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九
作者:小雁甜甜甜   周九良:从了良了最新章节     
    50. 洛克:美国心理学家于 1968 年提出的目标设置理论,该理论主要研究
    目标本身的特性对人们行为的激励效用。
    51. 斯金纳:美国心理学家,提出行为强化理论,该升本管理学考前背诵资料
    20 耶鲁专升本 老牌子 更专业
    66. 正式沟通 的缺点是因为依靠组织系统层层传递,所以
    很刻板,沟通速度很慢,此外也存在着信息失真或扭曲的
    可能。
    67. 链式沟通 相当于一个纵向沟通网络,代表一个五级层
    次,逐渐传递,信息可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进行传递。
    68. 环式 沟通网络可以看成是链式形态的一个封闭式控
    制结构,每个人都可同时与两侧的人沟通信息。
    69. y 式 沟通网络是一个纵向沟通网络,其中只有一个成
    员位于沟通内的中心,成为沟通的媒介。
    70. 轮式 沟通网络属于控制型网络,其中只有一个成员是
    各种信息的汇集点与传递中心。在组织中,大体相当于一
    个主管领导直接管理几个部门的权威控制系统。
    71. 全通道式 沟通网络是一个开放式的网络系统,其中每
    个成员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彼此了解。
    72. 竞争 是导致团体内部或团体之间发生冲突的最直接
    因素。 第十五章 激励
    1.管理的 激励职能 就是研究如何根据规律性来提高人的
    积极性。
    2. 行为 是人类在环境影响下一切外在反应的统称。
    3.行为的构成要素包括: 行为主体 、 行为客体 、 行为
    环境 、 行为手段 、 行为结果 。
    4.行为可笼统划分为 动机性行为 和 非动机性行为 。
    5. 动机性行为 是在人的理性意识支配下按照一定的规范
    进行并达成一定成果的活动。
    6. 非动机性行为 则是人在无意识状态下进行的无目的活
    动。
    7. 动机性行为 的一般过程包括 刺激 、 需要 、 动机 、
    行为 和 目标 等环节。
    8.当个体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受到某种内外诱因的刺
    激,便产生某种 需要 。
    9.人的行为过程是一个“ 刺激 - 需要 - 动机 - 行为 - 目标 - 满足 (受挫)”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10.激励的起点是 未满足的需求 。
    11.动机性行为的特点:(1) 自发性 (2) 目的性 (3)
    持续性 (4) 可塑性 (5) 因果性 。
    12. 动机性行为 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行为人的动机 。
    13.关于人性假设有许多的不同观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
    有: 经济人假设(x 理论) 、 社会人假设(人际关系
    理论) 、 自我实现人假设(y 理论) 和 复杂人假设(超
    y 理论) 。
    14.x 理论和 y 理论提出者是美国心理学家 麦格雷戈 ,这
    两种理论出现在《企业的人性面》一书中。
    15. 经济人假设 主张人性本恶,为了提高士气,需要用金
    钱刺激,同时对消极怠工有严厉的惩罚,即采用“ 胡萝
    卜加大棒 ”的政策。
    16.“经济人”观点的主要典型代表理论是 泰罗制\/科学管
    理理论 。
    17.在人性假设中,管理任务是:提倡集体奖励制度,更应
    该重视职工之间的关系,培养职工归属与认同感,不应只
    注重个人奖励的是 社会人假设 。
    18.社会人假设最早是在 梅奥 的 霍桑实验 提出的。
    19.自我实现人假设又称自动人假设,主张 性善论 ,“自
    我实现人”是由 马斯洛 提出的。
    20.目标管理理论认为人是 自我实现人 。
    21.马斯洛、阿吉里斯和麦格雷戈等美国心理学家提出自我
    实现人假设,其中以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的影响最
    大。
    22.在人性假设中,主张管理任务主要是一个创造机会,挖
    掘潜力,排除障碍,鼓励发展与帮助引导过程的是 自我
    实现人假设(y 理论) 。
    23.复杂人假设(超 y 理论)是由美国学者 沙因 首先提
    出的。
    24.从复杂人假设出发,美国管理心理学家 莫尔斯和洛什
    提出了超 y 理论。
    25.依据人的行为规律,人的行为过程包含了三类基本变
    量,即 刺激变量 、 机体变量 和 反应变量 。
    26. 刺激变量 是指对个体反应产生影响的外界刺激,也叫
    诱因,如自然环境刺激、社会环境刺激等。
    27. 机体变量 是对个体反应产生影响的内部决定因素,是
    个体本身的特征,如个体性格、动机等。
    28. 反应变量 是刺激变量和机体变量在个体反应上引起
    的变化。
    29.对应到人的一般行为规律,刺激属于 刺激变量 ,个体
    的需要、动机属于 机体变量 ,个体的行为则属于 反应
    变量 。
    30.激励理论是关于激励的指导思想、原理和方法的概括与
    总结。按照研究侧重不同,激励理论通常可分为 行为基
    础理论 、 过程激励理论 和 行为强化理论 。
    31.行为基础理论着重研究人的需要,回答了“以什么为基
    础(或根据),什么才能激发人的积极性”的问题,主要包
    括 需要层次理论 、 erg 理论 、 双因素理论 和 成就
    需要理论 。
    32.过程激励理论着重研究行为的发生机制,回答了“如何
    由需要引起动机,由动机推动行为,并由行为导向目标”
    的问题,主要包括 公平理论 、 期望理论 和 目标设置
    理论 。
    33.行为强化理论着重研究对行为的修正和固化,回答了
    “怎样使积极行为得到巩固,使消极行为得以转化”的问
    题,代表理论为 强化理论 。
    34.需要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经典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
    学家 马斯洛 在其《 人类激励理论 》一文中首次提出。
    35.人类需要从低到高可分为五种:分别是 生理需要 、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