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神迹
作者:七月夜风   冤种女配靠神回复逆袭了最新章节     
    白霖点头,很配合地命人将祭司给拿下了。
    最后,在纪元达和白霖的强势干涉下,村民们四散走掉,孩子们也被父母领了回去。
    有意思的是,其中有个村民舍不得走,还对着白霖喊道:“状元郎,求求你就办个求雨的祈福吧!”
    他刚说完就有不少村民开始附和,白昭昭手指一点,一根针射出,他就说不了话了。
    “哥,带走,好好查查。”
    “好,来人,带走!”
    白霖意会,只觉得妹妹这封住哑穴的招数特别实用。
    回去的路上,白昭昭给胡知府施了几针,他清醒了不少,大家这才放心下来。
    原来胡知府是被关进了一间柴房,他身边的两个衙役也被迷晕了,不过并没有人看守他们,纪元达找到他们的时候,胡知府已经快要破门而出了。
    果然!
    白昭昭说了自己的猜想,那个祭司很有问题,没准就是被人收买了,想引起村民们和官府的对抗,要不然明明朝廷发着救济粮,还没到山穷水尽的时候,何必如此呢?
    纪元达和胡知府听后都表示要好好审问一下这个祭司和那个煽动村民的人。
    接下来的几天,四海商会的粮食又到了两批,白霖也跟胡知府提出了以工代赈的想法。
    “白状元的意思是下面让十几个县城都沿着河道修建水渠?一旦下雨,河道的蓄水就能快速引入各个村里?”
    “是的,大人。”
    “可是我们没有多余的银子付给灾民们啊!”
    “这个时候付银子有什么用,当然是用粮食当报酬了!毕竟救济粮有限制,只是让人们饿不死罢了,若是能多些粮食,灾民们肯定愿意!”
    “好是好,但你确定四海商会能供得上这么多粮食吗?”
    “当然,我来之前都安排好了,大人尽管去做!”
    “好!好啊!真是英雄出少年!”
    胡知府振奋地带着白霖去搞事情了,将水井的事务分配给了纪元达。
    而白昭昭则是去府城外到处转悠。
    这天,她在城门口正好看到了纪元达,一脸的愁眉不展。
    “哟,纪大人,真巧啊!”
    “白小姐!”纪元达眼前一亮,随即表情又有些古怪,默默往后退了两步。
    白昭昭直觉有猫腻,问道:“纪大人这是何意,你很怕我吗?”
    纪元达的表情有些纠结,又看白昭昭摄人的眼眸,只好回答道:“不是怕你,是……”
    他顿了顿,咬咬牙说道:“是听到了谣言!守备军里面有些士兵说白小姐脾气不好,生气的时候会砍掉男人三条腿儿!”
    白昭昭:!!!
    啊这……
    “后来被你哥知道了,他去找了周校尉,说若是士兵们再胡说八道,就把你派过去跟他们切磋切磋!”
    白昭昭:啊,这不太好吧!
    “那白小姐你愿意去吗?”
    白昭昭一愣:“啊?”
    “后来他们知道后就……传的更凶了!”
    白昭昭:……
    “纪大人,我说这是个误会你信吗?”
    “不信!”
    白昭昭深吸一口气,转移话题:“纪大人为何愁眉不展?”
    “唉!”纪元达说道,“水源不足啊,如今粮食的问题是解决了,可是今日又有两口水井不再出水,真不知能不能坚持到下雨。”
    白昭昭目光坚定:“天无绝人之路,一定会有办法的!”
    纪元达神情迷惑:“什么办法?”
    白昭昭:“不知道!”
    纪元达:……
    “唉,我当初过来的时候还以为是来捡功劳的,只没想到渝州河道会干涸。”
    “说起来,我还想问问,渝州这边河道的上游是哪里?”
    “哦,是金沙河的一条分流,天气炎热,久不降雨,水位下降,这条分流便会出现断层,能明白吗?”
    白昭昭似懂非懂:“不太明白。”
    纪元达:……
    白昭昭不再理会他,又去了郊外一座荒山上。
    在干旱之下,曾经的山林,如今只剩下稀疏的枯黄枝叶,山石裸露,土地干裂。
    然而,即使如此,依然生长着不少耐旱的植物,它们用尽全力吸取着微量的水分。
    这已经是白昭昭找到的第十五座还有些生机的山头了,看来情况比预计的要好一点。
    土豆啊土豆,坚持住哦!
    这天晚上。
    白霖很晚才回到房间休息,又因为睡不着在庭院里吹风,他望着天上的月亮喃喃自语:“难道真的是作孽太多,天神发怒吗?”
    “哥,你睡不着吗?要不要给你扎一针?”白昭昭突然出现在白霖的身后,把他吓一跳。
    白霖嘴角一抽:“……不必了!”
    “哦。”
    白霖:“昭昭,我今日看到了婴儿塔。”
    白昭昭一愣:“什么?”
    白霖深吸一口气:“婴儿塔,夭折的婴儿和被献祭的孩童,还有……被扔掉的被饿死的被遗弃的……都会送去里面。”
    白昭昭张张嘴,不知该说什么,白霖为官时间不长,很多事情都会突破他的下限,也不知该让他习惯就好还是劝他保持初心。
    白霖则是没看白昭昭,继续说道:“史料记载中的易子而食仅仅是四个字,可前两个字和这婴儿塔一样,不过是丑恶的遮羞布……罢了,终究是朝廷……”
    其实,白昭昭知道白霖的意思,倘若时局动荡,乱世无德行,难以评价,可天元朝如今除了边境有些摩擦,整体上还算和平,永康帝也很勤勉,算是明君。而这和平之下,仍有如此惨剧,白霖只会觉得是朝廷做得还不够好。
    但白昭昭不这样认为,任何时期,只要是光照不到的地方,尽是丑恶。
    八月初一。
    在晨曦的微光中,城门外的粥棚照例施粥,突然一个孩童指着河道边的方向喊道:“那是什么?”
    三三两两的百姓被这道声音引得向远处望去,只见河道的上空云雾缭绕,一缕缕柔和的光辉从天际倾泻而下,煞是惹眼。
    “天呐,那是什么?”
    随着一些百姓的喊叫声,越来越多的人张望起来,甚至有些人好奇地往那边跑去。
    而河道上空处随着光线的增强,一个身影逐渐从光辉中浮现,似是一位美丽的女子身影,她坐在一个高大的莲台上,身着轻盈的衣裙,上面绣着繁复的图案,与她头上的宝石相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