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夜话前程
作者:一灯阑珊   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最新章节     
    林婉婉不是真读书拿着半句开跑的学渣,羡慕魏晋风流,觉得那是历史上最浪漫的时代。她们三个又不是魂穿,附身在五姓七望的族人身上,站在哪边还用说吗?
    冷冷说道:“他们可真是厉害!”
    段晓棠转着杯子,“我们在哪一年?”
    “我问过杜乔汉朝灭亡多久?”祝明月伸出四根手指在两人面前反复翻转,“四百年。”
    “三国存在多少年来着,”熟悉的公元纪年法,显然没有用武之地。段晓棠问道:“有一百年吗?”打算一个个累加,从三国算到南北朝。
    林婉婉扳着手指,“曹魏和东吴传承几代我忘了,但蜀汉只有两代,先灭蜀再吞吴。”时间似乎相差不远,“这么算下来,似乎不到一百年。”
    祝明月宣布正确答案,“我们所在差不多是隋唐之交。”
    “乱世?”段晓棠第一个反应。
    “也不一定吧!”林婉婉害怕,“隋都没有,肯定也没有隋炀帝了!”
    段晓棠叹口气,“这里是武功,你知道它距离长安多近吗?”指着脚下的地板,“换算成北京,不在通州也是河北境内。”
    “你能想象北京十环内存在非政府的暴力武装?”段晓棠一字一顿说着。
    林婉婉身上一阵冷汗,她们开局土匪窝,土匪中的精壮被过路的白家剿了。脑子一转拉着小伙伴的手,“不如我们去陇西李氏,找李世民!”
    太宗皇帝,全大唐的白月光。
    时代洪流中唯一能抓住的浮木,五姓七望,也不是全然无用。
    时间固定,人物却充满不确定性。祝明月撕开林婉婉的手。“我们先打听清楚情况,从长计议。”
    “如果历史前期一致,我们处在同一片土地上。”段晓棠穷尽洪荒之力,从角落里翻出一丝线索,“往西走是大食,再往西是横跨欧亚的拜占庭帝国,玛雅文明也还存在。”
    “你想离开?”祝明月反问。
    段晓棠摇摇头,“听说过东亚怪物房么,这时候东亚实力领先世界,”敲击着桌子,“一旦打起来,烈度超乎想象。”其他地区的战争比起来不过是小case。
    林婉婉抬起头,“也就是说我可能见到孙思邈。”隐隐有些兴奋。
    “万一被蝴蝶了呢?”段晓棠发誓它不是故意泼冷水。
    “据传他活了一百多岁,”林婉婉露出一丝确定的神色,“出生在南北朝时期。”
    现代医学分类细致,“你学中医?”祝明月问道。
    “临床,”林婉婉有些泄气,“选修过中医课。”
    林婉婉的中医段位,祝段二人没法验证,能把出滑脉,应该有些水平吧。
    午睡时林婉婉听到外头喧闹,出门见着对面的杜乔,“怎么回事?”揉着眼睛不甚清醒。
    杜乔似乎刚从外头回来,捋了捋袍子上的褶皱,“梁国公到了,”告诉另一个好消息,“明日白家人会带你们去衙门落籍。”
    段晓棠听见话音,倚靠在门框上,“这么简单就搞定户籍了?”看起来漏洞颇多。
    “一来段郎君救了白二郎,”杜乔微微一笑,“二来梁国公家世煊赫,往衙门说句话轻而易举。”
    说到底,段晓棠救了他家儿子,白家知恩图报。
    祝明月从屋中走出,对杜乔道:“多谢你帮忙。”
    白家高高在上未必知晓她们真正需要的,何况户籍之事段晓棠只与杜乔提过,对方却放在心上,见到白家主事人时不忘替她们说话。
    真让段晓棠三个去说,不定犯了哪些忌讳。
    杜乔并不自傲,“同是共患难一场,合盖共济。何况被掠劫之人可在当地落籍充实人口,明明白白写在户律之上。”不过这等情况多出现在边关地区。
    “我们以后就是大吴京兆郡武功县人了。”林婉婉不自在的摸摸鼻子,从没想过平生还能获得第二个户口。
    夜半时,三人端着矮塌坐在院子中。
    林婉婉抬头,“我多少年没好好看过月亮了。”
    “看你旁边。”段晓棠说着笑话,祝明月,以月为名。
    “别闹,”林婉婉往空中胡乱挥手,“以前没空看,后来的空气质量你们也知道,再也看不到了。”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林婉婉轻轻唱起来。
    月儿,九州。
    杜乔支起窗子,这时他才相信三人确实是炎黄苗裔。
    段晓棠听见响动,“我们吵到你了?”
