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探春7
作者:不夏凡   快穿红楼之就是要跟系统对着干最新章节     
    “是,我不用管吗?姨娘,姨娘再……我也可以不听她的吗?”
    探春继续可怜兮兮道:“我原不该这么说,但她诽谤嫡母,我,我为母亲伤心。”
    “我的儿!你的好意,我心领了。”
    王夫人感动的拉住探春的手,心里更愧疚了。她若认了探春,探春以后便不再受赵姨娘的钳制,但……
    她想着元春,想着宝玉,又想起已逝的贾珠,还是犹豫了。
    她的珠儿已经没了,宝玉又年幼,被贾母养的不懂世事,她还要管家,还要挂念在宫里的元春,实在是有心无力。
    因此抱住探春,将她埋进怀里。
    贾政在一旁看着,心里也满意。这个媳妇,既然能笼络住聪慧的探春,想来是用了真感情的。
    若是赵姨娘不闹,他也算得上是妻妾和顺。
    “既然如此,你就多孝顺你嫡母些。你姨娘那里……”
    贾政这才想起来,对着贾母说不罚,但在他们的小家里,王夫人必须拿出作为嫡妻的态度。
    “赵姨娘如今确实有些不本分。既然你是她主母,以后管束她的事,也是你的份内之事,我不便插手。”
    “你只看在两个孩子的份上,给她留几分脸面就好。”
    探春听到这里,抱王夫人也更用力了。她把头深深的埋进王夫人的怀里,不想叫贾政看见她满脸的厌恶。
    就是因为当家的贾政糊涂,才纵容了下人贪酷,赵姨娘母子为祸。
    这自己的孩子都不会教育,还为皇帝分担管理国事?太可笑了。
    王夫人感受到这力度,还当探春心疼赵姨娘,心里都愧疚立刻消减了。
    她微微挣脱开探春的环抱,就想后退。
    探春感觉到她的冷淡,瞬间明白了她的意思。
    探春倒不是为了未来过的好,才讨好嫡母。她如今年幼,就是想扯老虎旗子摆脱赵姨娘。
    就是想以后能狐假虎威而已,倒真没想过讨好王夫人,做王夫人的嫡女。
    原主那么好的孩子,王夫人都没收,她可不信自己能超过原主。
    再一个,她还要跟着赵姨娘学习撒泼呢,哪里能离了赵姨娘。
    “老爷这话,只让女儿愧疚。若是姨娘犯错,我和弟弟成了她的免罚金牌,那不成了是非不分了吗?”
    “姨娘本来就是看太太软和,菩萨心肠,才借老爷的势,伤父母大人的感情。太太次次为了我和弟弟,宽容她,才纵的她不知本分。”
    “如今不罚她,难道要她闯下大祸直接杀头吗?”
    “哪里至于!”
    贾政被闺女怼了,不自在的摸着胡子,他一向权威,没人反驳他。如今被闺女如此质问,脸上便存不住了,耷拉下脸来。
    王夫人倒是心里又舒坦了。虽然探春这话还是想着她姨娘,但也说清楚了她的困境。
    她可不就是碍着众人脸面,才一再放纵了赵姨娘吗?
    像贾环诬告她这事,她做嫡母的不好跟小孩子计较。宝玉一个男孩,不跟她贴心,也不能替她出头,倒真不如探丫头。
    “这孩子。”
    王夫人见贾政不自在,只好出头替贾政说话。
    “探丫头心疼我,真是比宝玉这个儿子都强些,果然女儿家贴心。不过我虽然菩萨心肠,但也懂赏罚分明。”
    “她帮我伺候老爷,又替贾家开枝散叶实在有功,对她宽和些,不算错。”
    “不过这回她在老太太这里闹这一出,又真的伤了探丫头,实在要罚。”
    “老爷,不如罚她三个月的月利银子,补给探春疗伤吧!”
    她心知贾政捧赵姨娘出来,就是和自己对着干的。其原因,也不过是她在珠儿和元春的事上驳了他的面子,才有了如今的结局。
    要不说,至亲至疏夫妻呢,好时千般好,恶的时候真是看一眼都烦。
    不过两人间的婚姻是家族联姻,不能说和离就和离的。
    继续凑合着过吧!就是可怜了探丫头,可惜她不是自己肚子里爬出来的。
    贾政听见是罚赵姨娘银子,就捋着胡须答应了。他也觉得这么罚就好,不耽搁赵姨娘继续伺候他。
    他却不知道,对视金钱如生命的赵姨娘来说,这罚可狠多了。
    没钱,她拿什么去收买人哟!都是可恶的探春,这胳膊肘子往外拐,她白生她了!
    因此当出了禁闭看见儿子贾环一瘸一拐的送来一把钱时,感动的快哭了。
    还是她儿子贴心啊!
    贾环吸了吸鼻子,对那五六文的零花钱心疼的不轻。
    虽然这钱原本就是赵姨娘补贴他后花剩下的,但他还是心疼。
    不过贾环也有自己的小聪明,知道赵姨娘必定不要他的钱。如今他卖个好脸,也能叫姨娘多疼他一些。
    他天生在这种地方精明,就连贾政都被他蒙蔽了,以为他虽然不如宝玉聪慧,生而知之,但绝对比宝玉孝顺。
    因此也多疼贾环几分。连带着对赵姨娘,都“母凭子贵”了。
    就在贾家一片“风平浪静”的时候,贾敏重病的消息传来。贾母也没空计较二儿子家里的事了,只想派管事的婆子回金陵看看。
    “怎么好好的,忽然就病成这样了?”
    贾母颤抖的接过下仆带来的信,等看完才知道女儿中了毒。如今虽然保下命来,但已经支撑不住多少天了。
    贾敏自己已经断了活下去的信念,如今只愁两件事。
    其一是不能再孝顺贾母,倒是叫她老人家白发人送黑发人。
    第二件事,就是愁女儿黛玉的终身。
    贾敏在信里问她,当年黛玉出生时,贾母说的她跟宝玉的亲事可还算数吗?
    见女儿问,她才想起之前贾敏感叹黛玉身子不好,怕不好找婆家时,贾母为了宽她的心,就把养在身边的宝玉提溜了出来,说不用愁,后面还有宝玉呢!
    她说这话时,贾珠还活着,王夫人自然不会计较一个次子媳妇身子康健不康健。
    如今贾珠去了,她二儿媳妇把宝玉看的跟眼珠子似的,哪里是她能随意答应婚事的。
    再说她还没看看黛玉到底病成了什么样子呢。
    她虽然也心疼外孙女,但……
    “别的先别管,先把外孙女带回来。她没了娘,以后的日子还不知道该多么难熬呢!”
    说着贾母就哭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