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内政外战
作者:仓廪实而知礼节   新战国七雄最新章节     
    公元前,咸阳宫,始皇帝亲自送走了刘老三这厮后的第二日,帝国的高官们再度会首,研究今后三年集团重点投资方向。
    除了王翦、李斯、章邯等诸多旧臣和大神白起外,大殿中又多了三个生面孔。
    其中一人,身材高大,相貌堂堂,乃是汉初曲逆侯陈平;第二位,唇厚耳大,目有精光,这是汉初三杰之一、兵仙韩信;最后一位,却是相貌平平,乃是策士蒯彻。
    三位都在历史上留下偌大名声,虽然资历浅了些,但依然在祖龙特许下,参加了这次高端论坛。
    至于萧何、曹参等人,已经随着刘邦踏上蓝田归汉之路,到自家后辈那儿享福去了。
    刘老三这厮本来想把陈平一块带回去,这赘婿思量了一番,却没有应下。
    不比萧、曹两家,武帝那会,老陈家已经绝后了,没必要非得去汉国入仕。
    而刘汉那边,有诸葛、萧、曹这样的大才,武帝、昭宣也多名臣,没有他陈平太多的发挥空间。
    反倒是秦国这里,虽然名将辈出,但除了李斯,找不到什么能独当一面的谋国之士。
    索性留在秦国,辅佐始皇帝干出一番事业来,说不定也能得仙人垂青,得享正神牌位。
    韩信就不说了,被老刘家伤透了心。
    蒯彻倒是无所谓,他一个纵横派的,把苏秦张仪视为偶像,入哪国都行。
    最重要的是这天下要四分五裂,这样才有他这种策士大展身手的余地。
    “蒯彻,那张良可愿为我大秦效力否?”祖龙首先咨询的既不是集团ceo 李斯,也不是各大区市场营销总监白起、王翦等人,而是公关部负责人蒯经理。
    刘季那厮临走,想把老伙计张良一块带去汉国,却不想这大名鼎鼎的汉初名臣竟然不愿意追随旧主了。
    刘老三磨破了嘴皮子,老张不为所动,最后没辙,只得留下几句暖心话了事。
    祖龙一看,机会来了。汉初三杰啊,如此人才,机会难得,马上发动攻势,希望把这位大才纳入麾下。
    至于什么博浪沙刺杀,那都不是事。朕这不是活得好好的嘛。
    蒯嘴炮略显尴尬:“彻无能,未能成事。”
    刚刚被提拔为公关部经理,第一个任务就办砸了,属实有点过意不去。
    始皇奇道:“既不仕汉,又不肯仕秦?那张良又是何想法?难道还心念故国,想要复韩吗?”
    当也不至于啊,这等智士,活得何其通透,既已知晓历史,当知韩国复兴不过是镜花水月罢了,岂会沉迷其中?
    蒯彻答道:“这倒没有。那张良阅览史集后,似是窥破天下虚妄,一心求索大道。这几日正在收拾行装,意欲畅游诸国。”
    始皇帝点点头:“这倒是他的做派。也罢,既如此,不可强求。今日事毕,可差人送百金去以为游资。”
    花点小钱,结个善缘,说不定日后他老张逛累了,想回老家出仕呢?
    就算没这个打算,做个姿势出来,也能让天下人看看我大秦礼贤下士,千金买骨。
    又看向李斯:“李卿,会稽项家叔侄和齐地田氏三兄弟可料理妥当了?”
    李斯答道:“回陛下,那项氏叔侄和田家兄弟在通晓天下大势后,自知复国无望,又不肯为我大秦效力,便在仙子建议下,打造船只,浮海东去了。项家人去了日本三岛,田氏去了三韩地界。”
    小年轻项羽是很不服气,哪怕是知道了历史进程,也还想搏一把,却被老成持重的项梁给摁住了。
    始皇仍在,威压天下,更何况大秦国从新位面淘了那么多好玩意,又收入大把的土地用来奖励有功将士,秦军战力飙升,这个时候再去头铁非要去死磕,那不就是找死?
