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建康府之战(六)
作者:苍莽山   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最新章节     
    增援镇江城的徐旺荣、瓮福两位新附军将领被宋军击毙,其手下的三万水师或被歼灭,或者干脆投降。
    一些侥幸逃脱的溃兵则匆忙上岸,寻来战马,朝着建康府方向疾驰。
    至此,蒙元江浙行省镇江路镇江府完全被宋军收复。同时,蒙元在长江防线上的最后一支水师力量也宣告覆灭。
    随着溃兵把这个骇人的消息带回,彻底沦为一座孤城的建康府顿时人心大乱、混乱不堪。
    此时,不管是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忙兀台还是蒙元宗王翁吉剌带,再也不敢去讨论什么抵御“外敌”的事情了。
    所有滞留在城内的蒙元亲贵、官员、将帅都在忙着收拾行李,以便在宋军围城之前能逃回江北。
    “本王打死你这个狗才!”
    奢华无比的王爷府,一名下人在慌乱之中摔碎了一个瓶罐。
    看到这一幕,本就烦躁不堪的翁吉剌带变得更加狂躁,堂堂一个蒙古王爷赫然亲自动手,一鞭子狠狠地抽打在这名下人身上。
    “哼,你这狗才,今日本王没时间耽误功夫,要不然非抽死你不可。”翁吉剌带一连数鞭子下去,打得下人皮开肉绽,但依旧无法释放心中那份长期积累下来的巨大压力。
    这种事情接二连三地发生在建康府各大奢华的宅院、官邸中。
    面对着未知的未来,这些平日里高高在上的贵胄们更加变本加厉,更加狂暴不已。
    俗称:“无名火。”
    长江上,苏景瞻处理完收编元军水师事宜之后,下令全军继续向建康府进军。
    看着江南岸镇江府城头上飘扬的大宋旗帜,苏景瞻难以抑制心中的喜悦:“十二年了,苦苦等待了十二年之久,终于再次进入长江航线,收复整个江南就在今日。”
    “水师弟兄们辛苦了!大宋万胜!”城头上的宋军看着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水师战船,齐声高呼着。
    十万宋军水师官兵面向镇江城头,欢呼雀跃,高呼万胜。
    “命令大军加速前进,决不能让忙兀台等人逃回江北。”苏景瞻的旗舰刚刚驶过镇江城门口,便直接下令道。
    宋军水师在苏景瞻的率领下意图非常明显,直接切断长江航道,彻底堵死鞑子过江逃窜的企图。
    蒙元方面当然也不是傻子,南边有文天祥已经攻克江宁县,距离建康府咫尺之遥。如果等苏景瞻的船队抵达建康府水域,那一切就彻底完蛋了。
    抢时间!
    一边是为了形成包围,一边是为了逃命,就看谁的动作更快一些。
    “报,平章大人,宋军水师已过京口,正朝建康府快速而来。”一名平章府将领慌慌张张跑进来报告道。
    镇江府到建康府如果走长江水路的话不过一百余里。
    宋军传统的战船暂且不提,单论苏景瞻的蒸汽机“铁甲舰”的话,可以说三四个时辰便能抵达。
    留给建康府鞑子们的时间不多了。
    “苏景瞻这个黄毛小子怎么跑得这么快。”忙兀台大声质问道。
    “平章大人,宋军那种冒烟的船太快了,您还是赶紧想办法吧。”这名平章府的将领快哭了。
    都到了什么时候了,哪还有心思管南朝行军速度的快慢。
    一语惊醒梦中人!
    “快,突围。”
    说得好听一些是突围,其实也就是逃命罢了。
    即便是逃命,也不能舍弃了多少年积攒的财富啊。
    房子、商铺这些带不走的也没有办法,但金银财宝总能带上吧。能多带一些是一些吧,毕竟到了北边也没多少机会捞钱了。
    况且如果日后“朝廷”追究起来,也有钱赎买罪责不是。
    忙兀台指挥着家丁、下人们推着大车小车,出了官邸直奔北门。
    建康府的蒙元官员人数众多,人人携家带口,各种装载着财物的车辆数不胜数,以至于宽阔的马路显得拥挤不堪。
    为了能快一步出城,拥挤的人群互相推搡着,谩骂声此起彼伏,场面几度失控。
    谁的官大,谁说了算。
    忙兀台作为江浙行省的扛把子,自然有优先通行权。
    江边的情况更加复杂,更加混乱。
    那些位卑者手中资源匮乏,因此根本无法乘船,只能斥巨资购买几张船票。
    就这,还是一票难求的存在。
    还有一些不开眼的妄图抢夺船只,被留守在战船上的元军一阵砍杀。
    “平章大人,船在前面,请大人速速上船。”一名平章府的将领引领着忙兀台及其家眷匆忙登上等候多时的船舶。
    “呼,终于逃出来了。”劫后余生的忙兀台心中暗道。
    几乎就在同一时刻,翁吉剌带、也迭迷失等人也在本部人马的保护下,登上停靠多时的船舶。
    至于说其他人有没有船,这个时候谁还有那个闲情逸致去操别人家的心。
    “快,开船!”家眷已经登船,携带的无数财宝也已经搬运到船上,忙兀台等人匆忙下令道。
    这些蒙元高官们连回头再看一眼建康府的功夫都没有,可见逃窜之匆忙。
    ……
    大宋祥兴十二年,六月初一日。
    长江。
    江南东路,芜湖。
    经过近两个月的航行,赵昺终于赶回来了。
    “你就是赵祥?”赵昺端详着跪在船舱内的原唐州守将赵祥问道。
    唐州就是后世的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一带。
    “回陛下的话,罪将正是赵祥。”跪在地上的赵祥,一头杵地,身体有些发抖地说道。
    虽然也曾“立功”,但历史上背叛大宋的事情绝对是无法抹掉的,这时候面圣的赵祥还是很紧张的。
    “哼,汝的事情朕可是清楚得很。”端坐的赵昺冷冷地说道。
    “赵祥知罪,请陛下开恩。”
    几番询问之后,赵昺从赵祥的口中了解了江南东路、两浙东西路的一些基本情况。
    再结合锦衣卫的情报综合判断,断定此人并没有丝毫隐瞒,于是赵昺对于这些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叛将们的不满情绪稍微缓和一些。
    “哼,让你的人走陆路随朕一起入建康府。不要有什么小心思,否则……”
    “罪将赵祥谢陛下天恩。”赵祥磕头如捣蒜。
    数日之后,建康府。
    先期已经进驻建康府的文天祥、张世杰等人听闻赵昺的回来,出城二十里相迎。
    “数月不见,文相公、张将军别来无恙?”赵昺笑道。
    “托陛下的福,老臣等身体还算硬朗。”众人也是高兴至极。
    数月不见,再加上宋朝收复整个长江以南,在如此重大的胜利面前,君臣之间亲切交谈,似乎有说不完的话。
    “官家,元贼忙兀台等人已于数日之前匆忙逃至江北,此臣之罪也,请官家治罪。”
    文天祥、苏景瞻等人终究还是迟了一步。
    “哈哈,不说这个,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我等先安抚好江南,再和伯颜一决雌雄。”
    天下之大,这些人能跑到哪?
    早晚的事情,何必慌这一时。
    “臣等多谢官家。”文天祥等人还是挺自责的,听闻赵昺的话,赶紧感谢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