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习惯思维害死人
作者:tx程志   重生1979从养猪开始最新章节     
    第63章
    对于女人来说,天生就有三次改变命运的机会,要么出身好,有一个好父亲,要么嫁得好,嫁个爱她的男人,要么生个好,生个有本事的孩子和女儿。
    历史倒有这么一位女人全部占全了,她出身弘农杨氏,父亲是隋朝室室杨达,丈夫是应国公武士彠,生了一个女儿成了唯一的女皇帝。
    张梁建希望张芳芳可以嫁进沈家庄,也是想通过婚姻改变生存环境,这是人之常情,路顺风虽然没有跟沈小妹成婚,事实上,他已经享受到了婚姻给他带来的好处。
    要不然,沈继武这個支书不可能这么支持他。
    这种事情,在后世也非常常见,路顺风在北漂期间,见过不少优秀的女人,为了可以留在京城,宁愿接受比自己大十几岁,甚至是离异男,就是为了得到那个户口。
    自从沈家庄生产队通过养殖卖钱买了粮食,在灾荒年月分配的粮食比平时还多,媒婆已经开始陆续上门,那些沈家庄生产队的未婚男青年,成了香饽饽。
    “顺风,麻烦你了!”
    张梁建从口袋里掏出一包彩蝶烟,对比这个时代的物价和收入水平,这包烟可比后世的华子贵多了。
    “不用!不用!”
    张梁建见路顺风不收,就红着脸道:“恁舅穷,买不起好烟……”
    既然张梁建这样说,路顺风也只好收下。
    虽然沈家庄生产队分发了粮食,可是大家都穷怕了,除了路顺风忙之外,其他人依旧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所以,路顺风从空间里拿出一块腊肉,开始做饭。正在做饭的时候,周嫂的女儿沈引娣过来帮忙择菜。
    在听到路顺风想让沈继武给张梁建做媒人,把张芳芳嫁进家里,沈继武倒是对张芳芳这个丫头有点印象,他望着张秀容问道:“你跟梁建出了五服没有?”
    “出了!张梁建的爷爷,跟我爷爷是一个太爷爷的。到了我们这一辈已经出了五服,不过梁建这个人比较老实勤快,平时相处得还不错。”
    张秀容似乎明白了沈继武的用意:“咋了,你想让芳芳那个丫头说给陆军?”
    沈继武点点头:“有这个想法!你认为怎么样?”
    张秀容迟疑了片刻:“这个……”
    沈继武道:“顺风的房子也盖了,陆军不结婚,小妹也没办法先结婚,要不说,别人会说咱们太心急!”
    “可是陆军的房子还没有盖!”
    张秀容疑惑地道:“没房子只怕梁建不会同意!”
    “我看他会同意,房子不房子的,我还能委屈了陆军不成?”
    沈继武笑道:“我在咱们这十里八村也算是一号人物,没房子咋了?有的是人家愿意把闺女嫁到咱们家!”
    “那你还想着截胡?”
    “啥叫截胡,顺风让我带着人过去,就是想让我带着陆军过去,让咱们近水楼台先得月!”
    沈继武一脸认真地道:“这可是顺风的好意,咱们还能辜负了顺风不成?”
    “这倒也是,我看行!”
    张秀容道:“芳芳这个孩子是我看着长大的,脾气好,通情达理,一看那身架模样,就知道好生养!”
    “那行!”
    沈继武给沈陆军找了一套平时不舍得穿的中山装,又让沈陆军急忙洗了一把脸,收拾收拾,脚上也换了一双解放鞋。
    沈陆军习惯性地听从沈继武的命令,倒也没有说什么,直接收拾好了,这才问道:“干啥?”
    “给你说个媳妇!”
    沈继武道:“你去柜子里把酒拿着!”
    路顺风以为沈继武会把生产队的未婚青年带过来十几个人,所以他准备的饭菜比较充足,白菜炖咸肉,还加了一盘豆角凉拌黄瓜,足足坐了一大盆。
    结果这边饭刚刚做好,沈继武和沈陆军就提着两瓶酒来到路顺风院子里,现在新房还没有办法入住,桌子直接摆在院子里。
    张梁建干活也非常认真,他用白灰和泥、沙土混合成三合土,在院子里夯实,形成硬化地面,就算下水,地面也不会泥泞。
    等房屋内部粉刷完成,在院子里铺上砖,形成红砖地面。
    “沈伯父,三哥,你们来了?”
