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烤鸭
作者:上善若水q   我穿越的那些岁月最新章节     
    电视机里正在播放我们《寻味》 系列节目《寻味之烤鸭篇》:“说起烤鸭,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北京,想起全聚德。可是大家是否知道全国各地不只有北京烤鸭,有许多地方的烤鸭也是闻名遐迩……”我们全家都围在客厅看着。
    电视机里我作为主要主持人,正在侃侃而谈:“我们的祖先很早的时候就会烤鸭子,根据记载,在3000多年前的周代就有烤鸭了。不过那时候的烤鸭和现在的烤鸭可是不一样,是把鸭子整个拎起来烤,称之为炙鸭……”
    我作为《寻味》 的主创人员,随摄制组走遍全国各地,探寻各地的烤鸭一个多月。孩子们此时此刻坐在我面前的地毯上,津津有味地看着。纪录片不长,难以把我们拍摄的精彩全部展现出来。
    拍摄最初,我们剧组先去的北京。北京全聚德烤鸭历史悠久,享誉海内外,是北京着名的餐饮服务企业,也是中华老字号。早在三四百年以前,就有“京师美馔,首推烤鸭”的记载,相传最早是来源于皇宫里的一道御菜。
    最初由江苏人杨文忠在宫廷里掌灶,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从皇宫的御膳房中传到大明湖边上,由专门掌管烧火的太监把烤制鸭子的方法传给了他的兄弟,后来在其兄弟的精心研制下,北京烤鸭逐渐名扬天下。
    我们《寻味》 摄制组来到全聚德烤鸭店时,店内顾客满堂,座无虚席,只能等到客人们吃完之后,才进入店内拍摄。
    全聚德烤鸭有“挂炉烤鸭”和“焖炉烤鸭”两种。“挂炉烤鸭”的气炉内燃烧着松柴,将鸭子挂在里面烤制,烤出来的鸭子的表皮是光泽香脆的;“焖炉烤鸭”则用秫秸堵住炉洞,然后焖烤,烤出来的鸭子的表皮是酥香软糯的。我们拍摄的也是“焖炉烤鸭”。
    全聚德烤鸭色泽红润,鲜香酥脆,伴以葱丝、甜面酱,或夹在荷叶面包里,或手拿蘸面酱,用面饼卷起鸭皮、鸭胸肉、葱、酱,吃起来真是妙不可言,令人回味无穷,一上桌就会被分食殆尽。
    我们《寻味》团队第二个目的地是南京。南京烤鸭,以其酥脆的外皮和醇厚的香气,成为了南京的一张美食名片。在南京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挂着“南京烤鸭”招牌的餐馆。
    我们来到了一家有着百年历史的南京烤鸭店。店主热情地为我们介绍,南京烤鸭的制作过程非常讲究,选用的鸭子要健康活泼,烹饪时火候的掌握、调料的搭配都有严格的标准。
    我们迫不及待地品尝了这道美食。一口咬下去,外皮酥脆,肉质鲜嫩,香气四溢。与北京烤鸭相比,南京烤鸭的口感更加醇厚,有一种独特的香甜。
    我们还去了湖南长沙,这里也有叫做“香辣烤鸭”的美食,让我们大开眼界。长沙的香辣烤鸭,皮脆肉嫩,色泽红亮,香辣味浓,是长沙人民的最爱。我们来到了一家有名的香辣烤鸭店,店主告诉我们,香辣烤鸭的制作过程非常讲究,选用的鸭子要健康活泼,烹饪时火候的掌握、调料的搭配都有严格的标准。
    我们品尝了这道美食,烤鸭的皮脆肉嫩,香辣味浓,让人欲罢不能。接着,我们来到了四川成都。这里的烤鸭以其麻辣的口味和香脆的口感而着名。在一家有名的成都烤鸭店,我们品尝到了这道美食。烤鸭的皮上撒满了辣椒粉和花椒粉,吃起来麻辣可口,让人回味无穷。
    从四川离开,我们摄制组在转到云南,宜良烤鸭,是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经典的地方传统名肴,其起源于明朝,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有着肥瘦相宜,皮酥脆,内香嫩,光亮油润,色泽红艳,清香离骨的特点,地方风味显着。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上海,这里的烤鸭融合了上海菜的精致与鲜美,独具特色。在上海的一家知名烤鸭店,我们品尝到了这道美食。烤鸭的皮酥肉嫩,配上清新的蔬菜和独特的调料,味道鲜美无比。
    店主告诉我们,上海烤鸭的制作过程非常讲究,选用的鸭子要健康活泼,烹饪时火候的掌握、调料的搭配都有严格的标准。
    最后,我们来到了广东广州。这里的烤鸭融合了广东菜的清淡与鲜美,独具特色。在广州的一家知名烤鸭店,我们品尝到了这道美食。烤鸭皮酥肉嫩,配上清新的蔬菜和独特的调料,味道鲜美无比。
    《寻味之烤鸭篇》的旅程让我们领略了中国各地烤鸭的魅力。每一处的烤鸭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和制作工艺,都是当地人的骄傲。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让我们摄制组全体人员难以忘记的是,那些养殖鸭子的养殖大户们,他们通常是一个村,或者周围相连的几个村子,好些养殖户,他们鸭子都是同一品种,成千上万只鸭子。一开始,我们见到,还担心他们之间的鸭子会分辨不出来“自家鸭”,混淆了,成了别人队伍的“异己分子”。
    那些养殖户们,一听,纷纷出言,告诉我们:他们的鸭子都经过驯化,就像草原上放牧牛群,羊群,都是有各自的号令。他们纷纷我我们演示,比如在宜良全县训鸭的口令是统一的“伊来伊来……”,颇有古语的韵味和拟人化的人情味。
    虽然口令的读音一致,但每个饲主的音色、语调有别,鸭群是很容易分辨出来的。遇到两群鸭子或者几群鸭子在田间、池塘、湖泊混在一起,根本不用担心它们会搞错,只需各自饲主发出口令,鸭群就会自觉归队,两相分开。
    田涛别看他工作上非常认真,可在生活中是个马大哈,他问他身边的一位养殖户:“这人里面有马大哈,难道鸭子里面就没有嘛?或者有记不清楚号令的……”那位大哥微微一笑,说:“你仔细看看,鸭子脚上还有铁环,都打着我们各家自己的记号。”
    原来,每只鸭子左脚或者右脚都有一个打结的铁环,上面还都烙着各自养殖户的缩写。看来,养殖户们对养鸭的讲究还真是不少。
    田涛佩服地连连点头,还向那位养殖户大哥礼貌地合掌致礼,让我们都忍俊不禁,而那位养殖户大哥还不好意思起来,连说:“应该的,应该的,你吃饭没有,我请你们吃饭?吃鸭子怎么样……”
    我们婉拒了,因为还需要去别的地方拍摄。在《寻味》烤鸭篇的旅程中,我们不仅品尝到了各地烤鸭的美味,更见证了养殖户们的辛勤和智慧,以及中国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