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 徐少!你这才是真正的自动化!
作者:火燑   重生徐江独子,我绝不下线最新章节     
    合作?
    建自动化码头?
    肖吉桉有些诧异。
    自己临时决定跟朱建泞来一趟京州。
    主要目的,是想和鼎鼎大名、实力雄厚的徐雷混个脸熟。
    合作能不能谈成,她都觉得是其次的,毕竟很少有见一次面,就谈成大生意的。
    真没想到,现在徐雷竟然主动提出合作……
    “怎么?肖经理不感兴趣?”
    徐雷似笑非笑的问道。
    肖吉桉愣了一下后,连连摇头。
    “不不不,我当然对合作很感兴趣。”
    “可是据我了解,早在十年前,就已经有自动化码头出现了。”
    “这些年来,全球范围内,也陆陆续续出现了不少,效率是有所提升,但对比起巨大的投资,以及很高的故障率……”
    多余的话,肖吉桉有点不好意思说出口了。
    显然核心意思就一条,没什么投资价值。
    可即便如此。
    她这一番话,依然让陪同的李达康和朱建泞,都觉得有些尴尬。
    很多人都巴不得能有机会和徐雷合作。
    你肖吉桉嘴上说着感兴趣,但话里话外,不就是拒绝的意思吗?
    当真是世界霸主米利来的,高高在上,瞧不起龙国的科技项目是吧?
    如果这么不感兴趣,那你又来京州找徐少干嘛呢?
    不过……
    徐雷并没有觉得尴尬丢脸。
    被婉拒算什么?
    做生意,哪有一说就成的?
    况且肖吉桉家里搞了很多年的航运。
    自动化码头在很多人眼里,是极为新鲜的玩意儿。
    可是她早就见识过,甚至她家的货船早就用过。
    印象不太好,又怎么可能贸然就答应合作?
    “肖经理,你知道我为什么说,咱们如果合作,是要建全球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化码头吗?”
    肖吉桉猜测道:“因为以前建成的那些,都并没有实现真正的自动化?”
    “没错!”
    徐雷来到码头模型台旁边站定,抬手指向船舶岸桥等模型说道:
    “以前那些所谓的自动化码头,受制于电子信息技术水平有限,其实准确来说应该是半自动化。”
    “比如他们的岸桥,依然是需要人的肉眼,去识别集装箱,所谓的自动化,只是将吊装过程简化了而已。”
    “还有用于转运集装箱的平板运输车,采用磁导技术,需要地面铺设磁钉,投资大、维护贵,故障率还挺高。”
    “而且以前计算机技术都不够先进,也自然不可能做出足够先进好用的无人车辆控制系统、码头调度管理系统。”
    肖吉桉略略点头。
    “以前的计算机,运算速率很慢、存储容量也很小,确实没办法运行大型软件,导致自动化程度很低。”
    “如今龙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全球领先,我相信你们肯定能利用更好的软硬件,做出更先进的解决方案!”
    徐雷闻言笑道:“到底是不是更先进,咱们试一试就知道了!”
    “现在就试吗?”
    肖吉桉有些诧异的笑问道:“我的意思是,你懂如何操作?”
    “当然!”
    徐雷笑道:“虽然我很少来学校,但我一有时间,就会远程参与科研教学活动,包括这个自动化码头项目。”
    说话间,徐雷来到了控制台。
    轻车熟路般的启动电源,陆续启动中央控制计算机、通信服务器、数据服务器等等。
    随后便在众人好奇的注视下,启动了包括码头调度管理系统在内的,一系列系统软件。
    很快,有意思的一幕出现了。
    一辆辆犹如小孩玩具车一样的,平板运输车模型,就闪烁着指示灯,互不干扰的运转起来了。
    有几辆排着队到了集装箱堆砌场,依次精准的在轨道吊下方停好,等装上了集装箱后便前往‘码头’。
    而‘码头’这边的一架架岸桥,正飞快的将运输船模型上的集装箱,陆续吊装下来,放平板运输车上运走。
    将需要卸在这个港口的集装箱吊装完毕后,岸桥又自动执行指令,将运送过来,需要装船运走的集装箱给吊装上船……
    一切都是全自动化的在运行,没有任何人伸手帮助。
    徐雷发布了任务计划之后,甚至连鼠标键盘都没动一下。
    如此惊奇的一幕,让李达康都不由自主的挪步上前,弯腰细看。
    “我的天啊!”
    “没有人指挥操作它们,它们居然就能自动的运转,太神奇了!”
    朱建泞笑道:“这不是神奇,这是科技!”
