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警车二
作者:秋枫   重生之八十年代我做镇长最新章节     
    一行人来到远达集团公司的研究所,远达集团公司总部大楼主体工程已经完成,现在进入内装阶段,所以集团公司还是和研究所在一个院子内办公。
    一下车,王政委就急忙问:
    “车在哪里?我要看看!”
    集团公司总裁王存才、总经理钱伟峰、副总魏海峰等人出来迎接,刚在小会议室坐下,王政委就问:
    “可以先看车了吗?回头我们再喝茶谈其他事情?”
    孙宗远看向钱伟峰,钱伟峰说道:
    “我们一共生产了七辆面包车,有四辆面包车和六辆农用车正在外面全国跑测试,估计再有两个月该测试的都测试完毕了,一些存在的问题都随时反馈过来我们研究后及时整改,家里现在有三辆都是根据测试整改过的车,不过有两辆正在工作台上,只有一辆刚刚整改好,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魏海峰带队,几个人一起匆匆赶向车间。
    机械研究所现在就是一个大工厂,建成了十个大的厂房,里面不时有人进出,从大门口还可以看到他们在里面正在生产什么设备。
    走了十分钟,大家来到了一个比较大的厂房里,里面好几个工作台,边角放置着一些机械、设备等物料。
    工作台上停放着两台拆成大半个零件的面包车,工作台下放置着一台完整的面包车。
    这台面包车外观是根据孙宗远的意见设计的,前世的天津大发面包是齐头的,不美观、也不符合空气动力学的要求,这次孙宗远借用前世畅销的五菱之光的样式,前脸象轿车一样是个斜面,不仅好看还减少风阻节省燃油。
    正在现场工作的刘明增,按照王存才的要求把车门打开,众人凑到跟前向里面探望,看见里面虽然还有点脏乱,但是基本安装完毕。
    孙宗远问刘明增:
    “明增,能不能动下让领导们体验体验?”
    “稍等,我加点油就可以启动!”
    刘明增安排一个年轻工人出去一会拿回来一桶汽油,加入进去之后,刘明增上车打开火,把车慢慢的开出去。
    大家也跟着来到了厂房外,厂房外有一个二十多亩地的测试场地,高低不平、回旋曲折,一看道路就知道测试场地经常使用。
    刘明增开着车,先慢速跑了一圈,然后略微加快了速度又跑了一圈,最后一圈在平直的路段疾速跑了一圈,然后停在大家面前。
    他打开车门下来准备向大家介绍的时候,王政委就直接坐上车,关上门就要开,刘明增忙不迭的赶忙跑到副驾驶座上,指导着王政委开车测试。
    王政委开车时而慢速、时而疾驰、时而急刹车,连续跑了五圈之后,才下车说道:
    “这车不错,如果都这样好,现在我们就签订合同!”
    “王政委,这车后面蒙皮没装、座椅还没有安、外漆也还没喷涂!”
    刘明增是车辆副总工程师,没有人比他更明白这辆车的特性了。
    “这些都不是事,我相信你们会给装上的,至于外漆喷涂,你们直接按照警车样式喷涂就可以了,省了改漆的费用。”
    赵云成说:
    “老王,你不好好检查检查,万一让宗远小子哄骗了呢?”
    “这样的车比我们花费十万元买面包都实用,一万五的车,他还能骗我多少呢?”
    王政委挺自信的说。
    “不过你们也得借鉴下警车的内部配置,把窗户格栅加装上,保留后排座椅,中间座椅去掉吧,以后方便放违法分子。”
    王政委想了想说。
    “好的,王政委,今晚我们加班给弄出来。”
    “明增,今晚做出来,明天我们开着去县公安局看看大家的反应吧!”
    孙宗远安排道。
    “好的,也不用费多大的事,就是喷漆需要点时间,不过烤漆一夜是没有问题的。”
    回到小会议室,大家坐下后,赵云成问道:
    “这车有名字吗?也不清楚现在一个月能够生产多少辆这种汽车?”
    “哦,魏总,你把这车的相关参数材料给赵县长和王政委发一份看看。”
    “赵书记,我们集团生产的汽车统一品牌称为捷达,这款车是第一个品种第一代,我们就叫做捷达微型旅行车,简称捷微88型面包车。”
    孙宗远知道捷达品牌是中国一汽与德国大众合资生产的汽车,不过1991年才投放市场,这个名字符合中国审美观点啊:胜利快捷达到目的地,寓意吉祥!
    现在就先用这个捷达吧,以后再生产捷达轿车、捷达suv、捷达商务旅行车、捷达电动车,做成一个大品牌,就不信远达集团先占用了,德国合资公司再给抢过去不成?
    “现在我们准备的材料还可以生产23辆,用半个月时间吧就能够制造出来,如果大批量生产,现在的生产工艺,一天也就是五十辆的规模。”
    魏海峰回答道。
    “正好我们几个负责机械板块的负责同志都在这里,我的建议是现在研究所和鲁省大学,抓紧研发生产工艺和生产线,如果和国内其他汽车生产厂一样的工艺水平,我们的产能和质量控制就差太远了,我给大家定个计划,今年生产1万辆,明年3万辆,后年至少5万辆量。大家研究下,争取尽快落实工艺和生产线的问题,把眼光放在全球,如果国内生产线或者关键设备不过关,可以全球采购,提升我们制造水平。”
    “好的,我们抓紧落实,回头给您半个落实方案。”王存才回答道。
    孙宗远向魏海峰招招手,两个人去了门外。
    看看周围没有别人,孙宗远悄悄的问魏海峰:
    “老魏,配套厂子没问题吧?”
    “车桥没有问题,是军工转产给我们生产的。车架虽然是省里机械厂生产的,但是他们生产能力以后怕是跟不上我们的生产速度,他们的压机才2000吨,我们设计要求至少是3000吨,4600元一套价格有点贵了,我们核算过3500元一套是正常价格。”
    “还有地区机械厂生产的钣金等,都是手工裁剪、手工焊接,规格和焊接质量不能保证,价格也有点小贵。”
    “按照现在价格,一辆车的成本是多少?”
    “现在初步核算成本是元,如果我们做大产量、压缩成本之后,也就2万左右的成本。”
    孙宗远想:我对外喊的3万元,看来也是可以的,出厂价定个元,统一销售价3万元,利润还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