫和厚道,宁可恶心、损伤了自己的利益,也要枉做好人!
    这般心思,也让刘备做不到果断放弃!有句话说的好,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懦弱,放弃该放弃的乃是智慧!就好比徐州,这等四战之地,强大世族势力的交错地带,是刘备守得住的吗?别说有吕布,便是没吕布,刘备也守不住!假如刘备果断,就该直接放弃北方、中原,直接去其他地方谋求地盘!”
    张三听得发愣,却还是反驳道:“可徐州乃是富庶之地,岂有放弃之理?”
    颜政拍板道:“再富庶,也不是眼下刘备能承担的起的,徐州既然守不住,又何必在此白白耗费岁月?我知刘备的心思,不到最后一丝希望破灭,其决不会放弃,这是好事,却也是最大的坏事!
    若是等到真的在北方待不下去了,才跑去他处,届时北方早已经出现一个统一的大世族力量,岂不是更难成事?”
    张三沉默了,其中确有几分道理,但却又说不准。眼下中原富庶,离了此地又该去哪里?
    拐角处的刘备靠在墙上,脸上十分平静。陪同的关羽也十分平静,只是眼神中藏着的一丝酸楚。
    张飞不懂得刘备的内心,关羽却十分懂得,他明白这个黄巾贼方才所言,句句都戳中了刘备痛点。
    刘备缓缓叹了口气,闭上眼想着这一番话。
    出身不如人家,导致机遇更少,也更难抓住机遇。这也变相让他不得不谨慎,至于枉做好人?
    算是吧!但大丈夫生于天地间,行事本就该光明磊落。
    而放弃该放弃的,难道……真该放弃小沛,真该另寻他处?
    “额……哎,三儿!”牢房里的黄巾贼打着饱嗝又开口了,“这些说了你不懂也就不懂!其实这世间事,很多时候往往只在于几次选择、几次机遇。刘备在这世族林立的中原,是混不下去的!你若是本地大族,当早些图谋,免得到时候曹操取徐州,你举家受牵连!”
    “曹操取徐州?”
    “嗯,依我看曹操很快便会来取徐州!你我颇为投缘,又吃了你这么多东西,我就多提醒你一句。眼下去投曹操,保你今后举家都平安无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