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三藩王“马政”
作者:吃饱除人   藩乱最新章节     
    胡国柄见吴世璠一脸严肃,害怕自己说错了话,连连摆手:
    “没有没有,少爷您别放心上,是我说了胡话。”
    心里却暗暗懊恼,直想扇自己一个大耳巴子,心想有钱拿着就是,干嘛那么多嘴。
    吴世璠看胡国柄的反应,就知道胡国柄应该是误会自己的意思了。
    于是轻踢马腹,打马慢行,胡国柄见状赶紧打马跟上。
    二人错位半个马身,各有心事,半响无语。
    吴世璠也换上另一种语气,打破僵局,颔首说道:
    “老胡啊,我这个人,不喜欢人家骗我。”
    “有什么事情,你实话实话,我不会生气。”
    “你刚才说的‘马不贵’,是什么意思,我只是想了解一下。”
    听吴世璠缓了缓语气这样跟他说话,胡国柄就知道吴世璠没有不满的意思,心里也暗暗松了口气。
    刚傍上一个大树,可不就这样跑了。
    于是,内心暗自整理了一下条理后,才跟吴世璠说道:
    “少爷,咱们云南的马是养得挺多的,而且不仅我们,我听一些袍泽提起,平南藩下和靖南藩下也是养了不少马。”
    “因为咱们养的马多,除了供应前线外,民间还有不少马匹可用,因此价格并不算高得离谱。”
    吴世璠闻言,脸带诧异:
    “你说的是滇马?”
    “我虽然没从过军,但也听闻滇马不适合行军打仗。它们体型小,善走山路,适用于驮负货物、长途跋涉,但不适合驮人和冲锋呀。”
    “而且,咱们云贵也没有马厂和草地,给军马驰骋吧?我听闻,马儿若成长期间没有足够的草地驰骋,很容易养废,军马养成驽马。”
    “还有,你刚才说,广东和福建那种地方,也养了不少马??”
    “他们只有鱼塘,哪来的草场?哪来可以给马奔驰的地方?”
    见吴世璠一脸的不信,夜不收出身、对马匹极为熟悉的胡国柄解释道:
    “不是滇马,是军马。”
    “少爷,咱们云南还真有马厂。”
    “而且就在咱昆明县城南,出南熏门后,往南再走二十里地,有山有海有平原,咱们藩内就在那里放马。”
    “咱们唤那地为‘跑马山’(注:现昆明市呈贡区跑马山景区,海是指翠湖)”
    “平南藩和靖南藩也有,不过,他们是在养在城里,咱们是养在乡里。”
    在听到胡国柄的解释后,吴世璠才意识到,原来藩镇,让生民如此困苦!
    这事得从顺治五年说起。
    顺治五年,镇守在广州的清廷广东提督李成栋、镇守南昌的金声桓同约举义,反戈归明。
    清廷闻迅,派兵南下,南昌告急,李成栋率军北上驰援江西,坠马而死。
    虽然李成栋北上战败,但留在广州的还有他的副将杜永和。
    后也被南明封为江宁伯。
    顺治七年(1650年)、永历四年春,平南、靖南二王领兵攻打南国重镇——广州城。
    由于永历皇帝惧怕清军兵威,早已逃至肇庆,又跑到广西梧州。
    留守广州的,就是杜永和及李成栋的剩余人马。
    彼时大清势如破竹,再加清廷允诺平南、靖南世镇南疆,因此二王皆把广州当做自己的肉脔,对广州城势在必得。
    又因为当年李成栋叛明时,仅用十四骑,就骗开广州城门,因此二王对广州城防不以为然。
    未曾想,广州百姓深知清军残暴,于是全城皆兵,誓死抵抗。
    男丁拿起武器登上城墙,妇女搬送粮草伤员,片刻不敢懈怠。
    清军在攻城战中,遭受广州军民及澳门葡萄牙佣兵的激烈抵抗,损失惨重,乃至尚可喜的亲族尚可福都因此身亡。
    二王见广州防备森严,因此掘壕沟,垒土墙,就地铸造大炮,围困广州,切断羊城与粤东粤西的联系。
    在督促围城工事建造的同时,又接受活跃在珠江口附近的红旗帮海盗投诚,利用他们手里大小125艘船只,封锁广州南面水域。
    十一月初,清军汇合海盗、荷兰炮手,凑出了73门红衣大炮,招募2200名当地乡勇,攻打广州城。
    期间,广州外城西城门守将范承恩降,杜永和见大势已去,率部下由水路奔窜出海,逃至海南,只留下广州七十万百姓。
    城破之日,尚可喜,耿继茂“怒其民力守,尽歼其丁壮”,下令屠城。
    广州七十万生民,无论男女老幼尽遭屠戮,史称“庚寅之劫”。
    入城后,平南、靖南二王犹未泄愤,“即于城中驻兵牧马”(注1),以示惩戒。
    此后,由平南、靖南镇粤伊始,未苏于战争巨创的百姓便为二王“马政”所苦:
    由于广州百姓尽遭屠戮,广州城内空缺出大量民房,竟然被二家藩王当做马厩来养马!
    并且周围的县民“几尽为马夫”,“百姓游离不得归梓,食粮多输予藩府马兵”。
    据时人梁药亭记载:
    “庚寅(顺治七年)冬,耿尚两王入粤,广州城居民流离窜徙于乡,城内外三十里,所有庐舍坟墓顷悉令官军筑厩养马。“
    甚至还做了《养马行》一诗,描绘了当时百姓的凄惨。(注2)
    耿继茂的靖南藩移镇福建后,其马政之害亦移至福州。
    当时,耿藩在福建广设马厂,“每厂用夫一二百名,坐派轮流,不许时刻有离,夜不许回,亦不许睡,令持锣守宿。要回者每名索银一钱。“
    除此之外,靖南藩还要向民间广征草料。
    “每征草一束,即为七斤,旋为十四斤。”
    后又加至“每束二十余斤,可一束分为三束。”
    耿藩的“马政”,致使福建乡间草价暴涨,每束可索银二分五厘。
    而在三藩王的互相“比烂”大赛中,吴三桂算得是比较好的。
    像在城中牧马这样的荒唐事,平西藩还做不出来。
    但是,昆明城郭附近、方圆数十里亦尽为草场,耕地尽废。
    据时人客居湖南的昆明士子高澹生,在投寄于友人的信中说:
    “近有人自乡中来,云昆明池及西山皆无恙,唯自南薰门以至出郭,瓦砾鳞集,衢巷萧然。出郭二三十里为草场,以牧骡马牛马,人不插耕。“(注3)
    ……
    一块临近翠湖的平原,成为了马厂,“人不插秧”,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至少几个乡、村的村民要么迁走,要么……
    想到这里,吴世璠脸色愈发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