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土匪头子张二麻子
作者:纸上的岁月年华   崛起的家族最新章节     
    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张麻子正在指挥着弟兄们围攻一个城寨。
    这个城寨已经围困了一些日子了,或许再围困一些日子,他们就弹尽粮绝了,不攻自破也有可能。
    但是上面要求强攻,张麻子也没有办法,只能下达攻击的命令,看着自己的弟兄们一批批的冲上去,一个个的倒下了。
    上面的那些混蛋,根本不在乎自己弟兄们的死活,这摆明了是在消耗自己的人手。
    这时候他想起了老憨的那句话:“招安不是好的选择,那是朝廷以匪灭匪的阳谋”!
    可是现在也没有什么办法,如果不把山寨攻下来,前面死了的那些弟兄们就白死了,攻不下山寨是任何战功都不可能得到的。
    张麻子咬了咬牙,给手下的弟兄们鼓劲儿说道:“他们的滚木雷石消耗的差不多了,寨墙有一处破损的地方,白狼子,你带几名好手攻击那里,人手不要多,免得引起对方的注意,其余的兄弟全部压上去……”
    战鼓又一次擂响了,弟兄们拼命的向那山寨跑去,投石射弩,箭矢和标枪齐飞,有人还拼死把梯子架在寨墙上,更有人挥舞着刀拼命爬上梯子往上冲……
    寨子里的人终于乱了起来,那个叫白狼子兄弟带着几个好手,将挠钩甩上了寨墙,几个身手利索的人,便动作麻利的顺着绳子爬上了寨墙,砍翻了寨墙上的几个人,冲下去把寨门打开了。
    弟兄们欢呼着冲进了寨门里,城寨里抢到的钱归他们,砍下的人头也可以算作战功,也可以换成真金白银的,这早就是不成文的规定了。
    杀红了眼的弟兄们,用不着别人鼓劲儿了,一个个如同疯魔了一般,冲进了城寨里……
    城寨终于被攻下来了,张麻子看着自己弟兄的尸体欲哭无泪,再也没机会把他们带回家了……
    陈六子带着人,重新回到了鼓鼓岭,很轻松的就把山寨修了起来。
    然后新的知县就派人来围剿他们,他们轻车熟路的或者隐退山林,或者散入民间……
    几次之后知县便派人和他们联系了,陈六子就骑上高头大马,马脖子上挂上响铃,带着人各处游荡。
    很快所有的人就知道了,有个叫张二麻子的土匪头子来了!
    有人说是张麻子的儿子,有人说是张麻子的徒弟,有人说和张麻子没有关系,只是借了张麻子的名头……
    没有人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也没有人知道这个张二麻子,根本就不姓张,其实就是陈六子。
    县衙门的团练费征收上去了,县衙门需要组织人手巡逻保证大家的安全,这都是惯例了!
    张二麻子的保护费也收上去了,人们已经习惯了花钱买平安了!
    慢慢的人们发现,张二麻子的保护费不白收,真的能干事情,张二麻子比原来的张麻子更加喜欢和周围的老百姓搞好关系。
    有些小混混捣乱欺负人,去找张二麻子,居然能够把事情给解决了。
    张二麻子没有打断他们的腿,反而将小混混剥光了,绑在树上示众三天。
    这手段有些上不了台面,但是却非常有效,没有人能受得了这样的侮辱,那些小混混一下子老实多了。
    好日子似乎又回来了!
    至于拿着火铳抢劫的那些人,张二麻子自然不会放过他们,敢在他的势力范围抢东西,这绝对是不允许的。
    抓到他们,直接打断他们的胳膊,连那火铳一起扔到了县衙门大门口。
    这样一来,那些人更加的倒霉了,不但受了伤,还要被衙门里的那些人收拾。
    衙门里的那些人不但要功劳,还要真金白银的钱,有时候还会要命!
    很快的,再也没有人敢拿着火铳去抢劫了。
    老憨静静的看着这一切,没有人知道张二麻子的来历,因为他也贴上了大胡子,画上了一脸的麻子。
    陈六子跟着老憨做了一段时间的事情,主要是保护着车队,去远处做一些贩卖粮食的生意,然后换回一些别的物资,近处的人根本不熟悉他。
    而且那时候的陈六子,是个一脸干净的小伙子,既没有麻子,也没有胡子,和人说话的时候,一脸和善的笑!
    没有人把他和土匪头子联系到一起,那个土匪头子是个一脸麻子的大胡子,凶神恶煞的骑着高头大马,比原来的那个张麻子还要可怕。
    张二麻子闹腾了一番之后,恶名在外了,当周围安静下来的时候,张二麻子反而收敛很多了,既不过分的扰民,更没有趁机抢劫大户,甚至绑票勒索之类的事情也很少干。
    老憨点了点头,默默的说道:“看来他还是有数的,分寸把握的很好……”
    老憨和新的知县相处的一般,徐二包子也老了,回家养老去了,让老憨觉得有一些失落。
    两个人早已是无话不谈的朋友,徐二包子也遗憾地说道:“我老了,新的知县大人不愿用我了,我只能回家养老了。”
    徐二包子的老家离得很远,以后再想这么聊天儿,就不那么容易了。
    望着徐二包子的马车慢慢走远,老憨自言自语道:“我也老了吧!50多岁的人了,孩子都这么大了,时间过得真快呀!我还能给孩子们干点什么呢?”
    新的知县大人并没有给老憨免太多的田赋,幸好地里的桑树也长了两年了,应该可以喂一些蚕了。
    山坡上的那些柞树年岁更长一些了,养一些柞蚕更好一些的。
    山东的丝绸一直很有名的,老憨这里种桑养蚕的并不是太多,无法形成规模,最好的选择,是把蚕茧加工成生丝,然后再卖出去。
    这些都是随风告诉老憨的,随风他家里祖辈都是做丝绸生意的,随风对于丝绸生意了如指掌。
    黄苏氏虽然也懂一些丝绸,会教给大家养蚕缫丝之类的,但是对于丝绸生意了解的却不是很多。
    有他们两个,老憨种桑养蚕还是不犯愁的,丝绸在山东发展了上千年,底蕴还是很丰厚的,并不太愁人手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