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出招
作者:午夜小叽   娱乐:你拍个戏,演员全是混混?最新章节     
    当《地下情》的首映票房成绩被公布后,其反响迅速在观众群众中蔓延开来,同时也引起了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
    新闻媒体上,讨论的声音此起彼伏,其中不乏对电影内容、演员表演以及导演执导风格的各种评价。
    许多报道直接将其标榜为一部烂片,并对义凌的制作选择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一些媒体在报道中指出,《地下情》虽然拥有引人注目的演员阵容和备受瞩目的导演,但最终成品却远远未能满足观众的期待。
    文章中提到,电影在剧情逻辑、角色深度、以及情感表达等多个方面存在明显缺陷,使得整部电影显得支离破碎,难以引起观众的共鸣。
    更有媒体对义凌的选片标准和市场策略提出了质疑。
    文章中称,《地下情》的失败不仅仅是导演和演员的责任,更在于义凌作为出品方,在项目筛选和制作指导上的失误。
    批评者认为,义凌作为业内知名的影视公司,本应在选片和制作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和专业的作用,避免这种明显缺乏吸引力的项目上映,导致资源浪费和品牌声誉受损。
    一些评论甚至更加尖锐,指出《地下情》的失败案例暴露出义凌在追求商业利益时忽视了观众需求的问题。
    诸如此类的评价比比皆是,风评普遍以差评为主。
    在观众群体中,有的人表示失望,他们期待中的影片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些看过电影的义凌院线电影评论在网络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谈及了电影在情节、角色塑造或者情感表达上的不足之处。
    “看过这部剧后,我想说这部剧的文本味太重了。人物原地踏步不说,时间悬而未决,缺乏深意,更要命的是人际关系也太过于疏离了吧?我真的很想问一句,这拍的是什么啊?”
    “看完电影,我就想问,凶手到底是谁啊?”
    “我承认我是被名字骗进来的。”
    “你不对劲,不过有一说一,我进来是看周春发的,结果呢?呵呵。”
    “对对对,梁超伟的表现倒是可以,但连里面的女性角色怎么回事?一点个性都没有。我也不知道义凌怎么想的,非要把周春发加里面,不突兀吗?不别扭吗?”
    “最后周春发饰演的警察说,我其实是有私心的。我和你们做朋友就是看你们如何浪费自己的生命和感情。我想说的是,我也是在浪费着,浪费时间来看这部电影。”
    “看完之后,整个人完全没力气。真的,这是我看过最糟心的电影,没有之一。”
    “人人爱好不同,也不用这样泼脏水吧?这部片子我个人认为是可以多看几遍的。明明片子里的每个人物都刻画的非常有特点的啊?台词也爱憎分明,有些台词多咀嚼几遍还是很有味道的。”
    “有些人就是喜欢跟着媒体跟风瞎吹,里面到处都是细节好吧?”
    “一开始是被这个名字给诱惑的,于是怀着有所期待的心情去看了这部电影,然而我发现我错了。”
    “爱情是禁不起考验的。正如阮贝尔在影片最后对蓝探长说的那句话,‘爱情就像在对方的身体里不断滴漒水,要能够忍受。’”
    “只有我看到了一些耐人寻味的东西吗?你看,阮贝尔租了一个靠近机场的破旧房间,而他的梦想就是成为国际模特,去巴黎,去纽约。米店则代表物质,张树海带着阮贝尔在米店鼓掌,那些大米则象征着欲望。”
    “鼓掌?有镜头吗?有的话我就买票了。”
    虽说也有观众对电影中的艺术成分表示认可。
    比如对某个角色的深刻描绘或者某些场景的美学表现给予了肯定,但这样的声音似乎在整体的讨论中显得较为微弱。
    易晚舟坐在宽敞的办公室里,面前摊开的是一份份新闻报道和义凌院线观影评论。
    随着他一页页翻阅,脸上的表情从平静转为沉思。
    他的眼神透露出一丝锐利,因为这些内容几乎都是对《地下情》以及义凌的负面评价和尖锐批评。
    在这些报道和评论中,负面评价和尖锐批评铺天盖地,几乎没有给《地下情》以及义凌任何留情的余地。
    文章中不仅直接将《地下情》定义为年度最大的烂片之一,还对影片的每一个方面进行了无情的拆解和批判。
    一篇文章中写道:“《地下情》不仅仅是一次艺术上的失败,更是义凌对观众期待的一次巨大背叛。”
    “影片中充满了逻辑漏洞,情节松散,人物塑造浅薄,让人难以产生任何共鸣。”
    另一篇评论则更加尖锐,称:“《地下情》的上映,不仅没有为观众带来期待中的视觉盛宴,反而成为了影视市场上的一块污点。”
    “义凌此次的失误,无疑是给自己的品牌形象蒙尘。”
    不仅是新闻媒体,连一些知名的影评人也加入了对《地下情》的批判中。
    他们在报纸或专栏上发表观点,认为《地下情》的失败不仅仅是单一电影的问题,而是反映了义凌在电影制作上的整体失策。
    易晚舟打开电视,不出他预料,《影视今天说》也在谈论关于《地下情》的失败。
    节目中的主持人和嘉宾正热烈讨论着。
    其中一位资深影评人语气严厉地指出:“《地下情》的失败,可以说是义凌近年来最大的一次挫败,更是香江影视行业的悲哀!”
    “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一部电影的问题,而是对义凌电影制作策略的一次质疑!”
    “我想问义凌的董事长,以及易大导演,你们义凌在追求高票房的过程中,是不是把电影本质上的艺术追求和创新精神给忽略了?”
    “如果真是这样,我只能说一声,义凌好死!”
    另一位嘉宾则从市场角度分析:“在当前电影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背景下,观众的口味越来越挑剔,单纯依靠明星效应和大制作已经难以满足大众的需求。”
    “一个当红但在剧中扮演配角,一个重新复出,没什么大名气的小演员,《地下情》怎么可能出成绩?”
    “我觉得,易大导演怕是觉得香江的观众好糊弄,用烂片来割韭菜。”
    除此以外,节目中还播放了一些观众的采访片段,许多人表达了对《地下情》的失望之情。
    “我原本对这部电影抱有很高的期待,但看完之后感觉非常失望。”
    “剧情难以吸引人,人物关系处理得也很粗糙。”
    “尤其我对义凌,对易晚舟这个人,很难再喜欢起来了。”
    面对这些负面评价和尖锐批评,易晚舟心中清楚,这并非普通的市场反应。
    他深知,这场突如其来的舆论攻击并非偶然,而是一场有组织、有预谋的行动。
    换而言之,易晚舟确信,这背后一定有江九电影从业人员自由总会的影子。
    由于义凌拥有自己的院线,这给了他在电影放映市场上一定程度的自主权和优势,这是外部势力难以直接干涉的。
    所以,他们转而利用媒体舆论作为武器,通过对电影大肆抨击和带节奏的方式,来对易晚舟及义凌造成打击。
    这种方式既能污蔑《地下情》,又能间接影响到义凌的声誉和未来的市场表现,无疑是一种隐蔽而有效的攻击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