    “并未,”杜乔倚靠着窗户,“某无心入眠。”
    “良辰美景难辜负,”段晓棠拍着旁边的空位,“来赏月!”
    待杜乔坐下,段晓棠问道:“往常这时候你们做什么?”
    “工作。”祝明月言简意赅。
    “学习。”林婉婉摇着头。
    段晓棠万万没想到自己竟是与两个卷王同行。
    “晓棠,你呢?”林婉婉问道。
    段晓棠身体往后仰着,手撑在塌上,看着天上渺远的月亮,“除了睡觉,什么都做。”
    “杜先生呢?”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杜乔也是没想到一下碰到三个“不务正业之人”,“除了睡觉,其他都不能做。”
    “别了,我丰富多彩的夜生活,从此寂寞如雪。”林婉婉长吁一口气,她们三个是生物钟摆在这里,一时没能调整过来。
    杜乔又是为何呢?
    三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打量过来。
    或许是一番际遇让几人相逢,几日后天涯离散再无交集。杜乔放开心防,“某忧心前程。”
    先前杜乔先前说的是举进士,而非考进士。结合时代背景,祝明月大约知晓是何等情况了。
    “白家不能投靠吗?”祝明月问道。
    杜乔身体猛然绷紧,“怎会这般问?”
    “你今天见过白家人,至少是他家能做主的人。”地位在白三娘白湛之上,“晚上却忧愁到难以入眠。”
    “白家根基在关陇,”杜乔索性和盘托出,“以武起家,一般的文人根本融不进去。”做个可有可无的幕僚自然非他所求。
    “你家世如何,结婚了吗?”祝明月一个个问题抛出。
    “未婚,”这些问题着实有些突兀,何况祝明月还是女子。可掷地有声,看起来十分有把握。杜乔实话实说,“某出身寒门,先父曾任县令,家中只有十余亩薄田。”
    林婉婉中途插话,“一亩地有多大?”真的没概念。
    祝明月不以为然,“666平。”
    “哇!”林婉婉惊叹一声,县长的儿子,家中还有几千平土地,这样的身家背景不算差,怎么是寒门呢!
    祝明月不理林婉婉的诧异,继续问道:“师长同窗有名望吗?”
    杜乔摇头。
    “家乡有人在长安为高官吗?”
    杜乔摇头复有点头,“你们也许不清楚,济州乃是大吴征服之地。朝中的济州高官大都是当初的降臣,在当地风评一般。”他还想要个好名声。
    亲爹老师同窗同乡都靠不上,祝明月指出最简单易行的路,“在长安找个岳父吧!”亲爹靠不上,只能指望岳父提拔。
    段晓棠一口水喷出来,“祝总,你开玩笑?”
    朦胧的月色下都能看出杜乔脸色涨红,不过碍于修养没有拂袖而去。
    祝明月淡淡道:“若进士是全凭本事,以杜先生的人品学识自然没有问题。可加上一个“举”字便多了许多可供商榷之处。你的条件未必能拼得过他人。”又不是才高八斗非君不可。
    一瓢冷水当头泼下,杜乔慢慢冷静下来,祝明月的话交浅言深不入耳,却是实情。自幼由寡母拉扯大,自然不会轻视女子。何况这是最可行的路,只是他不想走。
    杜乔确实是个好脾气的,拱手道:“多谢祝娘子赐教。”
    “你的目标如果是朱紫高官,以当前情况,很难,”祝明月声音毫无波动,“但目标放低些,你做到郡守,你的儿子做到刺史,一代一代拼搏,三代之后改换门庭。”
    祝明月提出一个可行性计划,似乎还是一个吊在前面的胡萝卜。杜乔如何做到一任郡守,最简单的办法还是找个愿意支持的岳父。
    “做官这种事,一命二运三风水。”林婉婉刚想安慰,想到杜乔的出身在这时候不算上佳,去长安半道被抓到土匪窝。命和运都不怎么样。“不然到长安后打听打听哪家寺庙灵验?”
    半晌,祝明月借口疲累回屋休息。
    林婉婉抢先道:“杜先生,你别上心,就当祝总胡说的吧。”
    杜乔正色道:“祝娘子说的是实情,只是从前未曾有人对我挑破罢了。”话是难听了些,理还是在的。“你们为何称呼祝娘子为祝总呢?”能把利害关系抽丝剥茧得如此清楚,必然不简单。
    “可以理解为一种尊称,”林婉长叹一口气,“照你们这里的说法,她出身豪门,确切的说,她就是豪门。”
    “谁知道稀里糊涂到了这里呢,我没了眼见到手的稳定工作,晓棠失去安逸的生活和丰厚的遗产,祝总最惨,实打实的金山银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