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无懈可击
作者:刀锋起舞   权财巅峰,从第三次离婚开始高升最新章节     
    “钱女士,我的话或许有些不中听。
    但都是我的肺腑之言。
    你说身高、长相、气质、才华,这些都不重要。
    很显然,在你心里最重要的是金钱。
    钱女士,如果依你的观点。
    任何女孩儿在找对象时,什么也不用考虑。
    只以金钱作为唯一择偶标准。
    钱女士,扪心自问。
    你不觉得你的观点很极端吗?”
    赵长天注视着钱丽萍,语气有些尖锐的说。
    不等钱丽萍分辩,赵长天接着说道:“金钱的确很重要。
    它能满足你的物质需求。
    衣食住行,都需要金钱。
    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两个人在一起,仅仅只是满足物质需求,就可以吗?
    显然是不可以的。
    我认为,恋爱也好,婚姻也罢,最重要的,其实是精神方面的需求。
    这个年代,满足自身基本的物质需求,几乎人人都能做到。
    我还没听说,周围有哪个认识的人,是被饿死的。
    在基本物质需求都能满足的情况下――
    我认为,在爱情和婚姻中,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需求。
    是双方是否彼此欣赏、喜欢。
    如果双方不是在情投意合的情况下,走到一起。
    或者说,只是以金钱为标准的门当户对,只是在物质条件上相互匹配。
    钱女士,你认为,这样的爱情或者婚姻,又能维持多久?
    就算能一直维持下去,这样的人生是不是太过乏味,太过悲哀?”
    赵长天接连提出几个反问。
    “哼!
    赵先生,你说的这些。
    我都懒得回答你。
    如果放在二、三十年前,或者更早。
    那时候大家都很贫穷,谈不上有什么物质享受。
    你说的这样或许有一定现实意义。
    但现在是什么社会?
    经济高度发展。
    所谓的精神需求,要完全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
    衡量一个人是否优秀的标准,就是取决于财富的多少。
    如果你没钱,你就是一个失败者。
    你认为一个失败者,会让他的另一半喜欢、欣赏吗?
    就算喜欢,就算欣赏,在冰冷的现实面前,又能持续多久?
    所以,赵先生,收起你那套过时的幼稚观点吧。”
    钱丽萍冷笑着驳斥道。
    “哎!这个老女人有些不好忽悠啊!”
    赵长天暗自叹息。
    平心而论,钱丽萍反驳的这些话,客观来说,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衡量爱情或者婚姻的标准,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曾经的精神大于物质,已经逐渐颠倒过来。
    但即便有些认可钱丽萍的观点,赵长天却不能表现出来。
    与钱丽萍这种很有主见的老女人斡旋,必须要在气势上占得上风才行。
    或者说,必须形成压制才行。
    “钱女士,不论经济如何发展。
    恋人之间最重要的,仍然是情投意合。
    没有爱情的婚姻,对女人来说,太过可悲。
    仅仅是以金钱为纽带得婚姻,根本无法让一个女人获得幸福。
    钱女士,如果依照你的想法,为王玲找一个所谓门当户对的伴侣。
    王玲在丝毫不喜欢对方的情况下,却要和对方生活在一起。
    你不觉得很残忍吗?
    她只有二十几岁,未来还有漫长的岁月要度过。
    你就真的忍心看到王玲的后半生都郁郁寡欢吗?
    作为一个母亲,难道你不希望女儿有一个充满快乐的人生吗?
    还是说,王玲幸福与否,你根本不在意。
    你在意的仅仅是自己的感受?”
    说到这里,赵长天看到钱丽萍似乎想插话。
    他摆摆手,接着说道;“况且,我三弟大学还没有毕业。
    就已经开始创业。
    这样的年轻人,即便经济上有所欠缺,也只是暂时的。
    你当初和你先生可以通过奋斗创下丰厚的家业。
    我三弟也同样可以做到。
    只是需要一些时间而已。
    所以,只要钱女士你耐心的等待。
    早晚,我三弟能拿出匹配王玲的物质条件。”
    听到大哥的这些话,赵长河不断点头。
    “阿姨,请相信我。
    我将来一定能取得让您满意的成就。
    绝不会让学姐后悔嫁给我。”
    赵长河忍不住接过话,语气郑重的承诺道。
    赵长天看着老三,重重的点头。
    他相信老三可以做到。
    王玲充满柔情的看向学弟,她也相信学弟的话。
    然而,钱丽萍却一脸的不以为然。
    “这些年,我见过太多家世很普通,但有理想、有斗志的年轻人。
    他们都不欠缺所谓的才华。
    但最终能获得成功的,有几个?
    答案是,一个都没有。
    混得最好的,也不过是开了一家小公司。
    每年有个百八十万的收入。
    整天求爷爷告奶奶的拉客户、谈业务。
    没有尊严,活得像条狗。
    年轻人,时代不一样了。
    二、三十年前,国家经济还不发达。
    各行各业竞争并不激烈。
    创业的机会很多。
    在那个时期,依靠勤奋、能力,再加上一些运气。
    确实有白手起家的可能。
    但如今的年代,如果你家世普通,如果你没有人脉。
    就算你再有才华,你再勤奋,想要获得成功,都是无比艰难的事。
    赵长河有人脉吗?
    有家庭支持吗?
    有创业经验吗?
    显然都没有。
    就凭他头脑一热,鼓捣一个皮包公司。
    就想获得成功?
    简直是笑话一般。”
    钱丽萍目带不屑的扫视着女儿和赵家兄弟。
    一副看透世情、居高临下的口吻。
    这些话,都是钱丽萍的肺腑之言。
    是她对这个社会现状的总结。
    她自认为,她的观点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赵长河这种无家世、无资金、还没有经验的年轻人——
    根本不可能获得所谓的成功。
    或者说,成功的几率太低,低到可以忽略不计。
    “当然,事无绝对。
    或许在成千上万个年轻人中。
    有那么一、两个运气好的,获得贵人扶持。
    在事业上取得成功。
    但那是多么小的概率。
    赵长河凭什么就能成为这种小概率成功者中的一员?”
    钱丽萍又补充道。
    这让她的观点,听起来无懈可击。
    赵长天摇摇头,接过话:“钱女士,我不否认你的观点,有合理之处。
    但你还是太偏激了。
    二十年前,有那个时代特有的创业机会。
    同样,在这个时代,也有这个时代特有的创业机会。
    你在二十年前,能够创业成功。
    长河同样也能在这个时代,获得属于他的成功。”
    说到这里,赵长天停了下来。
    他看到钱丽萍脸上流露出浓浓的嘲讽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