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不破不立
作者:栗子栗子栗栗子   卿卿弃他最新章节     
    等吃食送到,念念还没玩够,可她又想吃东西,一时之间陷入了纠结之中。
    卫瑶问:“姑姑把吃食放池子边,你一边吃,一边玩水?”
    那种场景很惬意,但念念还是拒绝了,“姑姑还得守着我,都不能好好吃东西,我不玩了。”
    扒着池边,小家伙哼哧哼哧自己爬了上来,怕她冻着,卫瑶连忙给人换了衣裳,裹上厚实的披风。
    锅子一人一锅,等再出现时,穆少虞已经按照小孩子的口味帮念念煮好了菜。
    “快过来吃。”
    “姑父,你对我最好了。”
    小家伙屁颠屁颠地过去,在穆少虞身边的位置坐下,为了将就她的身高,特意选了矮几,其他人都是跪坐在蒲团上,只有念念坐着软乎乎的绣凳。
    有穆少虞和卫瑶照顾念念,柳文茵和谢钰不需要操心,只要一心一意赏景,吃美食就好。
    吃着吃着,柳文茵又道:“这里的羊肉确实好吃,也不知道能否打包带走,可以的话我想给祖母和婆母她们带一些回去,让她们尝个味。”
    谢夫人时常出门交际,和其他贵妇一起来山庄消遣是很寻常的事情,但老太君年纪大了,受不得折腾,赵姨娘守着规矩,也不常出门,带她们来庄子上吃刚出锅的羊肉汤,显然不是件易事,最好的办法就是打包带回去。
    既然给老太君和赵姨娘送,正院那里就不能免,省得挑拨了她们的关系,对谁都没有好处。
    多打包份吃食,不过是顺手的事情。
    “按山庄的规矩是不能带走的,不过我认识他们东家,可以破例一次。”卫瑶这般说。
    柳文茵好奇,“听说这里的菜品都是东家自个儿琢磨出来的,可真?”
    提到自己不久前才认识的朋友,卫瑶笑得一脸骄傲,“是真的,也不知道她哪来这么多的点子,不仅吃食做得好,城里生意最好的成衣铺子也是她开的,经商的本事一绝。”
    卫瑶这么一说,柳文茵心里便有数了,听说那家成衣铺子,背后的掌柜是名女子,因为眼光了得,做出来的衣裳备受贵女们的青睐,常常一出新的,就被抢购一空。
    明明素不相识,但不知为何,柳文茵心里就是高兴。
    笑着说道:“这次我要借你的面子了。”
    卫瑶摆了摆手,“小事一桩,老太君对我挺好的,老人家经不得折腾,送点吃食回去也是应该的。”
    饱餐一顿,谢钰又带念念出去外边抓鸟,一开始柳文茵觉得他们是在胡闹,没想到真抓回来了几只雀儿。
    念念兴奋得手舞足蹈,跟柳文茵比划着当时的情况,“叔父拿了个筐,撒了吃的,我们躲在树后面,等鸟一来就拉那根线,然后就抓到了……”
    柳文茵听得一愣一愣的,“你们抓的,莫不是傻鸟。”
    谢钰,念念:“……”
    明明是他们聪明!
    念念想把捉到的雀儿带回家里养着,可他们没有鸟笼子,等返程时,只能把几只雀儿都放了。
    尽管如此,念念的高兴丝毫不减,还和谢钰约定,明年下雪要再来山庄玩。
    等人都走了,命人把屋子收拾了一番,接下来,便是他们夫妻二人的时间。
    柳文茵的感觉是,泡温泉很舒服,但也很累,如果体力不好,可能会吃不消。
    次日谢钰去军营,她一个人带着吃食回谢府,把羊肉汤分为三份,分别送去三位长辈的院子里。
    柳文茵留在锦绣堂陪老太君用饭,见她一边吃,一边打瞌睡,老太君明知故问:“这还没到春困的时节呢,怎么瞧着像是几天没睡觉?”
    清了清嗓子,柳文茵道:“昨夜宿在山庄里,换了地方不适应,而且山上风大,刮起来没完没了,就没睡好。”
    老太君嗔她,“跟祖母说话还需要遮遮掩掩呢,你这一看就是半宿没睡,可是因为你婆婆催生,让你有压力了?”
    “生孩子也要看缘分,我没压力的,放松得很。”
    老太君不信,只要是正常人,就不可能完全把别人的话当耳旁风。
    就算心态再好,听多了也会受影响。
    不然怎么会有耳濡目染这一说?
    原本老太君也想早日抱重孙,但见文茵无精打采的样子,心疼盖过了抱重孙的渴望。
    “等你婆母病好了,来请安,我跟她说说,让她不要有事没事就提生孩子,有些时候越强求,反而越难以如愿,还是顺其自然比较好。”
    柳文茵很感动,老太君总是站在她这边,替她考虑,这辈子遇上这么好的祖母,她是幸运的。
    感动过后,这才留意到老太君的前半句提到了谢夫人,“我婆母病了?”
    老太君叹气,“病了好几日了。”
    “大夫可有说是何原因?正好我表哥还在京城,他医术精湛,要不请我表哥过府一趟?”
    老太君眼里皆是满意,多好的媳妇啊,哪怕对婆母没什么好感,但该关心的时候,却是一点都不含糊。
    有这样的媳妇,想不旺家都难!
    难怪当年在寺庙里,她看到文茵的第一眼,就觉得这是个有福气的女娃娃,真是一点都没错。
    老太君不疾不徐道:“你婆母这是心病,谁来都不好使,得她自己想通了才行。”
    柳文茵犹豫了一下,还是多问了两句,“可是遇着什么烦心事了?要不让婆母出去外头赏赏景,或者在府里办个赏梅宴什么的,邀请贵妇们来说说话?”
    老太君摇头,“是安哥儿要辞官,她觉得自己白养了个儿子,气病了。”
    儿媳妇的想法,老太君还是能理解的,家里已经出了个一品大员,但那不是自个儿的亲儿子,总归是隔了一层。
    原本还指望着安哥儿也有显赫至极的一天,哪曾想他居然要辞官,期待落空,承受不住这个打击的人,病一场也不是稀奇的事儿。
    柳文茵有些懵,“这好端端的,为何要辞官?”
    他以前不就是想入仕,大展身手吗?
    老太君表情无奈,“安哥儿的想法没人能猜得透,他说不喜欢官场上的尔虞我诈,想要讲学,传道授业。”
    顿了顿,老太君又说:“我觉得这样也挺好,钰哥儿已经很有出息了,要是安哥儿也混得如鱼得水,那我谢家岂不成眼中钉了?烈火烹油的滋味不好受,他这般,也算有得有失,若是能一心钻研此道,往后桃李满天下,还能保住谢家耕读传家的清名。”
    富有盛名的大儒,比起名利场上的官员,地位一点都不低,老太君真心觉得这是条好路子。
    不破不立,安哥儿眼下举步难行,换条路走或许会有意外之喜。
    就像钰哥儿,他要是循规蹈矩地读书,也就没有现在的成就了。
    谢安的事情,柳文茵管不着,只能转移话题,“我是不是应该去看看婆母?”
    “去吧,来都来了,你要是不去瞧瞧,说不定要招来流言蜚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