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雷弱儿撤职
作者:煮茶喝酒   五胡屠夫最新章节     
    直到魏王(苻雄)下葬的五日后,长安城中这才传来消息,说雷弱儿、邓羌和吕光三人,带领1.5万人马,连续攻克潼关、渑池、新安三地,兵临洛阳城下。
    秦皇苻健听后,顿时大怒:“雷弱儿竟敢私自带兵出征,这是谁给他的兵权?”
    众大臣听后,一个个你看我,我看你,心中疑惑。
    “谁给他的兵权?”
    众人都是为官多年,老奸巨滑,秦皇苻健一句“谁给他的兵权”,众大臣便已心知肚明:这是我给的兵权!
    若不是秦皇下令,雷弱儿怎么可能接管驻扎在潼关大军的兵权?
    若没有秦皇下令,雷弱儿又怎敢私自带兵出征?
    这不是明显的“贼喊捉贼”吗?
    此时,只见太师鱼遵给尚书令梁楞使了个眼色,梁楞见后,心中会意。
    于是,尚书令梁楞上前,躬身说道:“陛下,魏王(苻雄)下葬,全国举哀。
    但大司马雷弱儿不顾礼仪,私自出兵,实当诛杀三族,以戒众民。”
    众人听罢,皆都惊讶。
    此时,右仆射段纯也是上前说道:“陛下,雷弱儿实在是胆大妄为,若不重罚,不足以警示百官。”
    秦皇苻健听罢,点了点头,遂喝道:
    “来人,革去雷弱儿大司马一职,将雷弱儿三族之人全部押入大牢,五日后处斩!”
    众人听罢,皆都大惊,原以为是说唱假戏,怎么突然又变成假戏真唱呢?
    此时,太傅毛贵连忙出列,躬身道:
    “陛下,雷弱儿私自出兵,攻打桓温,这完全是为我秦国考虑,并非个人私利,请陛下三思。”
    司空王堕也出列道:“陛下,雷弱儿此时私自动兵,确实有违于礼仪。
    但同时连下三城,击败桓温,解我秦国之危,也是功劳颇重。
    臣请陛下将功折过,万万不可重罚,以免寒了众臣之心。”
    秦皇苻健听罢,“哼”的一声,转过身去,却是不语。
    此时,太师鱼遵出列,躬身说道:
    “陛下,雷弱儿乃是安南郡(今甘肃省陇西县)大户,邓羌乃是安定郡(今甘肃省泾川县)豪门,吕光乃是略阳郡临渭(今甘肃省秦安县)望族。
    不久前,我们刚刚平息孔特、刘珍、夏侯显、胡阳赤和呼延毒之乱。
    如今乔秉仍然屯居于雍城,司马勋盘踞于汉中,桓温带兵驻扎于洛阳,关中四面强敌,并不太平。
    此时,若是重罚雷弱儿、邓羌、吕光三人,只怕会引起安南雷氏、安定邓氏和略阳吕氏三族的不满,举兵造反。
    如此一来,关中之地外有强敌,内有战乱,于国于民皆为不利啊!”
    秦皇苻健听罢,转过身来,厉声喝道:“难道朕还怕了他们三族不成?”
    此时,吏部尚书辛劳也是连忙上前,说道:
    “陛下,太师之言,完全是为国考虑,陛下定要三思啊!”
    其它众大臣听后,也是齐齐上前,同声说道:
    “请陛下三思!”
    秦皇苻健听后,气得转过身去,久久不语。
    就在这时,只见魏王苻雄之子苻法、苻坚、苻融三人披麻戴孝,同时跑进殿内,见到秦皇苻健,齐齐跪下。
    苻法哭泣道:“陛下,父亲刚刚去世,我们兄弟众人心中哀痛。
    此时若再为了我父亲而惩罚雷弱儿、邓羌、吕光三人,这叫我们兄弟日后何以面对众臣啊?”
    说罢,兄弟三人同时嚎啕大哭起来。
    秦皇苻健见后,连忙上前,扶起苻法兄弟三人,装作心痛的样子说道:
    “好吧,看在你们三兄弟的面子之上,我不处罚雷弱儿等人便是,如何?”
    苻法、苻坚、苻融三人站起身来,顿时转忧为喜,连连谢道:“多谢陛下恩德!”
    三日后,苻健下令,革去雷弱儿大司马之职,由司空王堕暂时代管军权,邓羌和吕光二人暂时留用营中。
    同时,令秦军后撤至新安(今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待魏王(苻雄)葬礼百日之后,再作打算。
    雷弱儿回到长安城中,居于家中,府门紧闭,拒不见人,好像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委屈和怨气。
    不明之人看罢,个个为雷弱儿抱打不平。
    明白之人见后,一个个夸赞雷弱儿懂得时务。
    宜阳城中,桓温闷闷不乐,大好形势因为秦军突破潼关而一败涂地。
    如今桓温被困于宜阳城中,桓冲和司马毒二人被困于新城之中,双方互相得不到支援,各成孤军。
    “日前城中还有多少粮草?”桓温问道。
    度支校尉答道:“报大将军,目前城中有将近2万将士和6万百姓,所存粮草仅可维持大军一个半月所需。
    只是……”
    “只是什么?”桓温心中一惊,连忙问道。
    “只是因为我们紧急撤退,并没有为新城之中送去粮草。
    依我估计,如今新城之中储存的粮草仅够十日之用!”
    度支校尉低头说道。
    “啪!”
    桓温猛拍自己的脑袋,“这可如何是好?”
    就在之时,突然蔡顿急促促地跑来,满脸欢喜的说道:
    “桓公,秦军撤兵了!”
    “什么?秦军撤兵呢?”
    桓温听后大喜,连忙披甲携剑,走上城门,只见秦军正缓慢向北退去。
    “派出斥候,密切侦察秦军动静!”
    “是,大将军!”
    数路斥候驶出宜阳城,连续侦察两日,直到看到秦军全部退至新安城中,这才返回。
    “报——大将军,秦军已经全部退至新安城中。宜阳周边50里地,并没有发现秦国军队。”
    桓温听罢大喜,真是想什么来什么,自己刚想着要为新城运输粮食,秦军便正好撤退。
    桓温叫来蔡顿,说道:“如今新城之中已无粮草,你带2000名将士乘夜运输粮草至新城。”
    蔡顿听后,心中害怕,于是说道:
    “桓公,我们运输粮草,车多马杂,行军缓慢,若是被姚襄大军发现,只怕会粮草被截啊!”
    桓温看向蔡顿,脸露杀气,遂道:“那你说怎样是好?”
    蔡顿见桓温生气,于是小心地说道:
    “如今我军兵分两处,容易被姚襄和秦军各个击破。
    依属下之见,不如令桓冲和司马毒将军二人带领将士返回宜阳。
    如此,我们合兵一处,才能完全抵挡得住姚襄和秦军的联合进攻。”
    “啪——”的一声,桓温拍案而起,喝道:
    “兵分两处,还可互成犄角,相互支援。若是合兵一处,我们四面被围,孤立无援。
    若是姚襄大军坚壁清野,挖沟筑墙,断我退路,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