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定风侯挂帅
作者:叁拾贰立   战天之局最新章节     
    贺方的一席话,是想将所有罪过一人揽下,这让秦平不由的多看了他两眼。
    毕竟事前,他可没有和这位中尉大人沟通过。
    严世杰冷笑一声道:“贺大人做事历来谨慎,这是满朝皆知。
    可杨宇文左部十万官兵之事,为何要拖到今日才说呢?
    我看,你也是谭大人的同谋吧。”
    说完,他对着秦川道:“陛下,臣请求将这贺方一并押入天牢。”
    这下子,殿内很多人的脸色都不好看了。
    要知道这贺方的身份不仅仅是大秦中尉,他还是秦川之前的老师。
    殿内除了秦川外,谭松、陶杰也是他曾经的学生。
    这个时候,就要看秦川的态度了?
    只见他苦笑道:“老师,麻烦您下次提前告诉朕一声,这样的话,就不会让严大人误会了。”
    贺方低下头道:“臣一定谨记。”
    严世杰低下头撇了撇嘴。
    秦川的这个态度表明,对于私自调兵之事,这算是既往不咎,告一段落了。
    接着,秦川挺直了身躯道:“看来诸位算是歪打正着,现在我们攻打洪洞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就是不知,谁来当这个领兵大将?大家推举一人出来吧。”
    殿内瞬间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谭松和贺方对视一眼道:“左将军杨宇文和东升郡边军统帅田丰比较适合,毕竟十五万兵马都是二人部下的。”
    这话一说,殿内几个大臣都连连点头。
    可秦川并没有做决定,而是向秦平问道:“平儿,以为如何?”
    秦平摇了摇头道:“杨将军和田将军都是大秦最优秀的将领之一,可若是要当这次领军统帅,却是不合适的。”
    秦川饶有兴致道:“为何呢?”
    “二位将军对洪洞城不是很熟悉,必然会花费很长时间,儿臣怕夜长梦多。”
    “那你有人推荐吗?”
    “原大秦卫尉,定风侯谢风泉。”
    此话一说,让包括孟慈在内的很多大臣都面色愕然。
    很显然,秦平并没有预先和他们知会。
    秦川笑了笑问道:“为何是他?”
    “多年前,定风侯曾在洪洞城生活过几年,算是比较了解城内情形。
    还有,他在东升郡的边军以及京师左部都待过,那里还有很多他的老部下,指挥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这番解释,让殿内大臣都连连点头。
    秦川更是拍了拍手道:“平儿看来是下了大功夫,你若不说,朕都差点忘了,定风侯四十多年前确实在洪洞城待过几年。
    现在来看,他确实是最好的人选,大家以为如何?”
    太尉谭松面带喜色道:“陛下,这样一说,定风侯再合适不过了,臣全力支持。”
    殿内的其他大臣也跟着点头支持。
    秦川点了点头道:“好,既然这样,丞相大人立刻拟旨,任命定风侯谢风泉为此次领兵的大将军,即刻上任。
    东升郡内所有兵马皆归其调动,自郡守以下地方官员全力配合。
    若是一月之内拿不下洪洞城,那就提他头颅来见朕吧。”
    说完之后,满殿愕然。
    不是惊叹大秦皇帝的果断,而是因为他的狠辣。
    一个月?拿不下,就是死罪,这就是秦川发起的反击,你们让我丢面,我就让你们掉脑袋。
    秦平这算是把谢风泉给卖了吧,对方事后一定恨死他了。
    中尉贺方犹豫着说道:“陛下,这时间是不是有点太紧了?
    老臣听闻定风侯去了南湖郡老家,就算赶到东升郡也需要些时间啊。”
    秦川呵呵一笑道:“贺大人不必担忧,定风侯恐怕早就在榆州城等候多时了,不信,你问平儿?”
    秦平随口说道:“父皇英明,儿臣也是从谢扶摇口中得知,定风侯前几日一时兴起,直接从南湖郡跑到了东升郡来看风景。”
    秦川玩味的看着秦平道:“你说这话,殿内大臣信吗?”
    秦平微笑道:“别人信不信,儿臣不管,只要父皇信就可以了。”
    这话一说,秦川再次哈哈大笑起来,接着大声说道:“朕当然相信你,朕还知道一月之内,你一定会带来捷报。”
    秦皮朝后一步,故作谦让的说道:“儿臣该做的都做完了,剩下的就靠我们大秦众将士了,儿臣相信他们必不辱使命。”
    就这样,这场小朝会就在这“愉快”的氛围下结束了。
    宫门之外,孟慈急切的对着秦平说道:“殿下,何必如此呢?方才您直接告诉陛下计划不就好了嘛,何必要搞个罪己诏呢。”
    秦平笑了笑道:“孟大人,父皇是什么性格,你能不清楚吗?
    不用些手段,他是不会轻易答应的。”
    “可你所用的这些手段,会让你以后的路更加难走,你知道吗?小平儿。”
    说这话的是拄着拐杖的老端王,此刻的他一脸凝重。
    秦平毫不在意道:“只是难走而已,又不是无路可走。
    更何况,就算我不做,以后的路就好走了?”
    老端王捋着胡须道:“小平儿,看来是长大了。”
    于此同时,丞相李记也对着谭松说道:“看来,殿下是变得聪明了,可他真的长大了吗?”
    承光殿内,秦川阴着脸对着孙师堂说道:“平儿,这是真的长大了,居然把朕都给阴了一把。
    他们干的这些事情,你堂堂的郎中令居然一点也不知情?”
    孙师堂皱着眉头道:“陛下,这个确实不知。
    不过,我猜应该是殿下出的主意,事情是孟慈出面联络的。
    之前,他就四处在跑齐天都的事情,所以我一直没在意。”
    “朕想知道的是,他是如何说服韩国的?让那群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人,愿意陪着他一博。”
    “殿下最近一直和韩南斗走得比较近,所以此人应该是个关键,毕竟韩国众皇子中,他的势力算是比较大。
    还有,书院那边应该也出了力,殿下在书院也待了很长时间。
    陛下若想知道真相,微臣愿跑一趟平王府。”
    “算了,孩子长大了,有些秘密不告诉父母很正常。
    不过,今日朝堂上的事,他确实让朕丢了面子,是把朕架在火上烤啊。
    他和那些大臣先斩后奏,是怕朕不会同意他的计划吗?
    简直是荒唐至极,他们若提前告诉朕,为了大秦,朕没有什么舍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