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五日之期
作者:夏晴天   一介庶女,翻身为后最新章节     
    司徒渊何止是今夜承受太多呢?
    惠妃走后,他就接过惠妃身上的担子,承受着许多许多!
    “若我是苏清晚,我也不会原谅我自己!”
    自己都无法原谅自己,又怎敢妄想苏清晚原谅他呢?
    司徒渊把盖在胸口的被子往上扯,该盖了自己的脸,“帮本王熄灯,本王要睡了。”
    只有在黑暗中,司徒渊才能肆意放纵自己的情绪。
    …
    孟舒找到了,在宫门口找到的。
    “姑姑…”
    找到孟舒时,孟舒还不肯跟随前来寻找她的人离开。嘴里一直呢喃着“姑姑”。
    “可是见到了和姑姑相似的人?”
    青黛的长嫂李氏一边帮孟舒擦洗不知怎弄脏了的脸一边询问道。
    那天,孟舒坐在家门口,瞧见了一个和青黛之前来看她时穿着相似衣裳的女子。孟舒就追了上去,谁知,越走越远,女子追不上,倒是把自己给弄丢了。
    孟舒一个人在皇城晃荡,最终走着走着,便来到了皇宫门口。
    “李嫂嫂日后可要看好孟舒了,今日是幸运没碰上皇后的人,若是他日再出走,碰上皇后,皇后把你们如今所在的院子告诉赵家人,你们这日子恐怕就不得安宁了。”
    孟家为何愿意跟随苏泽的人离开赵家回到皇城,这里面的事,苏清沐不知,但以孟家对赵家的恐惧,想必他们在赵崇明那过得也不好。
    “还请王妃放心,贱妇定会看好舒儿,定不会让她再走丢的!”
    他们孟家就孟舒一个孩子,原本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孟舒身上,谁知,天道不公,毁了他们孟家所有的希望。
    尽管如此,孟家哥哥青松说了,不管孟舒变成什么样,孟舒始终是他们的女儿。
    不管孟舒是傻还是疯,他们孟家都会善待孟舒。
    李氏也是个心地善良没主见的女子,孟青松说是什么就是什么,不曾有过一句怨言。
    “李嫂嫂,这是这个月的银两,马上年关了,你若孟大哥给你们一家三口置办些新衣裳,过年嘛,穿新衣裳应应景。”
    苏清沐从腰间取下一个荷包,塞到李氏手中。
    李氏慌忙塞回苏清沐手中,惶恐万分,跪在地上说道:“王妃和苏丞相的恩情,我们孟家铭记在心,他日若能用得上我们孟家,我们孟家必定万死不辞。王妃给的已经太多了,日后就不必再给了!”
    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短,这个道理,李氏清楚。
    李氏曾经也是赵家的婢女,跟在赵三小姐身边。赵三小姐乃是皇后和赵崇明之妹。
    赵三小姐对李氏也好,教李氏识字写字,为人处事。可惜,这样好的人,命不长。
    在赵三小姐身故后,李氏便嫁给了孟青松,在家相夫教子。可惜,天道不公,可怜她那小儿子是早夭之象,早早去转世投胎了。
    “并非本王妃给你们的,是姑姑。她在深宫出行不便,便托本王妃过来送这些东西的,嫂嫂还是快些起来,把这银两收好,他日姑姑来了,你向姑姑道谢。”
    苏清沐把银两放下便走了。
    马车上,银杏不解地问道:“王妃为何对孟家这么好?”
    孟舒不见了,苏丞相派人去找,这苏清沐更是每个月都来送银两。
    这非亲非故的,对孟家如此好,说无所图,银杏反正是不信的!
    “是啊,本王妃为何要对孟家这么好呢?本王妃也不知道!”
