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工厂升级
作者:行道人   四合院之跌宕人生最新章节     
    第二天,李元早起,习惯性认真完成早课。
    吃完早饭,习惯性地完成了签到,习惯性地把签到物收入空间。
    突然,发现一点不同,注意力放到签到物上,马上就被那本技能书所吸引。
    如果不是因为早上这个时间段,院里都是准备上班的人,李元很想大笑几声。
    几个月前,在设计柴油发动机的时候,他天天期盼,天天虔诚地祷告,结果系统根本不鸟他。
    这个阶段,他已经放弃了希望,没有想到今天突然就得到了一本技能书。
    点击技能书,“初级内燃机技术”,兴奋的李元毫不犹豫点击学习。
    顿时熟悉的麻酥感觉传遍全身。
    持续时间非常短,脑海里就多出很多知识。
    他沉浸其中,里面讲解了内燃机的基本原理,系统讲解了曲柄连杆结构、配气机构、传动机构、燃油供给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启动系统。
    甚至讲述了制造工艺、安装工艺和材质的选取。
    最让李元兴奋的是里面讲解到了风冷系统:
    风冷发动机不需要冷却液和冷却系统,所以重量更轻,维护更方便,结构更简单。
    对气候变化适应性强,起动快,不需要散热器。
    对于一些特殊应用,比如大型车辆、船舶等应用,风冷技术优势明显,在一些缺水地区、高温地区更是表现优秀。
    但是现在汽车已经放弃风冷,主要原因是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水冷优势更为明显。
    在高压缩比和排放要求高的场合,风冷已经无法满足要求。
    但是,当前风冷系统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
    随着对知识的了解,很多技术和知识超出了李元的想象。
    过去,他以为已经很了解内燃机的原理。
    但是相对于初级内燃机技术的知识,过去的他,连入门都算不上。
    好在现在大家不讲究有效扭矩、有效功率、转速、有效燃油消耗率这些重要的参数。
    在大家的认知中,能动就行,效率和污染不是大家关注点。
    李元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兴奋的翻阅着。
    最让他激动的是,里面还谈到了电控系统、分层直喷系统,这些技术,在香江的图书馆,他也没有看到过。
    虽然现在的半导体和传感器技术才刚刚起步,但是只要等待十几年,随着技术的成熟,他就可以提前应用到发动机上。
    这些技术完全可以提前储备,提前验证。
    来到单位,李元重新开始设计发动机,根据对几大系统的熟悉,他正在改进喷油嘴和内部传动系统。
    如果设计成功,理论计算,有效功率起码能够提升20%,油耗也能够降低20%。
    当然,给外行人的感觉,这台同样马力的发动机,体积更小了,劲儿更大了。
    回到京都已经1周时间,今天大家终于等来了好消息。
    “同志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机械厂现在更名为京都第5机械厂,并升级为处级单位”。
    讲到这里,卢星宇故意停顿一刻,大家顿时鼓掌欢呼。
    大家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尤其是那些主任们,这一周时间里更是坐立难安。
    虽然通过其他渠道,知道现在上级正在讨论机械厂的定位问题。
    升级的呼声很高,但是一天不确定,大家一天心中难安。
    “现在我宣布新的组织架构:
    厂长,卢星宇;
    生产计划科:聂拥军;
    物质科:成万彪;
    财务科:王红霞;
    人事科:赵庆东;
    办公室:任佳;
    安保科:胡强;
    技术科:李元
    生产计划科一名正科长,两名副科长。
    其他科室全部是一名正科长,一名副科长。
    李元同志因为资历不足,暂定为副科长,全面负责技术科工作。
    其他科室目前只有正科长,副科长由本科室科长酌情提拔。”
    那些得到任命的科长个个兴奋地满脸通红,有的开始欢呼,有点强装镇定。
    “我们在酒仙桥获批500亩土地,用于新厂房的建设,同时会扩大招工,上级也会为我们配置一些高级工人”。
    当听到扩大招工,很多人眼睛一亮。
    会后,各个科室的人互道恭喜,大家对于李元也是客气有加。
    大家都知道,机械厂之所以能够升级,完全是这位小年轻一人促成,他们都是受益人。
    至于卢星宇的级别,虽然会上没有说,大家心知肚明,他的级别最少也是副处级。
    最后也得到确认,他的级别居然是妥妥的正处级,可以说是这次的工厂变动,是破天荒的升级方式。
    这里有本次广交会得到最高上级肯定的原因,也有总公司大力运作的原因。
    可以预见的是,这里的一些科级干部三年后,就会成功调离,上升到新的领导岗位。
    技术科的成立,在大家的预料之中,也在情理之中。
    将来京都第五机械厂有没有大的发展,就全靠李元的发明创造。
    让他们喊几句口号行,或是卖苦力也勉强行,让他们发明创造,那是想都不要想。
    目前技术科只有3人:李元、梁志祥、阎解成。
    计划里本来没有梁志祥,但是会后,他找到李元,说什么也要加入技术科。
    他好歹也是一个初中生,跟着李元,他觉得干活更开心。
    在要求他带出新人的条件下,他开心地加入了技术科。
    技术科李元设置了两个科室,一个是设计,另一个是工艺。
    目前科室主任都是李元兼任,梁志祥和阎解成目前都没有这种能力。
    年初改造的时候,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大的变动,根本没有那么多科室。
    所以,当前仍然采用,科长在当前个人办公室办公,科室成员暂时混在一起,分布在三个大的办公室里。
    只有财务室是自己的独立科室。
    现在整个单位除了上层在忙着梳理科室,各个车间都是紧锣密鼓地全力生产。
    确保定期交货。
    现在外贸部一个专员已经进驻工厂,每天核对生产计划完成情况。
    目前最忙的科室肯定是生产计划科,现在除了一位科长,科室里没有其他人,都在各个车间督战。
    技术科现在最大的工作就是为将来的新产品努力。
    单缸小型柴油发动机的申请已经得到上级的批准。
    在酒仙桥,第一个建设的车间就是发动机车间。
    李元正带着二人设计新车间的布局图和采购设备清单。
    大家都是第一次设计这些,没有什么经验,好在最后的方案,是由设计院完成,他们更多的是提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