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年三十儿孙守岁 元朔日下属拜年
作者:独唱何须和   牧渊:我在大渊搞扶贫最新章节     
    子时初,酒宴散去。此间习俗是年三十大人不守岁,孩子们守岁。
    于是大人们带着襁褓中的婴儿各自回去休息,孩子们则聚在紫竹院守岁。
    “大哥哥,为什么要守岁呀?”第一次参加守岁的八公子柳恬问道。
    “‘守冬爷长命,守岁娘长命’,你想让爹娘长命百岁,今晚就不能睡觉。”柳翀笑着答道。
    “嗯,我一定不睡觉!”
    说是那么说,可柳翀怕弟妹们犯困,还是准备了许多好吃、好喝的,尤其是夏天时做好的水果罐头,一直没舍得开罐,就是留到今晚吃的。
    冰冰凉凉的水果罐头果然赶走了困意,孩子们愉快地说笑打闹着,承平七年就这样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过去了。
    直到傍天亮,几个小的终于熬不住了,一个个萎靡了起来,被各自的嬷嬷、丫鬟抱了回去。几个大的因为就住在园子里,便索性扎堆睡在一起了,男孩子都睡在了柳翀这里,女孩子则睡在了旁边婉月的锦澜园里。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承平八年正式来到,人人都长了一岁,小耙子十六岁了。
    正月初一,大长公主府门前好不热闹,望州的官员纷纷来给祁清瑜和柳明诚拜年,官职高的能够登堂入室坐上一坐、喝杯清茶、给大长公主殿下磕个头,官职低的递个名帖,在院子里磕个头也就算拜年了。
    中午,孩子们睡起来以后换上了新衣服,给祖母、父母们磕了头拜了年,从长辈们手里接过了压岁钱。
    下人们也给公子、小姐们磕了头,柳翀准备了几大筐铜钱撒了出去,人人都得了赏,个个都喜气洋洋的。
    韩炎是喊柳翀起床的时候就已经给少主磕了头的,柳翀也给了他一个提前包好的大红封,惹得韩炎难得的露出了笑模样。
    午后,梁睿、邹浩等一帮小哥们儿来找柳家兄弟玩耍,一帮人聚在柳忱的云归阁里喝酒行令玩闹,不亦乐乎。
    下午,商号的下属和合伙人也来给柳翀拜年了,当然大部分人也都没能见到柳翀就被韩炎挡了驾,只有连衡、于心芳、于茂、谭必、老秦、方实、张习、姜颂被依次带到了柳翀的书房。
    连衡和柳翀还是第一次正式见面,这位连东家长得颇为富态,言谈之间显得圆滑而老道。除了感谢柳翀对连述的重用以及对连家生意的照顾之外,他委婉的表示了希望能与平原商号进一步深入合作的意向。
    柳翀见连衡当然也不会是没有目的的,既然连衡主动提出来了,他也顺水推舟,递给了连衡一份钟表结构图。
    “此为何物?”连衡皱眉看了半天也没看明白。
    “此物名为钟表,是一种计时装置,因为结构精细,一般工匠做不出来,但连家做金银首饰本就擅长精细活儿,所以我才想着把这个交给连东家试试,万一做出来了,这便是一桩好生意!”柳翀微笑着看着连衡。
    “此物要做成多大?”
    “可大可小,大可一尺见方,小则一寸见方。连东家不妨试试从大的开始,先大后小,先易后难。”柳翀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既如此,老朽便回去招工匠们参详参详,再给大公子回话。”
    “好。”
    送走了连衡,于家父子和谭必进来了,谭必之前画的《三字经》和《千字文》柳翀基本满意,稍微提了几个小意见,谭必当场做了改动。
    于心芳则是来辞职的,儿媳生产在即,女儿也要出嫁了,于茂去年的分成也有上百贯,足以养家糊口了,他没什么心事了,便想着回家抱孙子享清福了。
    对于于心芳的辞职,柳翀完全理解,也当场决定了以后绘本馆和童书社合二为一统一管理,更名为平原书社,都交给于茂负责。柳翀也看出来了,于茂能力一般,不具备开疆拓土的才干,也没有那么大的志向,但看着个书社平稳经营还是可以做好的。
    于家父子自然是再三道谢,柳翀又拿出一套画稿递给谭必:“这是年后要上的《三百六十夜故事》,每日一个新故事,正好一年出完,这是头一个月的,你先拿回去画。”
    谭必接过画稿后,点头答应,便再也无话,三人坐了一会儿便回去了。
    方实谨记父亲的话,在柳翀面前以下人自居,是以进来先给柳翀磕了个头。
    “元真,不必行此大礼,快起来。”柳翀笑着扶起了方实,也递给了他一个大红封。
    方实过了这个年就及冠了,年前方深甫给他行了冠礼,取字“元真”。
    方实道了谢,和柳翀请教了些生意上的事情。他和连述等人不同,在接管郢州仓场之前从未接触过生意上的事,如今柳翀让他负责榆东、榆西两路的事务,他仍觉得心里没底,柳翀鼓励了他几句,又答应给他派几个得力助手,他这才放下心来。
    秦管事是一大早就来给祁清瑜和柳明诚拜年的,柳明诚留他在家吃了晚饭再走,他想着还有事跟柳翀说,所以就没推辞。
    秦管事也如韩炎、方实一般磕头领了红封,他来主要是想问问酒坊明年扩大规模的事情。
    “目前是三个灶口一起烧,供应两个路的量应该是够的,但要是再往外扩,三个灶就不够了,至少得七个。另外高粱原酒也不够了,咱自家虽然也有酿,但是终究有限。最要紧的是人手问题,庄子里现在一半的人都在围着酒坊干活,其他活都快没人干了,雇外面的人又不放心,您看这......”
    “灶的问题是小事,我让人再给你弄几套;酒实在不够了可以去周边买,但是要注意品质,买好的,否则烧出来的酒品质也无法保障,质量是第一位的,宁缺毋滥;至于人手嘛,我建议你把周边几个村子都买下来,把附近村民都变成咱们的庄户,这样人自然就有了,需要钱你直接去跟账房管事要,就说是我的意思。另外小秦那边我也会让他继续扩大产量,减轻你的压力。”
    “那小人就照大公子的意思办了。”秦管事讨了准主意以后便不敢再打扰,告辞退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