    “看似没有人指挥操作,其实是计算机在调度指挥。”
    “只是那些一道道指令,是通过无线网络,传递到相关设备,咱们肉眼看不见而已。”
    李达康有些错愕的回头。
    “朱署长,您不是搞外交的吗?您还懂电子科技呀?”
    朱建泞自嘲一笑。
    “经常跟小徐老范他们接触,我自然也就学了一点皮毛。”
    “你要让我讲很深层次的工作原理,那我肯定就外行了。”
    李达康笑道:“已经相当不错了啊!”
    “不像我,看着这些高速自动运转的东西,就只知道很先进。”
    “但具体先进在哪儿、有什么妙用、意义何在,却又说不出来。”
    这时候,徐雷和肖吉桉来到两人旁边。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商品和物资需要快速运输周转,这便对各大港口码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利用有限的设备,安全又高效的装卸货物?光靠单纯增加人力和设备投入,显然是不行的。”
    “要是人多车多,反而会让码头变得难以管理,稍不留神就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因而用高科技提升效率,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咱们给吊装设备,用上带图像识别、精准定位的技术,就能快速准确识别集装箱,又利用卫星定位、无人驾驶等极速改造平板运输车……”
    听徐雷一番解释,李达康渐渐明白了。
    要想效率足够高,关键在于装卸和转运足够快。
    而不管是岸桥,还是轨道吊,亦或者是其他设备。
    其实吊装速度,已经没有多大的提升空间。
    制约效率的难点,在于转运。
    如今码头上,还是靠司机们驾驶平板运输车,来来回回的转运。
    既然是人类司机开车,就算训练严格、技术过硬,也需要预留不少的安全余量。
    比如在同一时间内,不可能让太多辆车,同时执行转运任务,稍不留神就发生碰撞。
    但用无人驾驶的平板运输车,可就不一样了。
    计算机会实时收集所有车辆的数据,包括速度、位置、方向、轨迹、任务等等。
    而它们每辆车之间,也都会相互实时共享,彼此的一些数据,从而避免发生碰撞。
    因而有中央计算机在实时的调度指挥,肯定就能安排更多的车辆,执行转运任务。
    而无人平板运输车,又能采取最优行驶路线,在确保彼此安全的情况下快速转运。
    如此一来。
    高度自动化的码头,自然有了极高的效率。
    不过……
    听完徐雷的一番介绍,肖吉桉依然心存怀疑。
    俯身仔细看了看,那几辆没有人遥控操作,也在自动行驶的无人平板运输车模型。
    “徐总,你们真没有铺磁钉吗?”
    “当然没有,不信你可以将那些胶合板掀起来看!”
    “那你们这些车,它们是怎么知道自己的位置,从而规划行进路线?”
    面对疑惑不解的肖吉桉,徐雷二话不说,直接从停车场,双手端起一辆模型。
    “除了利用了卫星定位技术之外,咱们还给车装了无线电定位装置。”
    “另外你们看这模型的四周,有四颗微型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它们就相当于是车的眼睛。”
    “摄像头负责拍摄周围的影像,毫米波雷达负责探测扫描,经过计算机分析之后,它便能知道自己在哪儿、周围什么情况。”
    “然后根据中心调度命令,它知道自己该去哪儿,便能根据路况和车况,规划出最优的行驶路线,以最快的速度抵达目的地。”
    这样的‘智能驾驶’技术解决方案。
    搁在现在2003年的这个世界,自然容易让人匪夷所思,觉得太先进了。
    但是在徐雷穿越前的那个世界,在2023年的时候,就连一些十来万的国产车,都已经能实现l2级的智能驾驶。
    用摄像头看路,用雷达测距,然后设定好速度,汽车就能自动的在路面标线内往前开,完全不用人操作。
    一边自动调整方向,一边根据前方车辆的速度与车距,实时调整自身车速,前方没车就顶着限速跑。
    智驾水平更高的,甚至还能自动超车、上下匝道,即便是复杂的市区路况,也基本能应对。
    眼下。
    众多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相关企业,一起合作研发的智慧码头项目。
    研制无人平板运输车,其实就是相当于在研究智能驾驶。
    有的负责研发传感器,有的负责开发控制软件,有的负责系统集成……
    如今做出来的这一台台无人平板运输车,虽然还算不上多么的先进强大,但基本的功能也算是样样俱全。
    如果能持续的研发下去,技术不断迭代升级,自然可以做得更加先进、廉价且稳定,从而具备商用价值。
    也正因如此。
    徐雷希望能和肖吉桉合作,让米利富茂航运集团,投资打造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无人自动化码头。
    一旦自动化码头真的建成投用且稳定运行,那么也同时意味着,与之相关的很多种技术成熟稳定。
    到时候,无人平板运输车上所运用的通信技术、智驾技术等等,不就可以用于包括汽车在内的其他科技产品了吗?
