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苻坚三人
作者:煮茶喝酒   五胡屠夫最新章节     
    八月二十七日,已经距离冉闵斩杀强勇过去了整整11天。
    这一天,一支约3000人的队伍自关中而来,渡过黄河,来到了河东郡。
    一面旗帜高高飘扬,一个大大的“苻”字绣于其上。在旗帜下方,三名年轻人并列走在最前方。
    中间的一人年约十五,剑眉星目,面若冠玉,气度非凡,腰间斜挂着一把黄金错刀,坐下一匹白色的骏马。
    此人正是一代天骄——苻坚。
    左边一人年龄显得稍大了一点,约有十七岁左右,身高八尺,身体匀称,不胖不瘦。
    身骑一匹黑色的战马,身穿一件青色的铠甲,手持一把钩戟,挥舞之间,肌肉隆起,虬筋暴露。
    此人正是略阳英雄——邓羌。
    右边的也同样是一名少年,年约十六,小小年纪,两道眉毛又粗又浓。
    少年方脸宽额,不喜言笑,身骑一匹红色的战马,手持一把长矛,约有丈八之长。
    此人正是后凉的开国皇帝——吕光。
    此时,只听得苻坚说道:“冉闵乃是天下第一条好汉,武艺绝伦,骁勇善战,自出道以来,未逢敌手。
    此次征讨冉闵,二位有何高见?”
    邓羌听罢,顿时面露喜色,说道:
    “我自十五岁起,便纵横三秦陇右,时常寻找高手对决,到目前为止,也同样未逢敌手。
    此次征讨冉闵,我定要与他决以高下,结束他战无败绩的神话。”
    吕光听罢,也是笑道:“邓兄人称万人敌,此番与冉闵对战,可真是有好戏看了!”
    苻坚听罢,却是说道:“我从小便立下‘混六合为一家,视夷狄为赤子’之决心,誓言要消除各民族之间的仇恨。
    若是此战两位能够收服冉闵,为我秦国所用,岂不是大功一件?”
    邓羌听后,哈哈大笑道:“永固(苻坚的表字)贤弟志向高远,非我等能够望及,但是冉闵性格残暴,为人张扬,不是甘居他人之下之人。
    若想收服冉闵,那比登天还难。”
    此时,吕光也道:“冉闵此人民族之见颇深,当年颁发‘杀胡令’,不知多少的五胡六夷之人死在了他的刀矛之下,被称为五胡屠夫。
    收服冉闵,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苻坚叹了一口气,脸色坚定地说道:“我以仁义之心,难道化解不了他的民族仇恨之见?”
    邓羌和吕光听后,知道说服不了苻坚,于是轻轻地摇了摇头。
    三日后,苻坚带领邓羌、吕光以及3000将士来到皮氏县境内,汾河南岸。
    秦军将领张驰连忙上前,拜见苻坚。
    苻坚道:“目前冉闵有何动静?”
    张弛道:“目前冉闵在汾河之上架起了一道木桥,将所属众部分作三部。
    一部据守在汾河南岸的耿堡之中,约有800多人;另一部据守在汾河南岸的桥头堡上,约有700余人;最后一部据守在皮氏县城之中,约有800多人。”
    苻坚点头,又问:“你部如今有多少人马?”
    张驰道:“原来河东郡共驻扎有1.3万兵马,四场战役之后,有7000余人战亡,如今还有6000人马。”
    苻坚又问:“现在准备得怎么样呢?”
    张驰答道:“目前已制作了4000具拒马,另外正在加紧赶制云梯、冲车等攻城装备。”
    苻坚又问:“慕容评他们有何计划?”
    张驰答道:“慕容评他们准备五日后,两岸同时缩紧包围圈,由当前的十里之地变为五里之地。
    等三艘大型的撞船制作完毕之后,开始撞击冉闵他们的桥梁,将冉闵众部分为河北、河南两部,而后再同时发起进攻。”
    苻坚又问:“撞船何时能制作完毕?”
    张驰道:“估计还有一月时间!”
    “一月时间?”苻坚抬头,计算时间。
    一旁的邓羌却是心中着急,问道:“耿堡之中何人把守?”
    张驰道:“乃是刘礼。”
    “刘礼?”
    邓羌没有听说过刘礼之名,于是又问:“刘礼此人战力如何?性情如何?”
    张弛道:“据匈奴左贤王刘务桓介绍,刘礼此人战力平平,性格急躁,做事莽撞。”
    邓羌听后,哈哈大笑道:“如此,我便先斩了刘礼,再引出冉闵来。
    让我试试冉闵的战力到底如何,是否浪得虚名?”
    次日,驻守在耿堡的刘礼依旧早起,登上城楼,远眺四方,只见正前方突然尘土飞扬,一支约500人的骑兵队伍出现在眼帘之中。
    “敌袭,全军戒备!”刘礼大声地喊道,
    城墙之上负责巡逻的将士们也是同时敲响手中的铜锣,“哐哐哐”地响个不停。
    500名将士们快速地跑出房间,个个身穿铠甲,手持长矛,身背弓箭,快速登上城楼,跑到各自的点位之上。
    另有300名将士身骑战马,整齐地列于堡内的街道之上,随时准备出击,给敌以致命一击。
    对方的骑兵队伍迅速地在刘礼的眼中放大,只见对方约有500来人,手举数十面旗帜,上面分别绣有大大的“秦”字和“苻”字。
    “原来是秦国的皇室之人来了!”刘礼心中暗道。
    骑兵队伍继续前冲,直到距离耿堡约500步时才停了下来。
    尘土散去,刘礼只见在巨大的旌旗之下,并立着三名少年,个个都是面容青涩,未经世事尘霜。
    就在这时,只见左侧之人,突然跃马前出。
    那少年约有十七岁左右,胯下一匹黑色的战马,身穿一件青色的铠甲,身体魁梧,显得孔武有力。
    在他的手中,持有一把特殊的兵器,只见那兵器约有丈八之长,前方呈矛形,下方三尺处有一月牙形的铁钩,约有一尺之长,向外突出,锋刃明光闪闪。
    这把兵器,名曰钩戟。
    戟者,顾名思义,它是“矛”与“戈”的结合体,若是突出的“戈”是直形的,又名矛戟;若是突出的“戈”是钩形的,即为钩戟。
    邓羌跃马前出,大声喊道:“冉闵老贼,可敢出城与我一战?”
    刘礼听完,心中一阵冷笑,遂放声说道:
    “小小年纪,没长本事,口气倒是不小。只怕陛下出马,一个回合便斩了你的首级。”
    邓羌听闻,故做吃惊的样子,大声地说道:“你不是冉闵,你是何人?”
    刘礼大声道:“我乃陛下前军将军刘礼是也!”
    邓羌知道对方是刘礼,但仍作疑惑地样子说道:
    “前军将军?那说明你武功很厉害了,你敢出城与我一战?”
    刘礼笑道:“你小小年纪,还是回家吃奶去吧!战场刀矛无情,这里不是你玩耍的地方!”
    这时,只见又一名身骑红色战马,手持一把长矛的少年从阵中驶出,跑到前方,对着邓羌说道:
    “他就是冉闵的走狗,匈奴人刘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