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云南之行
作者:用户34418841   大明风采最新章节     
    看看我们的餐桌,吃不完倒掉,扔进垃圾堆。
    往前数五十年,这都是不敢想的事情。
    甚至在当今世界,90以上的国家和地区都是不敢想的事情。
    秦皇汉武做梦都不敢想,有一天华夏百姓会把吃不完的东西,像垃圾一样丢了。
    就是现在的朱元璋也没想过。
    他们不能做到每一个人满意,甚至问起来,每个华夏百姓对今天的朝廷,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说上一天也说不完。
    静下心来想一想,自由和民主,是不是就像太阳,无时无刻都在身边?
    可以说,可以骂,可以尽情表达自己的不满,就像很随意,很应该的事情一样。
    谁又在乎,那太阳的光和热?
    谁又在意,9000万的朝廷,他们在燃烧自己,照亮华夏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有人说,我上我也行。
    我要说,作为贪官污吏,你上去,你真行。
    这个社会病了,病的不是他们,反而是我们自己。
    当一味索取,不知道太阳为何而燃烧,不知道自己的父母在无时无刻付出的时候,当把最亲的人,当着理所当然的时候,当我们可以对父母指手画脚的时候,我们就病了。
    我们的思想出了问题,随着第一代人离我们而去,现在的人,都已经不在意那代人付出的努力。
    那代人说过,华夏民族什么时候论道西方人指手画脚?
    华夏民族是给世界制定规矩的,不是去遵守他们的规则的。
    我大炮打多远,我的海岸线就有多远。
    不要把太阳当着最后的余辉。
    不要把父母给予当作理所当然。
    燃烧自己照亮社会的同时,也照亮我们的思想。
    我们可以说,可以发表不满,这叫治病。
    我们要真心的拥护,去爱,去歌颂,这叫添柴。
    太阳没有罪,虽然有时候他会有个小情绪。
    当老祖宗把圆分阴阳的时候,就注定了黑夜和白天。
    注定了每一件事情不可能完美无瑕。
    朱雄英看着天空中的太阳,喃喃自语:“一切都不晚,自己还年轻。
    不懂自己可以去学,第一代人走了,现在的他们终将离去,明天的我们就要坚定思想,未来的华夏,是规矩的创造者,制定者。
    我们不允许,太阳会落山。”
    不管朱橚哭的有多惨,都没有勤政殿门前大臣们哭的惨。
    马皇后生病的消息不胫而走,也许是医学院大医们来皇宫是露了嘴,走了风。
    大臣们进不了坤宁宫,只能到勤政殿门前,没有传唤,勤政殿他们也进不去。
    也不知道谁抹了眼泪,一股悲伤气氛瞬间就弥漫开来,有的捶地,有的顿胸。
    要说是做做样子,朱元璋觉得绝对不像,总是感觉,他们像是死了亲娘一样悲伤。
    又好像,他们感觉天塌了一样的害怕。
    朱元璋猜不透,也懒得去猜。
    大声道:“都哭丧呢?要哭回家哭去。
    咱家妹子偶感风寒,只是发烧,需要休息。
    你们谁在哭,扰了咱家妹子,别怪咱不留情面。”
    众人抬头,看看朱元璋并还是老样子,并没有悲伤情绪,这才放心。
    不过,听里面的人说,坤宁宫鬼哭狼嚎的?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朱橚揉揉熊猫眼:“mmp,老子今天没看黄历。”
    刚刚入夏,长江水宽,一冒烟大船逆流而上,一会左前,一会右前,一路往西。
    船上正是朱雄英一行。
    还有返回武昌府封地的朱桢,和返回桂林的朱守歉。
    武昌又名汉水,汉城,现今武汉。
    三个人,两大一小立于船头,朱雄英看着碧泊徜徉的长江,大声呼道:“东饮长江水,西折昆仑枝……”
    一句没有喊完,常森的大嗓门就吼上了。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熊大四兄弟敲锣打鼓,唢呐长号一阵捣鼓,那真是唱的荡气回肠。
    朱桢和朱守歉都听傻了。
    朱桢翘着大拇指道:“常家老三真是好嗓子,词好,曲更好。”
    朱守歉哪见过这个?上去就拉着常森要学。
    说说这两个人,胡氏受宠,生朱桢,朱元璋的第六子楚王,。
    朱桢的媳妇王氏,她爹是大都督府都督王弼。
    朱守歉朱文正的儿子,朱文正都懂,守洪都的就是他,蓝玉只是在朱文正手下的兵头。
    种种原因,朱文正投敌,被朱元璋所杀!
    后来洪都保卫战只提蓝玉,不讲朱文正。
    朱文正死的时候,朱守歉才3岁,小名朱铁柱,
    不过朱元璋对这个朱铁柱非常够意思,和其他皇子一样去凤阳练兵,跟着太子朱标去文华殿读书,和亲儿子一样的。
    封晋江王。
    朱铁柱封王也是和朱棡,朱樉他们一样的待遇,只是两字王,当然,想和朱标一样,那还是算了。
    朱铁柱开始不愿意去桂林,说太远不想去,意思就是我何罪,斥万里?
    朱元璋差点没气死,老子给你修王府的时候你不说,给你配宿官的时候你不说,钱花了人配了,军队也调了,田也屯了,然后让你戎边,你给老子说不去了?
    还何罪,要发配你!
    朱元璋逮住20岁的铁柱一顿骂,你看看朱棡,朱棣15岁在干嘛?拎着脑袋在和鞑子拼命,在看看你?挑肥拣瘦,鸡蛋里面挑骨头。
    马皇后就劝朱铁柱,朱铁柱就又哭又闹,最后马皇后没法,答应给朱铁柱配了一套太子仪仗。
    这可是大明开天辟地头一回。
    朱铁柱就飘了,根本就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到桂林更是扬言,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会闹的孩子有娘疼。
    朱元璋默默的拿出小本子。
    朱守歉在广西干嘛呢?
    没事打耿良,有事搞别人媳妇。
    都指挥使耿良面对龙脉压制,挨了朱守谦几顿揍,一本奏疏把朱守谦给告了,朱元璋把朱守歉给办到京城,又一顿臭骂。
    不过耿良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两个人因为办正事的时候起了争执。
    对于两个人来说,什么是正事呢?
    就是找女人,打架也是因为一名歌姬争风吃醋。
    都指挥使耿良,面对朱守歉的龙族血脉压制,毫无还手之力,况且,朱守歉也是懂军事的,能力根本不在耿良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