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买不了这么多,也可以少买点
作者:文亦心   琳琅幻境:穿越大唐重振家族荣耀最新章节     
    月儿用盘子盛出一些爆米花,端到大家面前笑着说:
    “各位客官,先尝后买,不好吃不要钱!”
    李治和范瑞安一听这话,赶紧往前凑了凑,各自抓了一大把爆米花就往嘴里塞。
    “咔嗞咔嗞——”
    嚼了几下,两人眼睛就瞪得跟铜铃似的。
    完全被那香脆可口的味道给征服了。
    “哇,这爆米花真是太好吃了!”
    李治兴奋地喊道,一边嚼着爆米花,一边竖起了大拇指。
    “太......太xiong了......”
    范瑞安也连连点头,嘴巴里塞满了爆米花,说话都有些含糊不清了。
    两人越吃越开心。
    吃完了还意犹未尽地舔着嘴巴上的残渣。
    “好吃,好吃!我吃过的东西也算是数不胜数了,但这爆米花的美味,还真是头一回尝到!”
    李治拍着肚子,转身对崔知温挥了挥手,大气地说道,
    “货郎,你这爆米花给我来十大份,我要带回去慢慢品尝!”
    “得嘞,我这就给你装好!”
    崔知温开心地说道,又递过来两根烤玉米,
    “两位公子,尝尝这个,这是爆米花的原材料——玉米。别看它别看它长得像狼牙棒,味道可是极好的。”
    李治接过烤玉米,有些犹豫地咬了一口。
    顿时,眼睛亮了起来,咂吧着嘴赞叹道:
    “这玉米也这么好吃啊!真是神奇,我以前怎么从来没见过这种吃食呢?”
    范瑞安也不由得赞叹道:
    “这和咱家早膳吃的蒸玉米,口味又不同,这食物还真是神奇。”
    崔知温笑着解释道:
    “这玉米虽然好吃,做法多样。但产量着实不高,所以可能并不常见。”
    产量,这玩意儿在古代可是关系到江山社稷、黎民百姓的头等大事。
    你想想,那时候的皇帝老儿,为啥天天都惦记着丰收?
    还不是怕老百姓饿肚子,闹起义嘛!
    李治一听玉米产量不高,心里咯噔一下,忙追问道:
    “产量具体是多少呢?”
    “不多,真的不多,”
    崔知温挠了挠头,老实巴交地道:
    “公子,一亩地大概才产一千斤左右。”
    “才产一千斤?!”
    李治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用力挖了挖耳朵,再次确认道,
    “你确定不是多说了一个零吗?”
    崔知温点头肯定道:
    “真的,公子。一千斤,是不是太少了?”
    因为在崔知温心里,玉米的产量和土豆、红薯比起来,确实低了不少。
    土豆的亩产量能有三千斤,红薯更是能达到六千斤以上。
    相比之下,玉米的一千斤确实显得有些寒酸。
    李治却是喜出望外。
    他停下嘴,紧紧搂着玉米,就像抱着一块金子,激动地说道:
    “不少不少!这产量已经很高了!”
    在他的认知里,大唐北方主要种植的粟米和小麦。
    粟米的亩产量最多也就两百斤。
    小麦虽然稍好一些,但也只有四五百斤。
    相比之下,玉米的一千斤产量简直是个天文数字!
    尤其这次旱灾,波及范围很广,除了岭南,关中也受到影响。
    导致多地粮食欠收,粮价飞涨,百姓生活困苦。
    如果大唐的农田都种上了这种高产的玉米,那即使遇到天灾,也能保证百姓有足够的口粮,不至于饿死。
    想到这里,李治对玉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决定要大力推广这种神奇的粮食,让更多的人受益。
    李治双眼放光,急切地问道:
    “货郎,你手头还有多少玉米?我全部都要了!”
    他心中早已有了打算,打算把这些玉米带回长安,献给朝廷,先解决这次旱灾,然后再大力推广种植。
    这玉米的产量,比起现在种植的小麦和粟米,简直是碾压级别的啊!
    崔知温一听这话,顿时喜上眉梢。
    他心想,如果能把手头的玉米全部卖掉,那就不用在这街头巷尾辛苦地烤玉米、弄爆米花了。
    “仓库里还有大概十万石玉米。”
    崔知温算了算,给出了一个大概的数目。
    “十万石!”
    李治一听,眼睛立马瞪得像铜铃一样大,这可比他预想的还要多得多啊!
    他心里乐开了花,这么多玉米,要是都种下去,那收获可不得了啊!
    到时候,就算是遇到天灾,也不愁没饭吃了!
    甚至还能用来储备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崔知温看李治那惊喜交加的样子,心里有些纳闷。
    他挠了挠头,试探着问道:
    “公子,玉米是多了点,你要是嫌多,买不了这么多的话,也可以少买点。”
    他还以为李治是嫌弃玉米太多,买不起呢。
    李治一听这话,赶紧摆手笑道:
    “不不不,你误会了。
    我不是嫌多,我这就付定金!”
    说着,他从怀里掏出好几块碎金子。
    加起来足有包子大小,金灿灿的,金灿灿的,晃得崔知温眼睛都快瞎了。
    “这些钱你先收下当定金,等我回到家中,再给你送来余款。”李治解释道。
    他没说回宫,而是说回家,这是为了隐瞒身份,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崔知温笑着将金子收入囊中,心中欢喜不已:
    “多谢公子慷慨解囊,这笔生意咱们就算定下了!我先给你发五万石,等收到余款,再补发剩下的。”
    两人谈妥了生意,李治心中的喜悦难以言表。
    他小声吩咐范瑞安:
    “范管家,你速给宫中去封信,告知父皇我已找到解决旱灾的办法了!让他老人家也高兴高兴!”
    范瑞安连忙点头答应:
    “好嘞,我这就去办!”
    --------------------------------
    长安城,立政殿。
    大臣们像木偶一样,呆立着,连大气都不敢喘。
    不是他们故意装深沉,实在是这旱灾弄得他们焦头烂额,想破脑袋也想不出办法来。
    “诸位爱卿,就没有人能给朕出个主意吗?”
    皇上扫视了一圈,眉头紧锁。
    一个大臣小心翼翼地提议:
    “陛下,咱们可以从蜀中调些粮食过来应急。”
    皇上叹了口气:
    “蜀中也受灾严重,自己都吃不饱,哪还有多余的粮食给咱们?”
    又一个大臣犹豫着说:
    “那,或许朝廷可以出钱购买粮食?”
    皇上摇摇头:
    “粮价飞涨,比平时高了十倍不止。此前已经花高价购买了些粮食赈灾,国库里剩下的钱还要留着应急,不能随便花。”
    这话一出,朝堂上又是一片寂静。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无奈地摇了摇头。
    皇上皇上揉了揉太阳穴,摆了摆手:
    “罢了罢了,今天就先这样吧。
    你们都回去好好想想办法,有了主意再来跟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