    路顺风急忙打着招呼,沈陆军其实小时候也经常去胡良那边的姥姥家,对于张芳芳这个表妹有些印象。
    在没有见到张芳芳的时候,沈陆军脑袋里第一反应就是那个满脸黄泥,黑不溜秋的丫头片子,没想过几年没见,张芳芳已经成了一个漂亮的大姑娘。
    路顺风往沈继武身后看,发现并没有其他人过来。
    沈继武道:“你瞅啥?”
    “就三哥一个人?”
    “不然呢!”
    路顺风原本准备了两桌饭菜,结果只来了两个人。
    好在双方都是认识,根本就不需要路顺风介绍。
    开始吃饭,自然不能像后世那样边吃边聊,大家都恨不得把舌头吃进肚子里,一边吃饭,一边喝酒。
    直接大家吃饭的速度慢了下来,路顺风这才问道:“舅,你对现在的生活满意吗?”
    “这个……”
    张梁建看了看路顺风,又看看沈继武,在沈继武这个支书面前,他还真有些放不开,这是出于小老百姓对干部的天然畏惧。
    “说吧,这里可没有外人!”
    路顺风笑道:“三哥,芳芳,你们出去走走吧,也好消消食!”
    沈陆军也见过别人相亲,自然是知道让他们单独去聊聊,毕竟当着大人们的面,他们都没有开口说话。
    “好!”
    沈陆军笑道:“芳芳,你还没有去过我们家吧?去我们家看看!”
    “好!”
    张芳芳轻轻点点头。
    随着张芳芳和沈陆军离开路顺风的院子,张梁建狠狠地灌了一大口酒,叹了口气道:“不满意!”
    路顺风问道:“那伱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还清欠生产队的饥荒,给孩子们添一件棉衣!”
    说到这里,张梁建的眼睛微微红了:“我家里的情况你可能不知道,姐夫肯定清楚,俺娘生俺小妹的时候,留下的病根,长年累月,全靠药吊着命,我还欠着生产队三百六十斤粮食,以及二十九块八毛钱,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实在太难了!”
    路顺风这才知道张梁建的生活如何困难。
    当然,这也是路顺风这一次谈话的目的,他想在这个场合给沈继武提个醒,让他了解到社员们迫切需要什么。
    路顺风问道:“舅,你有没有想过怎么解决家里的问题?”
    “俺不知道,原本想着今年要是有个好收成,但是却偏偏碰上天旱没雨,收成还不如去年!”
    路顺风道:“舅,看得出来,你对你的未来没有任何规划,也算是走一步,算一步?”
    “不然呢?”
    张梁建疑惑地望着路顺风道:“还能咋办?”
    路顺风认真地道:“你是没有规划,也没有信心,甚至可以说勇气去改变现状,去改变未来,到最后只能让下一代重复你们的生活!”
    沈继武是一个聪明人,他隐隐约约听出路顺风想要表达什么:“顺风,你有规划?”
    “沈伯父,我是瞎想的,算不得规划!”
    “说说看!”
    路顺风笑道:“未来让沈家庄所有人都能吃得饱穿得暖,家家户户都有砖瓦房自行车,每家的粮仓都满满登登,存折上至少都有几千块钱压箱底……”
    沈继武笑道:“顺风你怕不是在做梦吧?这怎么可能做到?”
    路顺风反问道:“那怎么不可能做到?”
    沈继武苦笑道:“咱们沈家庄地少人多,人均只有两亩三分地,再想垦荒,也没有多少地方可以开垦了,这点地,怎么能够吃饱?”
    “那就想办法提高单位亩产量!”
    路顺风道:“现在大家都吃不饱饭,那是因为粮食产量低,以今年的小麦为例,亩产只有一百来斤,固然有天气干旱的因素,平时也不多吧?如果一亩地可以产一千斤甚至一千多斤粮食,难道还不够吃吗?”
    “一千斤,怎么可能?”
    路顺风是亲眼看到这个时代是到底如何种地的,他发现习惯真是害死人。为了多产粮食,在种地的时候,社员们多种,秧苗非常稠密,结果所有的秧苗长势都不好,反而不如后世那种拉开间隙,提高单株产量。
    可问题是路顺风太年轻了,他明明提过意见,可是人家不听,也不相信,路顺风在养殖方面是专家,沈家庄生产大队的社员都相信他,可是在其他领域,他还没有权威。
    简单来说,就是说了话没有人相信。
    路顺风望着沈继武道:“沈伯父,你给我两亩地,一亩地种玉米,一亩地种大豆,我可以保证,玉米至少亩产一千斤以上,大豆也可以达到四五百斤!”
    沈继武也是有些醉意:“说话算话?”
    “算话!”
    沈继武道:“我给你五亩地,看看你怎么给我上课!”
    沈继武相信路顺风,是因为出自他的习惯,路顺风可以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
    “一言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