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忽悠”!“接着忽悠”!
作者:时间掺和   重返1980:从换老婆开始最新章节     
    农村的宅基地,基本上都是由大队或者村委给批的。
    如今生产大队还没有转变为村,所以,宅基地的批复就必须要通过生产大队。
    准确来说,是通过生产大队全体干部大会。
    不过,按照习惯,宅基地的决定权其实就在大队长手中,开全体干部大会商讨,那只不过是走个形式而已。
    反正,此前,三水生产大队各家各户的宅基地,都是有他这个大队长的批复就行了。
    所以,只要郑国锋这边松口了,一般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更何况,贺卫国要的那块宅基地,虽然面积比较大,但是那块地是出了名的种不了庄稼,而且位置也比较偏僻,地势也较高,其他人即使知道了,也不会有什么意见。
    .........
    送走了郑国锋后,贺卫国便回到了屋子里。
    他拿来纸笔,就开始写方便面营销策划书。
    经过一天的修改与补充,一份堪称“完美”的策划书就完成了。
    当然,说是“策划书”,但其实就是一份“忽悠”的营销方案书。
    这份东西,做的非常漂亮,方案一看就非常吸引人,以食品厂目前的情况,齐正明肯定会抓住这一根“救命稻草”的。
    果然,在这份策划书由郑国锋转到齐正明手中后,不过三天,齐正明就拿着那一份东西开始登门拜访他。
    这一次,齐正明的态度要比他想象的更低。
    这不,他一进门,就口称“卫国侄儿”,还拿着大量的礼物,紧紧握住贺卫国的双手,一个劲的感谢贺卫国去年为食品厂立下的“汗马功劳”。
    总之,他嘴上把贺卫国夸上了天。
    如果换做别人,肯定会飘飘然了。
    但现在站在他面前的却是贺卫国。
    他可不会被这顿夸给冲昏了头脑。
    只见他顺着齐正明的意思,也一个劲的夸他领导有方。
    不就是演戏嘛!
    谁还不是奥斯卡演技!
    反正,两人你一来我一去,一番假意互夸后,这才说回了正题上。
    接下来的时间内,贺卫国一顿 专业名词加大量的前景展望介绍,又把方便面的利润说的天花乱坠,成功把齐正明给忽悠住了。
    最后,齐正明问出了那个关键的问题。
    “贺卫国同志,不知道这 方便面生产线需要多少钱?”
    “不贵!一点不贵,只需要四十万美元就行!”贺卫国笑了笑,说道。
    “嘶..........”
    齐正明一听这话,顿时暗自倒吸了一口凉气。
    四十万,还是美元!
    虽然他不知道这美元与人民币的兑换汇率,但他却知道,美元可不是说弄来就能弄来的。
    “贺卫国同志,这也太贵了点吧!而且还需要美元!实在是.....”齐正明满脸犹豫。
    可此时的贺卫国却面带笑意,似乎对他的话早有所料,他说道“齐厂长,这生产线贵是贵了点,但是它贵的值呀!你看啦!这方便面在咱们国内都是稀罕玩意,而且这东西贼贵,要是食品厂能够生产这东西,不仅仅在咱们县,就算是整个银城,甚至是湘省都是独一份,这利润你想想看,那得多少钱!”
    “我也是看在食品厂的面子上,想着为食品厂的未来尽自己的一份力,要不然,我早就考虑联系其他食品厂了。”
    贺卫国这话说的漂亮是漂亮,可是齐正明也不是傻子,他当然知道贺卫国这番话只能信前半段。
    但正如贺卫国所言,这方便面确实是稀罕玩意,而且这东西也确实挺贵的。
    这东西稀罕,又比较贵,利润自然也就比较高。
    以目前食品厂这情况,如果能够赌一把,赌赢了,那食品厂的未来将是一片光明。
    可要是赌输了,他也有办法。
    他可不是郑国锋,这风险,他自是不可能一个人去承担,他打算拉上厂里所有的人。
    除此之外,他还准备拿着这份策划书去说服那位新来的公社书记。
    只要这些人都点头,都帮着他承担,将来万一出了什么事,他这个当厂长的,顶多也就是背个处分。
    可要是赌赢了,他的前途将飞黄腾达。
    毕竟那位新来的公社书记比廖国安都更想“建功立业”,如此,他又怎么会放过这样的大好机会呢?
    肯定不会!
    这可是方便面,时下在国内也就只有少数几家国营大厂才能生产。
    要是他们三水食品厂有了这么一整条方便面生产线,那光是名声都能让三水食品厂的大门被无数供销社给挤破。
    想到这,齐正明一咬牙,直接说道:“行!四十万美元就四十万美元!就按照你的意思办!不过.....你得给我一段时间去准备钱,还有你得保证,这生产线必须能生产方便面,绝对不能是坏的。”
    “这个自然没问题!我可以当着你的面承诺,如果是坏的,这钱我一分不要。”
    “当然,你得也给我一个保证,那便是必须要在三个月完成这笔交易,否则,我就只能和其他食品厂联系了。”
    “三个月?成!三个月就三个月!”
    齐正明犹豫了片刻,最后答应了。
    ............
    五月下旬,天气已经非常炎热了。
    而县城的街道上,与去年相比,并没有多大变化。
    如果硬要说有变化,那或许就只是多了一些个体户商贩了。
    这其中,尤其是买冰棒冷饮的人最为显眼。
    这不,靠近船码头附近,一颗大树底下,正放着一辆二八大杠。
    而在二八大杠后座上,则是一个木头箱子,打开箱子,就见箱子里头放着一床棉被,棉被里边则包裹着许多冰棒。
    少年站在那,一边收钱,一边掀开棉被拿出冰棒递给周围那些拿着“毛票”的孩子们。
    而就在此时,不远处,李春梅和贺卫国站在那,正看着这一幕。
    贺卫国对李春梅小声问道:“鸣龙这孩子卖的冰棒是从你姑姑那制冰厂拿的吧?”
    “嗯......我也帮不上什么忙,他妈妈和他还得生活,厂里虽然赔了一笔钱,但并不多,所以我就......”
    李春梅说到这,不由得看向了贺卫国:“卫国,你可以帮他找个事做吗!他卖冰棒只能卖几个月,我想帮他找个长期一点的事情做。”
    “可以倒是可以!”贺卫国点了点头:“不过得等我去一趟羊城回来之后,我再帮他成吗?”
    “你又要去羊城?去干什么?”
    “去见一个人!让他帮忙办点事!”
    “办点事?”
    “对!办点事!一件涉及到四十万美元的交易的事情!”贺卫国半开玩笑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