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真是个惊人的数字
作者:文亦心   琳琅幻境:穿越大唐重振家族荣耀最新章节     
    岑文本见问不出什么花来。
    心里暗骂一声“狡猾”,只得起身告辞。
    苟县令搀扶着他,悻悻然地走出县衙。
    回去的路上,马车颠簸着,两人都沉默不语。
    这一趟,非但没得到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反而被季正洋那小子给上了一课。
    想想都觉得憋屈!
    苟县令坐在一旁,像只泄了气的皮球,垂头丧气地嘟囔着:“岑大人,这可如何是好?猖县的老百姓还等着咱们想办法呢。”
    岑文本瞪了他一眼,没好气地说道:
    “急什么,总会有下雨的那天。”
    苟县令支支吾吾地回应道:
    “只怕是......等不到那天,县里的百姓就......就没粮食吃了。”
    岑文本一听这话,心里很是烦躁。
    但是,他又能怎么办呢?
    岑文本叹了口气,说道:
    “罢了,罢了。你先回去,想想办法吧。实在不行,就向朝廷请求支援。”
    苟县令闻言,连连点头:
    “对对对,向朝廷请求支援。”
    两人虽然说得轻松,但心里都清楚,这件事并不容易。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到了丰收的季节。
    季正洋站在县衙的大堂里,望着窗外金黄的稻田,心中充满了喜悦。
    “各位,今天召集大家来,主要是为了布置占城稻的收割大事。”
    季正洋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地说道。
    大堂内,县丞、县尉、衙役们纷纷点头,神情专注。
    季正洋继续道:
    “根据农时,最佳的收割时间就在这几日。大家要抓紧时间,做好准备工作。”
    崔知温摸摸下巴上的胡子,点点头说:
    “季大人,您就放心吧,我早就安排好人手了。衙役们负责主要的收割工作,村民们会协助搬运和晾晒。”
    季正洋满意地点点头,又转向苏凌峰:
    “凌峰,工具都准备好了吗?镰刀、箩筐、绳子这些,可不能少啊。”
    苏凌峰连忙回答:
    “季大人,您放心,都准备好了。早已让铁匠铺赶制了镰刀,保证人手一把。箩筐和绳子也都检查过了,保证没问题。”
    季正洋听了,心里踏实了不少。
    “好,既然人员和工具都准备好了,那接下来就要谈谈收割的具体安排了。”
    他拿起桌上的地图,指着各片稻田说:
    “我看这样吧,咱们把衙役们分成几个小组,每组负责一片稻田。每组再选出一个组长,负责协调和监督。”
    苏凌峰点头答应:
    “没问题,季大人。就按你说的办,大家分工合作,一定能快速完成收割。”
    季正洋点点头,又转向大当家:
    “大当家,你们的主要任务是协助搬运和晾晒。收割下来的稻谷要及时运回村里,晾晒在空地上,确保稻谷不受潮。”
    大当家拍了拍胸脯,豪气地说:
    “老大,您就放心吧,我们都是干活的好手,保证把稻谷晒得香喷喷的。”
    大家一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季正洋看着大家热情高涨的样子,心里也乐开了花。
    他拍了拍手,说道:
    “好,既然大家都准备好了,那明日就开工吧,把这次收割工作做得漂漂亮亮的!”
    接下来的几天,清风县可真是热闹了。
    稻田里,镰刀声、欢笑声此起彼伏。
    大家挥舞着镰刀,一片片稻田变成了光秃秃的稻茬。
    村民们忙着搬运稻谷,晾晒在空地上。
    一时间,整个清风县都弥漫着稻谷的清香。
    收割完最后一片稻田,落日余晖洒在金黄一片的稻谷堆上,仿佛给这片土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
    崔知温急匆匆走进季正洋房内,脸上写满了激动和兴奋,就像是捡到了什么宝贝似的。
    “季大人,好消息啊!”
    他还没站稳,就兴奋地喊道。
    季正洋放下手中的茶,微微一笑:
    “哦?知温,看你这么高兴,快说说,是不是又有什么好事?”
    崔知温扬了扬手里的账本,神秘兮兮地说:
    “您猜猜看,这次占城稻的亩产达到了多少斤?”
    季正洋故意做出一副沉思的样子,笑眯眯地问道:
    “哦?看你这么激动,莫非是个惊人的数字?”
    崔知温点点头,激动地说:
    “确实惊人!亩产竟然达到了五百斤!这可比咱们之前种的稻子高出了一倍有余啊!”
    季正洋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得意。
    作为穿越者,他自然知道占城稻的优越性。
    不然上次,他也不会冒那么大风险出海。
    现在看来,效果比他预想的还要好。
    “哈哈,好!这真是太好了!”
    季正洋高兴地拍了拍崔知温,
    “知温,你辛苦了。这次收割的稻子,足够咱们清风县的老百姓吃上一整年了。”
    崔知温也笑道:
    “是啊,季大人。而且您知道吗?现在咱们清风县的人口已经接近两万人了。有了这些稻子,咱们县的老百姓不仅能填饱肚子,还能有余粮储存呢。”
    季正洋点点头,心中感慨万分。
    “崔县丞,咱们得好好庆祝一下。”
    季正洋提议道,
    “晚上我请大家吃顿好的,一起为这次丰收干杯!”
    崔知温闻言,高兴地应了下来。
    夜幕降临,县衙内灯火通明。
    季正洋和大家围坐在一起,举杯庆祝这次丰收的喜悦。
    席间,大家谈笑风生,气氛热烈而欢快。
    “季大人,您真是咱们清风县的福星啊!”
    一位衙役满脸感激之情,
    “自从您来了以后,咱们的日子过得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季正洋摆摆手,笑得合不拢嘴:
    “哪里哪里,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不过,话说回来,我有个小提议。”
    大家一听“提议”二字,纷纷凑近:
    “什么提议?季大人,您快说说!”
    季正洋清了清嗓子说:
    “占城稻咱们可以搞两熟制,这样一来,一年就能种两季稻子,产量岂不是要翻个跟头?”
    “哇塞,真的吗?”
    衙役们眼睛瞪得比铜铃还大。
    季正洋点点头,继续抛出重磅炸弹:
    “除了这个,我还打算建个专门的部门,专门研究粮作物。”
    “研究粮作物?那研究啥呀?”
    衙役们一脸迷茫。
    季正洋微微一笑,解释道:
    “就是水稻杂交技术。简单来说,就是选不同种类的水稻进行杂交,就像咱们找媳妇一样,得找个好的,才能生出聪明伶俐的娃!”
    “哈哈哈——!”
    衙役们笑得前仰后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