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教孩子的方法
作者:纸上的岁月年华   崛起的家族最新章节     
    这一次贩卖咸鱼的活,老憨家的车队的确挣了一些辛苦钱。
    车队往来的太过频繁了,人手也不是太够。老憨就让自己几个十五六岁的儿子也跟着去帮忙。
    大儿子亦庸有些为难的说道:“弟弟的年龄太小了,跑那么远的路太苦了,这样不好吧!”
    老憨却很坚决的说道:“他们必须得去,我的孩子必须得吃苦,不能娇生惯养,你小时候吃的苦还少吗?哪一个败家子儿不是娇生惯养惯出来的。”
    接着老憨就给亦庸讲了一个他见过的败家子儿:
    “先说一件不是特别让人难以忘记的奇怪事情吧。那一年也是十五六岁,对所有的事情都抱有很强的求知欲,油条到底是怎么炸出来的呢?
    于是我就找到了一个姓李的炸油条的人做徒弟,每天早晨很早起来,一起炸油条。
    老李炸的油条还是很好吃,很有名的,他的那个早餐摊子,每天也很忙。
    他有一子一女,儿子帅气,女儿俊俏,儿子早就结婚了,女儿也出嫁了,事情就发生在女儿出嫁后的几天。
    每天早上老李半夜起床和油条面,然后到路边儿出摊儿,天亮之后儿子和女儿过来帮忙卖油条。
    这一天,我和老李天不亮就炸了很多的油条,天光大亮时,很多老主顾已经在摊子上吃油条了。
    老李儿子这才慢悠悠的来到,第一件事情不是帮手干活,而是转了一圈,看了看周围,一脸怒气的对老李吼道:“怎么了?又没来吗!就这样不来了吗?”
    他说的是他的妹妹,他妹妹结婚之后就没有再回来帮忙。
    老李无奈的说道:“你妹妹已经结婚了,是人家的人了,人家不来了!”
    老李儿子吼道:“结婚就可以不来了吗,我也结婚好几年了,我不是照样得过来帮忙吗?”
    老李哭笑不得的说道:“不一样啊!你妹妹那是出嫁呀,出嫁之后就是人家的人了,你在要求她回来帮忙?这还能行吗?你不能比呀,你是儿子啊,这不是给你混的吗?”
    老李儿子没有被说服,反而更加的愤怒道:“儿子就该死吗?儿子就该多干活了?说不来就不来,什么玩意儿啊!”丝毫不顾及周围食客异样的目光,摔摔砸砸。
    老李无奈的说道:“你要是有意见,你也可以不来,事情很好办的,我少和点面不就行了吗,我老了呀,你以为我愿意半夜的就起来干那么多活吗?”
    看到他们父子吵架,还要吵的没完没了了,我突然感觉到很无聊,起身告辞,从此再也没去给老李帮过忙,也没有学会炸油条的手艺。
    后来他们父子到底怎么样了?我也听说了,他的儿子就成了有名的败家子儿。
    那天早上,他儿子那张帅气的脸上的愤怒却一直在我的心里,是那么的奇怪,那么的不协调。
    从那之后我就知道,就算是穷人家也能娇惯出败家子儿,所以我从来不娇惯你们任何一个孩子。
    就算是现在也一样,让你当家作主了,你也必须让他们吃苦才行,我帮你开好这个头,你以后也好做一些……”
    亦庸听了父亲讲了这么多话,这才明白为什么父亲一直让,所有的兄弟姐妹都吃苦学手艺。
    父亲直到现在也是这样,这一次明显是在帮自己……
    老憨真的狠心把几个孩子,打发去了车队,等到他们回来的时候,一个个又黑又瘦了。
    当娘的心疼的不得了,偷偷的埋怨道:“心还是真的狠呀!穷人家的孩子也不至于这样吧!何况咱家这条件,这又是何苦呢?孩子,快脱了鞋,让娘看看,把脚磨坏了没有啊?”
    孩子却很自豪的说:“娘,没事儿的,我长大了,能给家里做点事情了,我的哥哥姐姐不是也照样吃这样的苦吗?我也不怕吃苦的……”
    要说老憨不心疼,那是假的,老憨看着孩子们懂事的样子,心中倍感欣慰。他知道,让孩子们吃苦是为了他们将来能够更好地生活。
    车队再次出发,孩子们渐渐适应了艰苦的工作。他们在路上经历了许多困难,但都坚持了下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他们学会了许多技能,也变得更加坚强和自信。
    老憨这种教孩子的办法,有些让人看不过去了。
    但是老憨儿孙这一辈儿,却一个败家子儿都没有出,这让周围的人都很奇怪。
    有的关系好的员外向老憨请教这个问题,老憨无保留的告诉了他们。
    败家子儿最大的特点是不知道该怎么赚钱。
    只是和父母和家里要钱,然后慢慢的就觉得家里给的钱少了,不够花了,心里不舒服了,甚至会和家里闹矛盾。
    换句话说就是只知道花钱的舒服。花的太少就不舒服,却从来没有体会过赚钱的辛苦。
    钱这个东西很奇怪,如果赚来的非常容易,那花起来一定会大手大脚的。
    所以那句老俗话说,善财难舍就是这个道理了。
    自从我让孩子跟着商队跑出去了几天,回来之后他花钱像吝啬鬼一样。”
    说完这话,周围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但是大多数人笑完了也就那样,并不愿意让自家的孩子吃这样的苦头。
    其实老憨挺喜欢别人家出败家子儿的,能让他从中占到不少便宜,富户家出个败家子儿,都能够有所收获。
    有一个富户都快70了,还觉得自己龙精虎猛,有好几个小媳妇了还不够,又受用了一个通房丫头,结果没下了床,一命呜呼了。
    自己的儿子亦杰就急忙跑去吊丧了,一进门就哭喊道:“老爷啊,你怎么就走了呢?侄子来晚了,没能看上你一眼呀!你咋就不长寿呢!”
    他家边上的大公子,赶紧过来劝:“兄弟,哭两声就得了,我这个老头子也真是的,没法说呀!说出来都害怕丢人!”
    亦杰赶紧止住了哭,小声说:“哥呀!你也读过书的,子不言父之过,再说了,88还能结个瓜呢,老爷子这事不丢人,你千万别说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