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准备下铲
作者:许狗儿   关外盗墓王最新章节     
    我给黄老板打了个电话。
    “你帮我们出货是不是通过姚师爷?”
    “有些掮客的消息是姚师爷通过姚师爷的关系认识的。”
    “给姚师爷抽成?”
    “小子,你相当于把货卖我了,我卖多少钱,和你有啥关系?”
    我懵了一下。
    黄老板继续问:“姚师爷和你说什么了?”
    “没说啥呀,我俩没联系。”
    说完我就后悔了,黄老板可能一直和姚师爷保持着交易,难不成他把我们的东西又通过姚师爷转手给卖了?
    卖了就卖了呗,黄老板给我们的价格公道,他赚多少钱,我也不气得慌。
    黄老板也沉默了几秒钟,岔开话题道:“这才离开几天,你们又挖到东西了?”
    “没有,先问问你有没有渠道出宋货,花木兰想通过丁博文出货。”
    “丁博文是谁?”
    “哎呀,九门的,广东这一片有势力。”
    “势力个毛线,你们在哪,我安排人过去,法治社会了,势力有个毛用。”
    这句话从黄老板的口中说出,我总觉得有点怪怪的,就像是贪官主持召开廉洁会一样。
    挂断电话,我明白了,黄老板也想从中赚钱,怪不得黄老板一直很照顾我们,那事情就好办了,不是我们单枪匹马在战斗,而是在给黄老板打工。
    虽说原来有什么事,黄老板会帮我们,但明白了这层意思,不管出什么事,黄老板必须帮我们,我们是利益共同体了。
    我没敢和黄老板多聊姚师爷,因为我怕黄老板和我玩一招债务转移,让姚师爷还欠我们的钱,那我还不如直接捐出去,还能落下个名声。
    黄老板提醒我们不要掉以轻心,张浩死了,医药公司也不会放过我们,尤其是这次找到了潜艇,如果有人找我们,我们继续为医药公司卖命,如果没人找,那皆大欢喜。
    我不知道赵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举动有没有被千禧会发现,如果赵母聪明,她会利用千禧会的力量把我们从医药公司中摘出来,至少也是把赵悟空摘出来。
    眼下,我们最重要的事还是赚钱。
    几天后,园林公司给我回话,说杂草和树木已经清理完了,事情进展的很顺利,驴王庙那边想要引进银杏树,计划是三十棵。
    银杏树干直径超过三十公分,单棵的价格小两万,加上运输和施工的费用,我们的投入差不多得八十万。
    为了打个探坑八十万,值得吗?
    我说我需要考虑一下,过几天再给回复。
    四驴子道:“要不然,咱种花吧,那玩意便宜。”
    “必须得是树,种花的话,驴王庙不一定能同意。”
    “差啥呀?”
    “差钱。”
    “放屁,不管是种树还是种花,驴王庙的人也得不到钱。”
    “糊涂呀,一棵银杏树两万多,老百姓也喜欢,然后呢,一两年树死了,老百姓一看树死了,肯定得有意见,驴王庙就可以合理地申请经费种树了。”
    四驴子懵了,脑细胞死了一半。
    我继续道:“如果庙里面自己替换死树,买树、运输、雇人、找机械,哪个环节没有油水?要是招标找园林公司去干,那也得找个懂事的公司。”
    “你这不是捐东西,是他娘的给人家打开了一条生财道呀。”
    “那可咋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驴王庙送上一条生财道,人家也愿意配合,古人咋说的,要想富,他妈的得先种树,多少个大学的校长因为种树进去了。”
    赵悟空道:“不对,不是你想的那样,银杏树分布很广,南北都有,存活率很高。”
    “那不得用心嘛,啥好老爷们遇见你妈,都得面黄肌瘦、头晕目眩,补肾的黑丸子得当饭吃。”
    “啥意思,说树呢,和我妈有啥关系?”
    “有你妈关系。”
    四驴子不说人话,我急忙道:“树能不能存活,完全靠人,天天浇盐水,啥树都得干巴了,别扯犊子了,投资在八十万左右,你们同意吗?”
    “赶紧的,打钱。”
    谁说盗墓损阴德?
    咱他妈是在积德行善,这样一操作,种树的赚到钱了、运输的卡车赚到钱了、干活的工人也赚到钱了,妥妥地促进经济发展。
    不盗墓哪来的钱?没有钱,怎么让别人赚钱?别人赚不到钱,怎么养家?
    由此可见,盗墓是一门积德行善普度众生的行业。
    园林公司收到钱,办事效率很快,先用围挡包围,然后是一群工人挖坑。
    树还没到现场,吊车已经就位了,在围挡里面停了好几天。
    不用多想,吊车的司机是园林公司里面某个领导的小舅子,来混租赁费了,公司里面,也有江湖。
    我们也不着急,先让园林公司施工几天,把现场弄得乱七八糟的,我们再溜进去下探铲。
    下探铲也得选一个合适的时间,周五六日肯定不行,因为放假,附近居民肯定睡得晚,不利于我们行动。
    至于下铲的位置,也有讲究,花木兰根据县志画出了原来寺庙的布局图,我们重点在有房子的区域。
    不过一些区域已经变成了广场,上面铺着石砖,我觉得前面应该是佛殿,童贯住的可能性比较小。
    再有就是探坑的深度,我估计也就两米多,有可能是利用了庙堂原有的地下密室,也有可能是老和尚们藏匿钱财的地方。
    宋朝经济相对其他朝代算是发达的,庙里收到的香火钱也不少,肯定得需要一个地方储存。
    所以,古代的庙里面大多都有密室,江湖上传说是藏经洞之类的,实际作用就是用来藏庙里的收入,经书之类的东西没人偷。
    我把下探铲的时间选在了周一的晚上,有些人周日白天还会午睡,所以晚上相对睡得晚一些,再经过周一的工作,周一大多都早睡。
    晚上十点多,我们悄悄进入了工地,我们用的是花木兰从丁博文那弄来的探铲。
    九门中人确实有一套,探铲都是特制的,探铲前面有活口,铲头可以随便换,土铲、泥铲、淘沙铲、大包铲、破砖铲啥的一应俱全。
    而且铲柄钢管的重量也是经验凝结的成果,太轻下铲没冲击力,太重干活费劲,而九门的探铲,重量刚刚好,用着很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