    至于日后小日子家的天皇是不是姓项,棒子国的人会不会一口山东话,那就看几位经营的怎么样了。
    始皇帝点点头,对总经理的工作表示肯定:“如此甚好,齐楚两家的刺头出走,剩下些许货色想来也翻不出太大的风浪。”
    接着看向下首的陈平:“关东没有出大乱子,陈卿的建议功不可没,当升爵一级以为奖励。”
    陈平微微欠身:“陛下谬赞了,平不过从史书间寻些旧智罢了,不敢当此殊荣。”
    当日始皇问策,陈平给出的建议便是效汉法,轻徭薄赋,减除徭役,以安地方。
    项梁、田儋等人也是看到新法颁布后,百姓怨气稍减,才彻底绝了念想,认命离去。
    始皇帝摆摆手:“这是陈卿的功劳,谁也抢不走。”
    祖龙麾下都是些什么人,有一个算一个,全是主张竭尽全力榨取民力的法家信徒。
    那些张弛有度的建议,从根本上就不符合他们的理念。
    最后竟然是喜欢剑走偏锋的陈平提出来与民生息的提议。而始皇帝在一番考虑后竟也应了下来。
    这也是生产力的突飞猛进带来的底气。在引入新位面的各种黑科技后,帝国各种重要物资的产能都大大增加,粮食更无短缺之虞,如此,祖龙才不必为数年后大战的储备担心,能够做些让步,换取关东民心依附。
    “陛下,”陈平再次开口道,却不是推辞功劳,而是提出了新的建议:“减赋免役虽可得收百姓之心,却无法使六国贵族膺服。哪怕我大秦如日中天,也难免有些不识大势的蠢货想要煽动百姓颠覆中央。臣以为,当可稍纵其势,待各路贼子汇聚,再以雷霆之势破之,将昔日六国王族旧臣一网打尽,而后再推行秦法,拔擢关东英才,如此,方能费数十载,尽化六国之民为秦人。”
    这会各地的老百姓可没有什么一国理念,邯郸那边认为自己是赵人,临淄总说自己是齐人,南方蛮子自认楚人,谁也没把自己当秦人。
    而且始皇虽然在军事上统一六国,但在关东驻军并不多,撒到各个郡县,根本无法实现有效统治。
    各地名义上属秦,实际上六国旧人仍然在呼风唤雨。后面秦国崩塌,地头蛇们趁势而起就不奇怪了。
    哪怕是现在,始皇都复生了,项、田两家都认命远徙,东边的盗匪依然猖獗,其中显而易见少不了地方豪强暗中支持。
    面上的统一不容易,里子的统一更艰难。
    后面老刘家第二次东出,剿灭关东各国,又花费大汉四百年光阴,才彻底扭转了大家伙的民族认同。
    从此,各地百姓有了统一的名字——汉人。
    始皇帝点点头。欲擒故纵嘛,郑伯克段于鄢的老手法,懂的。
    回头跟将军们招呼一声,让他们镇压叛乱的时候记得放点水,给反贼们一点希望。待到各路藩反王都跳出来,再一起收拾了。
    等这些地方余孽清理干净了,再效仿汉朝,提拔些关东才智之士,把他们拉进统治圈子,这样才能真正消化掉六国故地。
    如此一来,这些膏腴之地才能为帝国征战提供足够的财富和少许兵员,而不是成为躯体上的伤口血流不止。
    此策甚善,这陈平果然是有大才。待到东方局势平稳,可益其爵。
    始皇帝心中思量着,又看向军官团:“蒙将军,匈奴人那里可有什么消息?”
    蒙恬回复道:“臣已打探清楚,那冒顿尚未弑父。匈奴如今不过草原一部,尚未有日后压服北地,威胁中原之势。”
    祖龙点点头:“按照史籍所载,冒顿自立之日不远。西疆军团做好准备,一旦那贼子有动静,便趁着匈奴内乱无暇西顾之机,灭亡月氏,拿下河西走廊。以河套和河西走廊为基,威胁冒顿,防止匈奴做大,独控草原。”
    始皇帝暂时没有在草原设立都护府的打算。
    六国都还没消化掉,仙门那边也是危机重重,哪里还有功夫去理会草原上的烂摊子。
    就让匈奴、东胡玩去吧,大秦居中调停,不使任何一方做大就行。
    至于月氏,本来留下来搞个三国鼎立也挺好,谁让你挡在了丝绸之路上呢。
    拿下河西走廊,大秦的势力便可延伸到西域,可以吃到更多的丝路红利,又能从西边钳制匈奴。
    所以,月氏国,请你放心去吧。
    “陛下放心!”这边李信声音洪亮地应了一声:“臣定当踏破贺兰山,执月氏王献俘太庙。”
    有了未来世界各种强弓劲甲,对付还在用骨箭的牧民,这种飞龙骑脸的优势,也无怪乎李将军如此自信。
    “好!如此,我国无内忧矣。”始皇帝满意地点点头。
    大秦位面未来数年的走势就这么三言两语间被定下来,接下来便是新位面了。
    “王将军,甘肃那边,与蒙元的战事如何了?”解决好本位面矛盾后,始皇帝开始询问争霸位面的进展。
    忽必烈在东边吃个大亏后,就把目光转到了西边。
    大清火器厉害我惹不起,你秦国还拿着青铜戈矛,揍你还不是小意思。
    大军西进,迅速攻占大半个甘肃,银川、固原、兰州等重镇尽数收入囊中,秦军只能在庆阳苦苦支撑。
    庆阳与陕西三面接壤,一旦为蒙元所据,秦国就只得处处设防,战略上严重被动。
    王翦左手叠于右手恭敬答道:“陛下,蒙骜将军尚在苦苦支撑,但敌军攻城器械厉害,若是旬月之内再无支援,则庆阳危矣。”
    始皇帝皱眉道:“那陕甘绿营和关宁炮队可修整好了,堪用否?”
    “一战之力尚有。”王翦没有把话说得太满:“不过庆阳解围之后,还需得再休整一段时日,才好继续西进。”
    祖龙点点头:“那就好。拿下庆阳后,大可不必再劳烦他们。这许多时日,我大秦儿郎们也换装了一批,熟悉了新战法,也该给自家子弟们一个立功的机会。”
    这些绿营、关宁兵连续行军万里,早已筋疲力尽,哪怕休息一段时间,也不可能在短期内恢复到巅峰状态。
    而且新降之军,人心尚未尽附,还是得大秦健儿们展露些锋芒才好折服这些后辈。
    “王翦领命。”大秦武成侯朗声答道。
    “白卿、韩卿,二位将军新入此间,可先熟悉下武备战法,而后再领兵与诸国名将争锋,立下传世威名。”
    名将都是傲气的,谁不希望能把其他朝代的同行摁在地上狠狠摩擦呢?
    哪怕大家都是史书上留名的军事大家,我也要证明,你们是s级,我,sss级。
    “谨遵陛下令。”
    白、韩二位已经按捺不住,恨不得日以继夜去学习新的战法战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