    此时此刻。
    肖吉桉并没有看出,徐雷提出合作是想要‘借鸡生蛋’。
    她饶有兴致的,仔细观察徐雷双手托起的平板运输车模型。
    “用光学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探测感知周围环境,这确实是不错的办法。”
    “可无论是靠海港口,还是内河港口,一年里真正晴朗的好天气,并是不是很多。”
    “遇到刮风下雨下雪之类的恶劣天气,你确定不用磁钉技术,也能全天候稳定运行?”
    “那是当然!”
    徐雷放下沉重的无人平板运输车模型。
    “恶类天气是会让摄像头拍不清楚,但毫米波雷达却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
    “另外,你别忘了,码头内我们会布置无线电定位装置,并配备精度很高的导航系统。”
    “等激光雷达技术成熟、成本下降,咱们还会给车装上,到时候就算是沙尘暴天气也能照样运行。”
    肖吉桉略略点了点头。
    “不错,听你这么一说,我感觉这自动化码头,可行度还真是挺高啊!”
    “那什么,我能人为的干预一下它们,加一点难度,试试它们能否灵活应对吗?”
    徐雷淡然自若的笑道:“只要不破坏相关仪器设备,你可以随便给它们出难题。”
    话音刚落,肖吉桉就忽然拿起一个集装箱模型,挡在了一辆无人平板运输车前方。
    这一动作,把李达康和朱建泞都吓了一跳。
    生怕行进速度不慢的平板运输车,将肖吉桉的手给撞伤。
    而肖吉桉呢?
    她放下集装箱模型后,便想看无人平板运输车撞上去。
    结果……
    这辆车竟然急刹减速,稳稳停下来了。
    等一旁其他车经过后,它居然利用其先进的四轴驱动、八轮转向,直接斜向加速,绕过了挡路的集装箱模型后,继续往码头开去。
    整个过程,从急刹停下到避障绕行,也就两三秒的时间,非常的行云流水,没有一点儿的迟滞延缓。
    肖吉桉有点傻眼。
    如果是真人开车,就算是技术熟练的老师傅,也不见得有这么迅速的反应和快速的操作。
    “这么先进吗?我还得再试试!”
    说着,肖吉桉又接连拿起两个集装箱模型,放到了往返码头与堆砌场的必经之路上。
    本以为路几乎都快被堵死了,那些自动化运转的无人平板运输车,肯定会傻乎乎的停在原地不动。
    结果呢?
    这些车真的就像是长了眼睛似的,非常精准灵敏的,绕过挡路的集装箱模型,继续执行运输任务。
    更让肖吉桉觉得不可思议的是……
    它们将有路障的信息上报后,调度管理系统迅速发出了预警。
    只见之前停在边上一动不动的救援吊车和拖车,闪烁着警灯出动了。
    它们速度很快的来到集装箱模型旁,将模型吊起来装车运走……
    “我的上帝啊!”
    “它们居然还能自动组织救援清障,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不仅能自动完成货物装卸与转运,还能处理突发状况,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化啊!”
    肖吉桉下意识的张望左右。
    发现徐雷就在自己一旁,并没有做任何操作。
    而不远处的那张控制台,也没有任何人坐在那儿操作。
    倒是墙角的一排机柜,机架式的服务器,led指示灯疯狂闪烁。
    很显然。
    这一切都是调度管理系统的杰作。
    是它在不断的搜集汇总数据,进行分析研判。
    不断的根据场内情况和任务计划,做出相应的指挥安排。
    肖吉桉实在是不敢想象。
    自家的港口,要是用上了这样的自动化码头解决方案,效率会暴增多少。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时间就是金钱啊!
    货物更快完成装卸,船舶就可以更早出港运输。
    像那些大型集装箱运输船,多节约一天时间,都能节省不少成本。
    而成本越低,自然也就代表利润越高。
    即便是要和其他航运企业打价格战,成本低、效率高,简直就是无敌组合拳啊!
    这一下。
    原本并不是很看好的肖吉桉,再也忍不住激动之情。
    猛然扭头,眼神热切的看着徐雷。
    “徐总,你直接开个价吧!”
    “全球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化码头,必须是咱们富茂航运集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