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第三个寒季
作者:是大元子啊   异世种田忙:扶我起来我还能种最新章节     
    想到川渝人民爱吃咸辣豆腐脑,穗禾打算试着做做看。
    酱油、味精、香油、花椒面、辣椒油、葱花、还有必不可缺的炒黄豆,统统倒进蘸水碗,再浇上豆腐脑。
    穗禾尝了一口,感觉不太对劲。
    说不上来是啥味道,酱汁和豆腐没有融合,吃到嘴里怪怪的。
    这味道,穗禾实在吃不来。
    可不能浪费呀,穗禾拿起烧水壶,放上小锅,把碗里的豆腐脑倒进去,煮开后又加了一碗开水,慢慢熬煮。
    这样应该能让酱汁的味道渗进去吧。
    最后,穗禾端着香辣豆花,尝了一口,嗯,果然入味后更好吃!
    这口感,有点像冒菜里的豆腐,嫩嫩滑滑的,一到嘴里就“哧溜”一下滑进喉咙了。
    要是换成火锅料,味道肯定更棒!
    吃完热气腾腾的香辣豆花,穗禾顶着被辣红的嘴唇去牛棚喂牛。
    家里的鸡鸭猪在第一场雪后就收进空间院子里,时间定格在那一刻,等春天再拿出来继续养。
    只有几头牦牛在窝棚里,穗禾每天都会过去看一下。
    现在它们个头可不小了,春天抱回来的时候才70斤,现在已经300百多斤。
    穗禾不得不给它们分开在三个窝棚里住,不然转不开身。
    1岁以内的牦牛属于幼崽期,体重在100-200公斤,2-3岁属于青年期,体重在200-250公斤,4岁以才算成年牛,体重在400-公斤。
    它们每天要吃掉自身体重的3%-5%的食物。
    有时候穗禾来不及投喂,它们会把取暖的稻草吃掉,就连编织的草帘子也不放过。
    可是要想它们适应寒季,就不能收空间去。
    穗禾今天给它们喂得是红薯藤蔓,那种嘎嘣嘎嘣的咀嚼声,在动物的嘴里无限放大,听起来很解压。
    这种吃法不同于食肉动物,看大黄它们啃肉啃骨头就不会有这种感觉。
    其实仔细观察,每个人在咀嚼蔬菜的时候,都会发出类似的声音,不过没有动物的好听。
    穗禾静静的在窝棚前看一会,然后去换鞋子去地里看看。
    推开大门,屋外的农田已经被白雪覆盖,就像是一床超大的棉花被,看着就想上去滚两圈。
    穗禾穿着高筒鹿皮靴去查看药材,扒开上层的积雪,露出稻草,穗禾摘下手套,感受一下里面的温度。
    还不错,等这层雪还没完全化开的时候,再下第二场雪,那么它就会形成一个天然的保护壳,将风雪阻挡在外面。
    将稻草盖住药材,穗禾往回走,水泥路两侧的果变得光秃秃的,看上去有些丑陋。
    这些果树中有几棵是两三年的老苗,通常在移栽一年后就会结果子。
    穗禾晃掉枝桠上面的积雪,希望它们能平安度过这个寒季。
    小溪还没结冰,水面冒着热气,看上去很像温泉,实际温度并不高。
    穗禾在溪边发现了兔子脚印。
    自从她把这里围起来后,就很少见了。
    冬天兔子一般生活在长满茅草和荆棘的山坡上,看到被积雪压倒的茅草,或许里面就有一两只兔子。
    看来这只兔子在秋天不够勤快,没有囤够食物,不然不会在寒季还出来活动。
    到家门口时,天空飘起了雪花,慢悠悠地飘落在地面。
    可别被这平静的外表骗了,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发狂”,狠狠地拍打门窗。
    大雪过后,院子里唯一的那抹绿色也被掩盖了。
    穗禾想,明年可以移栽两棵松柏,或者种些耐冻的植物在院子里。
    不然,高高的围墙,满地的风雪,可太凄凉了。
    井盖被积雪覆盖着,打开不太方便。
    冬天还是用压水井吧,但管道会结冰了,上面的水下不去,里面的也压不上来,得先倒瓢热水化开才行。
    不过这样也比掀井盖方便多了。
    穗禾搬出一板压好的豆腐到外面冻着,留出晚上吃的那份,剩下的就放空间里。
    空间里的客厅流速暂停了,穗禾把蔬菜水果架子放这里,地窖就用来放红薯、玉米这些根茎食物。
    上方的储物间装着成袋的脱粒大米、面粉和各种豆类。
    没脱粒的稻谷、玉米,还有收回来的板栗、榛子,都放在空间院子里。
    晚上吃的豆腐炖鱼。
    先煎后炒,再放料汁开水炖煮,水开下豆腐小火焖煮半小时。
    吃过晚饭,穗禾闲着没事,从空间弄出一袋板栗球,给它们去壳。
    想吃栗子糕了。
    李老头一家吃过饭后,为了节省体力消耗,大部份人都回炕上躺着。
    “大嫂,你说大哥和大侄子出去这么久,怎么样了,许久不见怪想的”
    老三媳妇看翟欣坐在壁炉旁边绕线团,心里不痛快。
    凭什么自己要在这里收碗筷,她就能好端端的坐着。
    “不知道,该回来的时候自然就回来了。”
    翟欣没看她,继续忙着手中的活
    “哎!要我说,还是那户人家不懂事,我大侄子多好呀,别说的做戏,就算是假戏真做也是配的上的。”
    老三媳妇这下是真可惜,平白少了一个有钱的侄媳妇。
    “你说那些护卫队的人是怎么知道咱家在这,肯定是那个丫头记恨上我们了,告诉他们的。不然咱家能查出来有两个要去的?”
    翟欣手指一顿,家里有人要去入伍,她从一开始就知道不可避免的。
    “这不多亏了弟妹,你跟姆妈说让大虎去上门,还把家里的情况交代的一清二楚。”
    先不说分户地址上登记的明明白白,就算是穗禾讲的,那也是三弟妹先带走挑衅人家,怪不得人家反击。
    他们还让大虎上门,上门是那么好当的嘛,老三怎么不让自己儿子去,两个也差不了一岁。
    “大嫂,话不能这么说,我这是为了家里好,那丫头一个人住那么大一间屋子,大虎要是过去了,你们以后可享福了。”
    老三媳妇一听翟欣指责她,立马炸毛了。
    “这福气给你了。”
    那女孩一把子力气,不把她们打出来就算好的。
    这是人家硬气,不然这种做法就是在吃绝户,就像曾经的她一样。
    老三媳妇嘴里嚷嚷着,闹的何桂香从里屋出来
    “都吵吵啥呢,有力气叫唤不如去外院抱点柴火回来。”
    何桂香话是对着老三媳妇,眼睛看的却是绕麻线的翟欣。
    翟欣装作没看到,继续绕线团。
    婆婆看似一碗水端平,实际最偏心老三。
    看老大媳妇不理会他,何桂香有些愣怔,之前她说什么老大媳妇都会抢着做,这是怪上她了
    “姆妈,你腰不好,快回去躺着,我去院里抱柴,碗我待会来刷。”
    老三媳妇瞪一眼翟欣,捧着婆婆的同时不忘说出自己的功劳。
    翟欣没理会这一场闹剧,搓完手中最后一根麻线,回去大通铺睡觉。
    快了,这种日子就要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