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当真可恨
作者:闲墨   女扮男装娶妻当官两不误最新章节     
    腊月初二。
    杭舒章把孤城的公务都扔给了苏韵香,带着贾莲贾宏去汝州城述职。
    少年人精神好,俩人随着南轻悠出去一趟回来,不见疲态。
    听得再要出门,都兴奋得不行。
    杭舒章带上公文,一人一骑,轻装上阵。
    汝州刺史看着杭舒章上报的各类文书,心中暗叹,没想到这女娘还是有几分手段和关系的。
    顾梦寻来的时候,他不是不知道,但也没有为此多关照眼前这人。
    最多就是她上奏的奏本,原原本本的递去了永京。
    这一年来,收服孤城不算,赋税也能如数上缴。
    不错。
    汝州刺史勉励了杭舒章几句,叮嘱道:“虽则人口清查和赋税两项都办得不差,但在人文上实在是差了一些。
    念及孤城才收回不久,杭大人上任时日浅短,本官就不再苛责了,但杭大人当勤加督促学子们读书才是。”
    杭舒章恭敬的应下,“多谢大人宽宥,下官自当多加严督。”
    杭舒章退开一些,听着其他各县主官的禀报。
    大致都大差不差。
    其中有一个县,观纤县。
    所报的事情让杭舒章略感兴趣。
    “观纤县半月前出现一桩奇事,下辖一个村庄中的大片良田底下冒出褐水。
    那褐水腐蚀良田,遇火便燃,浇水不灭,已经烧毁了百余里庄稼。
    附近山林亦未能幸免,如今火势已然控住。
    但烧毁村庄十二村,死伤百姓四百余人,受难人数高达千余人。”
    汝州刺史大怒道:“这等大事,如何现在才上报?年关将近,这让本官如何上报?”
    观纤县县令冷汗涔涔,膝盖一软便跪到了地上,颤着声道:
    “刺史大人,非是下官不报,下官忙着组织人救火救人,一连救了十余日,来不及报啊。”
    汝州刺史看着观纤县令被烤焦的眉毛胡子,压下怒气,咬牙说道:
    “那地既是如此凶险,封了便是,让百姓迁往别地居住。”
    观纤县令道:“大人,这正是下官要报与大人之事,观纤县现如今地少人多,安置不过来,下官正想请刺史大人拿主意。”
    其余人一听,全部都垂下头颅。
    生怕刺史大人让自己接这个烂摊摊。
    杭舒章在心中思忖,遭难百姓如此之多,但并没有发生民变,这观纤县令倒是有几分本事。
    孤城现在缺人,千余人扔到孤城来完全没问题啊!
    但是不能让人知晓自己想要接下这些人。
    这么多人,每个人一口饭,不消三个月就能吃掉孤城的一座粮仓。
    得讨一点好处才是。
    看着沉默不语的汝州刺史。
    杭舒章上前一步,朗声道:“刺史大人,观纤县令救人救火得当,并未因此难而生出民变,可见观纤县令为官之能,下官有一想法。”
    汝州刺史看向杭舒章,沉声问道:“杭大人有何想法,不若说出来,诸位同僚参详参详。”
    杭舒章说:“下官心痛观纤的百姓遭此天灾,下官认为,观纤乃是汝州的观纤。
    大家荣辱一体,同是一家人,下官提议各县一起帮忙分担分担这份苦难。
    孤城愿捐银一千两往观纤,用以安民,以慰民心。”
    除开观纤县令满脸惊喜,余下的县令均是一脸的怒色。
    碍于汝州刺史的面,敢怒不敢言。
    观纤县令朝杭舒章行了一礼,大呼道:“杭大人大义,下官替观纤遭此劫难的百姓多谢杭大人高义。”
    汝州刺史道:“虽则杭大人此举难解根本,但亦是救急之策,本官允了,刺史府捐献一千五百两。”
    余下县令心中均是在骂娘。
    骂完杭舒章骂汝州刺史。
    你一来起那么高的头,我们上哪去贪那么多的银钱来捐献?
    还有刺史大人,您张张口,说一句允了便可以名利双收。
    肉疼的却是我们啊!
    杭舒章看着众人一脸猪肝色,心中好笑之余更多的却是心凉。
    这就是官大人。
    这就是百姓供养的父母官。
    当真是好得很。
    伸手拿的时候贪心不足,要吐出来的时候却心疼。
    有人道:“刺史大人,虽则下官认同杭大人的说法,也愿出这银钱。
    但大人也说了,此法难治根本,是以,下官认为。
    现下该商议的是如何妥善安置这批无家可归的百姓。”
    汝州刺史点头道:“窦大人说得在理。”
    芜县县令窦方。
    杭舒章不动声色,没有插话。
    礼县县令道:“刺史大人,礼县夏时遭了一场大水。
    今秋颗粒无收,府库均用于济民,如今亏空厉害,下官爱莫能助。
    下官想奏请刺史大人,免去来年赋税。”
    寍县县令道:“刺史大人,寍县与礼县仅一河之隔,遭遇与礼县大致相同。
    寍县如今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寍县有心无力,下官亦是恳请刺史大人免去寍县来年的赋税。”
    汝州刺史沉吟着没有说话,各人有各人的难处,这平衡之法看似容易。
    其实也很难。
    说到底,都是想讨要好处。
    芜县县令道:“刺史大人,下官认为,孤城地广人稀且与观纤相邻,杭大人或可为观纤百姓分忧解难。”
    哼。
    杭舒章心中冷哼一声。
    就知晓会这样。
    “刺史大人,窦大人所言有理,下官愿为刺史大人分忧。”
    余下四人听得杭舒章出面承下这件事,有些惊奇。
    观纤县令道:“下官多谢杭大人高义,杭大人大仁大爱之心颇有圣人遗风,令我辈羞愧。”
    杭舒章道:“大人先别谢我,下官还有话说。”
    汝州刺史问道:“杭大人还有何难处,说出来,本官竭力支持。”
    杭舒章说:“礼县、寍县二县遭水灾,收成锐减,本官深感痛心。
    但,礼、寍二县的百姓忍一忍还能熬过这冬天。
    观纤县的百姓现下却是生死存亡的关头,头无片瓦遮雨,身无厚衣御寒。
    能不能熬过这个寒冬都犹未可知,所以,观纤的百姓现下需要急救。
    下官愿为刺史大人解忧,但孤城归来,经营不过短短半载有余。
    实在是养不起这许多百姓,是以,下官想请其他各县的大人多多助力一二。”
    芜县、礼县、寍县三县县令心中均是在腹诽。
    我们不过是想要朝廷免去赋税,你孤城却是想要从我们身上吸血!
    当真可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