    这是苏泽的意思,让她和孟家处理好关系,莫要端王妃的架子。
    孟家这日后还能飞黄腾达不可?苏清沐也纳闷。
    不过,她对孟家好,对青黛好,对自己的前途还是有好处的。
    有青黛在,她就相当于在皇后宫中埋下一个内线,中宫有什么,苏清沐也能知晓。
    或许关键时刻还保命,苏清沐心想。
    …
    秋冬把司徒渊遇刺的消息告诉苏清晚后,看苏清晚兴致缺缺,根本不想知晓司徒渊的情况,有些沮丧地离开了。
    就在秋冬离开之际,苏清晚便掀开被子,起床穿鞋,快步走到门口处。手触碰到门,犹豫了会儿,最终还是放弃了,折返回床上。
    司徒渊那边多得是人照顾,她去那作甚?苏清晚心想。
    皓月阁的人是很多,刘全和鸢尾甚至整宿整宿不睡觉地守着司徒渊。
    可这些人都不是苏清晚,怎么会一样呢?
    …
    皇后穿着待里衣在中宫中对镜梳妆,她问身边的青黛,“这离冬至有几日了?”
    锁在深宫中,不知日子是几何?
    “回娘娘,已经六日了。”
    青黛放下手中的胭脂,恭敬地回道。
    六日,已经六日了,可还是没有听到皇帝驾崩的消息。那逍遥黄泉散兄长明明说断药五日便一命呜呼的,这是错了吗?还是,根本就是唬人的?
    “皇上那边可有什么消息?”
    会不会是有人故意隐瞒?不然怎会没事呢?
    “皇上那没有什么特别消息,不过渊王府倒是有一事。听闻,今日皇上上早朝,渊王府的人来报,说昨晚渊王遇刺,身负重伤,不能上早朝。”
    青黛把司徒渊遇刺的消息告诉了皇后,难得听到一个对皇后来说是好消息的消息。
    “噢,竟有这样的事?”
    身负重伤,怎么就没把司徒渊弄死呢?真是没用的东西!皇后心想!
    但转念一想,司徒渊不死也伤,这样得有一段时间不能治理朝政,正好借此机会找人在朝堂之上弹劾他一番,彻底把他推出朝堂之外。
    这样,对司徒景登上皇位之路就少了一个劲敌。至于剩下那几个不成器的,收拾起来更是得心应手了。
    “青黛,你去找刑部尚书张望,让他多留意近来城中可有和渊王府有牵连的案子。”
    不管什么案件,也不管案件大小,只要是渊王府的人犯事就势必扯上司徒渊,制造舆论,必须把司徒渊拉下来!
    皇后就打着这样的算盘。
    “是,老奴这就出宫。”
    主子吩咐的事,不管是何事,当奴才的只有听命行事的份,不可过问。青黛就做得很好。
    不管皇后要青黛做什么,青黛都会去做。
    青黛这前半辈子,只瞒了两件事,一个是和孟舒有关的事,一个是赵崇明有关的事。
    尽管如此,青黛也不曾后悔过自己瞒下的这两件事。因为她的隐瞒,让孟舒能来到这个世上,也正因为她的隐瞒,孟舒才能活到现在。
    孟舒的身份若让皇后,让赵家的人知晓了,孟舒大概就活不了。
    也正因为如此,孟舒遇上了这样的事,青黛无处可申辩。
    就算这样,孟舒能活着,如同三岁孩童这般活着,也算是一件幸事吧!
    青黛刚走,皇帝就来了。
    皇帝安然无恙地站在皇后的面前。
    “皇后,让你失望了,五日之期已过,朕还好好的活着。皇后你现在是不是很好奇朕为何不死呢?”
    皇帝不咸不淡地和皇后谈论生死,身为帝王,身处权力的高位,他似乎一点儿都不恐惧死亡。
    “皇帝这是来臣妾这炫耀吗?炫耀您没死成吗?这的确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令皇上高兴的事情。可惜,臣妾不高兴!”
    皇帝没死,对皇后来说确实是一件不值得高兴的事,甚至说是令她头痛的事。这样她又多了一个对手。
    一个脱离了她掌控的敌人,她怎么能高兴得起来。
    “你高不高兴朕不在乎,但朕不高兴!”
    皇帝活下来,不依赖皇后的药活下来,皇帝确实该高兴。可他的命依旧无法掌控在自己手中。
    所以,有什么值得高兴呢?不过就是把自己的命从皇后手中转到另一个人手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