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见余老祖
作者:混沌泡泡   仙路九万万里最新章节     
    浓云投下巨大阴影,山腰以下不分晨昏。
    宁归沿着陡峭岩壁攀缘,很快就已经登高百余丈,在孟拾鱼的眼里缩小如蚁。
    罡风渐渐劲烈,如同锁龙镇冬日里的西南风,能刮的人倒退。
    好在宁经魁准备非常周全,一身束身劲装,足登软履,发丝也扎成了道士髻,承受的风阻还不是很大。
    五指紧抠岩石裂隙继续攀援。
    脚下不时蹬落碎石,哗哗啦啦地坠向地面。
    孟拾鱼周围被砸出几十个坑洞,石块陷入地面半尺,可见坠落之势迅猛。
    “小心!”
    孟拾鱼揪心地冲着山上呼喊,但声音没有传播过来,就被罡风刮散。
    宁归的已经抵达山腰,头顶浓云犹如翻动的墨海,好像遮盖了整个天穹,透不进来阳光。
    浓云中的闪电向不断岩壁劈落,炸开一团团火光。
    空气弥漫着似硝石燃烧的气味。
    宁归踩着仅能落下半只脚的岩石缝隙,艰难挪动身躯,尽量避开雷击区域。
    还尚未稳住身形,一道手指粗细的闪电径直劈到了宁归的右手上,同时手指抠的岩石缝隙也被炸开。
    “娘的……”
    宁归右手抓空,失去重心,身躯猛地沉了一下。
    幸好另一只手抓得很牢,不至于真的坠落山崖。
    但情况肯定不容乐观。
    悬空将近四百余丈,宁归单手抠着岩壁缝隙,身体随着罡风来回摆动,好像随时都可能坠崖而亡。
    右手手背闪电炸的血肉模糊,鲜血随着指尖不断往下淌。
    嘶。
    宁归倒吸凉气,顾不得手上伤势,就再次扳住岩石凸起稳定身形。
    虽说底下有孟拾鱼接着,坠崖摔死的可能性不大,可总归是身在几百丈高空,心里难免觉得恐惧。
    他稳了一会儿,才继续往上攀缘。
    或许是从前假话说的太多,天打雷劈的誓言真会应验。
    穿越浓郁云层时候,宁归背后又遭到近二十次雷击,衣襟都被烧着了,他甚至嗅到烤肉的焦糊味儿。
    “至于吗?”
    宁归咬牙坚持,两刻钟后终于登顶,随后立即滚到地面喘息起来。
    原本风度翩翩的宁经魁此时衣衫褴褛,膝盖被划破好几道血口,脸色乌黑,躺到的地面还沾了大片血迹,哪儿还有半分潇洒模样?
    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事真不好干。
    “得讹诈那小子至少十枚木元丹,不然可就亏大了。”
    宁归呢喃自语,脸上浮起笑容。
    休息了片刻。
    宁归起身观察山顶形势,面积有方圆五十丈,地面平整,南面种着六株桃树,山顶气候要比山下冷的多,因而桃花到此时才凋谢,还未干枯的花瓣落了满地。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桃树后面坐落着四间茅草屋,建筑风格不像是当今大夏的风格。
    想必居住其间的宗门老祖应该是一位念旧之人。
    宁归默默思量着,同时走到桃树下,不经意看到桃枝挂着四块木制的祈福牌,微微散发白光,好像承载着流传千古的愿力,让人感觉宁静吉祥。
    正在琢磨,茅草屋突然传出动静。
    “弟子宁归参见老祖。”宁归乖觉地移开视线,屈膝跪在桃花树下。
    他见到宗门长辈跪的很快很利落,犹如雪初五在苏寒衣面前的跪倒速度。
    “五年没见,你的品性倒是坚毅了些。”
    一位身材高大青年面容的人,低头从茅草屋出来,双手背负,两袖随风飘摇,眼眸中带着俯瞰人间的冷漠,只是看到宁归后稍微有了些温度。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年轻版的余尽春!
    在人间烟火浓郁的锁龙镇,余尽春操持着木匠铺,还未见多么出众,可在九溪学宫里面,当真就有了一种谪仙人的神采。
    仰之弥高,蔚然如山,寂然如海。
    简朴的茅草屋也因他的存在,多出了飘然遁世的清净感。
    宁归之前已经知道余尽春是九溪学宫的开宗大能之一,后来也在钦天监挂职,出现在这座山峰上并不意外,可见到了,还是难掩心中惊讶。
    小小的锁龙镇隐藏的多少隐秘,让这样的大能都常年安居于此?
    “余……老祖。”
    拜入九溪学宫,再用余先生这个就不合适了。
    余尽春坐到桃花树旁石凳上,“当年说你会走上炼气问道的路,看来没有错。”
    宁归咧嘴笑笑,眉宇之间略有暗伤,如果不是被绿了,他未必能奋发图强。
    他轻叹道:“造化弄人。”
    “你现在才多少年龄,见过多少人间悲欢离合,先别妄谈造化弄人四字,本是孽缘又何必执着?”
    “师祖教训的是。”
    “上山什么事?”
    宁归把从黑青色鳞片拓印下来的十六个字取出来,恭恭敬敬递到余尽春眼前。
    “弟子有几位异形古字不认得,特来向老祖求教。”
    余尽春眯起眼睛,“神虞王朝附属国荆桑国的文字,当年荆原国被灭,典籍古卷皆毁于一旦,流传下来的物件少之又少,你不认得倒也是情理之中……荆原国!这个小国曾出现一位让修行界天翻地覆的前辈,你可是否听过?”
    宁归摇了摇头。
    “武神盖十三。”
    “那弟子知道了,师姐因主修仙武之故常常和我念叨这位前辈英杰,只是时间太过久远,不知道盖前辈身属哪国。”
    余尽春伸出手,一只毛笔凭空出现,随即握笔挥毫,把十六个荆原国的异姓字译成大夏文字。
    同时解释道:“传闻盖武神渡劫飞身,有万道劫雷加身,一时暴怒,挥拳上攻上界雷池,将雷池砖石打碎一角落入人间,这十六个字里包涵雷石东坠的字样,恐怕是和上界雷石有关,你若能寻得完整信息,就是桩泼天机缘。”
    宁归目光闪了一下,“也只有这十六个字,弟子往后会尽力寻找其他信息。”
    余尽春摇头而笑,不知何意。
    但却宁归心里有些慌,立马换话题转移注意力,“老祖,您何时从锁龙镇回宗的?”
    ”并没有回宗。”
    “嗯?”
    “你眼前所见只是留在宗门的分身。”
    原来如此。
    宁归感觉手背疼痛难禁,忍不住吹了几下,又道:“分身应该和本体有感应的,请问老祖,锁龙镇上如今怎么样?”
    “一如既往,陶百总倒升了千总,执掌镇上所有差役与弩手,有他在,镇上百姓和罪民的日子都会好过些,去年冬日锁龙镇西面仅有一人冻毙。”
    “陶百总仁德!”
    锁龙镇坐镇着三位大能,镇边儿的界山还有几尊大妖,无不是能搅动修仙界风云的大人物。
    不过无一例外,他们对陶三门的评价都很好。
    两句闲话说完后。
    余尽春把译好的文字交给宁归,神色略有迟疑,轻声道:“陆缺……”
    他只说了陆缺的名字,就不再继续往下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