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挥师北伐
作者:山泽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最新章节     
    次日天明。
    还有半个时辰便是辰时。
    朱标身着老朱昨日送来的铠甲,腰间别着的是那把天子剑,手中则持着老朱早年征战用的长枪。
    风流最是少年时。
    此时朱标身材挺拔,一身戎装,宛若天神般静静伫立在东宫门口。
    “殿....殿下,清晨寒气最是侵骨。”
    “刘和公公说.....今日陛下不上朝,也不....”
    见露水在铠甲上凝成一层白霜。
    刘保儿结结巴巴,但最终还是将到嘴边的话给重新咽了下去。
    而朱标也跟全然没有听见一般。
    静静伫立,目光始终注视着坤宁宫的方向。
    “皇后娘娘驾到~”
    太监略显尖锐的嗓音穿透清晨的薄雾。
    雾气之中,马皇后、常氏快步朝这边走了过来。
    等走到在距离朱标只剩十几步的距离后。
    马皇后脚步一凝。
    似乎对面站着的,正是少年时的朱元璋。
    “重...重八.....”
    “娘!”
    几乎同一时间,朱标快步跑了过来。
    等朱标走近。
    马皇后竟发现,穿上老朱的铠甲,朱标简直和老朱年少时一模一样。
    稍微单薄些的身子,非但未有羸弱之感,反而是多了几分羽扇纶巾的少年英气。
    “标....标儿,这套甲....”
    “我爹的,儿子厚着脸皮要来的。”
    “好....好....好.....”
    默默出声的同时,马皇后上下打量着朱标的全身。
    “娘,我爹他.....”
    “你爹他今天不来了。”
    马皇后说完,瞥了眼不远处的地方,小声说道:
    “一直看着呢。”
    “嗯。”
    朱标重重点头的同时,拉起马皇后和常氏的手,低声说道:
    “娘,儿子该出发了。”
    “等再回来后,北境可安,天下太平!”
    “好。”
    “去吧,去吧!”
    马皇后一边点头,一边冲朱标摆手,示意他即刻动身。
    偏是先前一直不愿朱标亲征的马皇后,真到了此时却也没有太多的阻拦。
    反而是不远处的老朱。
    此时听着朱标的声音,心中却生生不愿朱标远行。
    “常妹.....”
    “兄长放心,臣妾....”
    常氏两行清泪落下,恍恍惚落在朱标心头。
    微微拂去那行清泪后,朱标似先前一般,很是宠溺的揉了揉常氏的脑袋。
    旋即。
    朱标看向不远处的浓雾,高声喊道:
    “爹!儿子出发了!”
    “您也保重!”
    语罢,朱标赫然转身,身后的红色披风跟着扬起,好似一抹红云绽放在皇城的红砖绿瓦间。
    而看着朱标离去的背影,马皇后轻轻扶着常氏的手,柔声说道:
    “丫头,标儿这孩子也是个拦不住的性子。”
    “娘早年送你们父皇出征,为他担惊受怕吃的苦,丫头你也是躲不过了。”
    “娘,儿媳不觉吃苦。”
    “兄长他...他有决断,儿媳听兄长的话。”
    “好孩子。”
    马皇后牵起常氏的手,以示安慰。
    也是此时。
    两人只觉身旁一阵疾风掠过。
    等回过神来,竟发现老朱快步朝朱标追了过去。
    “重八,你不是不去吗?”
    “妹子,标儿出征前还要点兵,咱不去,咱就远远的看看。”
    ........
    奉天门,宫墙上。
    一方军鼓傲立其上。
    而这方军鼓跟前,一身着铁面铠甲,暗红披风渲染周身的少年将领,此时正手持鼓锤重重敲击着这数年未曾苏醒的战鼓。
    “咚咚咚~”
    鼓声沉重,击碎皇城的寂静,肃杀之气自这方大鼓萦绕整片天地。
    “咚咚咚~”
    早就戎装待发的武将,听闻鼓声,快步朝奉天门跑去。
    “咚咚咚~”
    一声声鼓击落于众人心头,拨弄着人的情绪,翻涌的热血似要蓬勃而出。
    “诸将安在!”
    下方诸将肃穆伫立,振奋回道:
    “臣,汤和参见殿下!”
    “臣,冯胜参见殿下!”
    “臣,李文忠参见殿下!”
    “臣,沐英参见殿下!”
    “臣,邓镇代父,参见殿下!”
    “臣,顾时.....”
    “臣,郭英.....”
    “臣,耿炳文.....”
    “臣,傅有德.....”
    “参见殿下!”
    一声声发自肺腑的慷慨吼声,回敬着这位大明储君的号召。
    阵阵铁甲摩挲发出的瑟瑟鸣叫,亦是彰显众将战而必胜的决心。
    而宫墙的另一边,老朱驻足原地,心中喃喃低语:“咱,朱重八,在!”
    “诸将可知,此战为何?”
    “杀元贼,平北境,开太平,定江山!”
    “不错!开太平,定江山。”
    朱标手持天子剑,如数家珍般扫视着下方每一名战将。
    “元朝虽(倾)覆,贼心不灭。”
    “数次平定,未能根除。”
    “此次,我大明兴国战,战四方。”
    “为的便是彻底安定北境,为的便是开万世太平,为的便是定万里河山。”
    “诸将可愿随孤一战?”
    阵阵喊声宛若龙吟,盘旋在皇城上空久久不散。
    而下方诸将如同虎狼猛兽般,嘶吼的同时,将心中战意尽数宣泄。
    “战!”
    “战!”
    “战!”
    “诸将听令!”
    “末将在!”
    “授徐达征虏大将军,统帅三军。”
    “授冯胜、邓愈,左副将军,统左军二十万。”
    “授汤和、李文忠,右副将军,统兵二十五万。”
    “授廖永忠、傅有德,先锋主将。”
    “授沐英、耿炳文,中军留守。”
    “授顾时、郭英,骑兵指挥。”
    “授毛骧、马虎,神机营主事。”
    “末将领命!”
    “末将领命!”
    “末将领命!”
    下方诸将的阵阵高呼,将原本清冷的晨曦,变得如同盛夏般火热。
    感受着胸膛激荡的热血。
    朱标嘴角渐渐扬起一抹弧度。
    此时之大明!
    正是军武最盛,国朝最安定之大明。
    内朝无佞臣,武将死战之。
    徐达、汤和,冯胜、邓愈,李文忠!
    五名国公齐齐在场。
    顾时、郭英,傅有德、耿炳文,善战之将尽数能征。
    蓝玉、沐英,徐允恭、冯诚,后起之秀亦是熠熠生辉。
    此时之大明,当时大明最盛之大明!
    “三军听令,随孤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