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京口瓜洲一水间
作者:苍莽山   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最新章节     
    文天祥所指的要事自然是指建康城。
    建康,钟山蜿蜒如龙,石头盘踞似虎,实乃帝王之居。西濒长江,东接大海,东、南、北三面皆为钟山山脉所环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此地为六朝古都,东吴、东晋、宋、齐、梁、陈皆建都于此。同样也是大宋江南东路之治所。历来为半壁江山或偏安政权之首选,其意义之重大,影响之深远,非同小可。
    建康府衙内。
    蒙元宗王、勋贵云集于此。大堂内,众多新附军将领皆小心谨慎,深恐触怒主子爷们的兴致。
    “哼,管如德,你可知罪?”江南行台御史大夫相威冷哼一声,阴森森地说道。
    “大人,小的也是有苦衷的,请大人体谅一二。”站在下首位置的管如德瑟瑟发抖地说道。
    此时的管如德已经不是在绍兴府的时候可以一言定夺。面对如此众多的主子,此人不敢有丝毫“架子”。
    “你竟敢弃城而逃,致使我大元再失一城。今日本相绝不轻饶。”
    相威既是御史大夫,又兼任江淮行省左丞相,位高权重得很。
    “大人,饶命啊。”
    此刻,管如德偷偷看了一眼自己的后台宗王翁吉剌带,期望后者能看在孝敬多年的份上替自己说上几句好话。
    “左丞,枢密副使虽然不战而退,也是有原因的嘛。反贼加上南朝兵马合起来四十余万大军,绍兴府兵不过五万,如何守得住。”宗王翁吉剌带还是挺讲义气的,在这关键时刻果然替自己人美言了几句。
    “哼……”相威冷哼一声,不再言语。
    事实上相威也知道绍兴府是守不住,只不过借口此事想拿管如德树立威信罢了。
    无他,相威是奉了忽必烈的旨意南下主持江南事务,但等到相威来到江南之后,才发现自己孤掌难鸣,根本就指挥不动这些牛人。
    掣肘,互相倾轧,司空见惯。
    “好了,都不要再吵吵了,不管怎么说,管副使也带回来数万儿郎,依本平章看来有功亦有过,这功过相抵,此事就揭过不提也罢。”浙江行省扛把子平章政事忙兀台张口说道。
    “小的多谢主子大恩。”自觉逃过一劫的管如德连忙感谢一番。
    “哼,如今南朝势大,我等还是想想如何守住建康府吧。”虽然治不了管如德的罪,但相威毕竟带来了圣旨,自然而然把自己当成了老大。
    “相威,本王觉得这建康也是守不住了,不如我等返回大都,也不失逍遥自在。”迷失在富贵乡的翁吉剌带早已经没有了往日的锐气,一张嘴就是回家找麻麻。
    “哼,本相奉大汗皇帝陛下旨意,坚守江南各地,岂能不战而退。尔等一退再退,如何对得起大汗的重托,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用鲜血换来的万里江山!”忽必烈忠实的执行者相威当场反驳道。
    “本王有必要提醒你一句,大汗皇帝陛下已经殡天了,如今大汗之位空悬近半年之久。本王还是奉劝诸位都考虑考虑自己的前途吧。”
    翁吉剌带赫然站起来,目光凌厉地环视四周,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什么城不城的,哪有自己的身家性命重要。
    “不错,神器不可久虚,宗祧不可乏主。我等还是回大都拥立新汗要紧。”枢密使也迭迷失也站起来说道。
    谁都不傻,一朝天子一朝臣,对于做臣子的拥立之功便是最大的功劳。
    有了大功,才能在新皇一朝坐得稳当,可以说这个时候的也迭迷失把众人的心思说了出来。
    “尔等可是要抗旨不尊!”相威猛地一拍桌子,大声呵斥道。
    “相威,你不要在这里聒噪,本王心意已决,先令大军撤往广陵,再做打算。”
    广陵就是扬州,这座城市最早称为“邗”,春秋时期称为“广陵”,前汉称“江都”,城市名称几经改变,唐朝时期复称“扬州”。
    步子迈得太大扯住蛋的隋炀帝就死于此地。
    “金牌在此,我看谁敢!”相威手持忽必烈的金牌再次呵斥道。
    这玩意儿还是有点用的,随着相威把金牌掏出来,翁吉剌带等人气呼呼地坐在椅子上,眯着眼睛不再吭声。
    “好了,都不要吵了。如今贼兵四起,南朝大兵压境,还是想想如何退敌吧。”扛把子忙兀台出来打圆场道。
    退敌,说得轻巧。数十万宋军是一句话就撤退的么?
    “本官认为,建康府定然无法守住。为今之计,应当趁南朝小皇帝尚未归来,率先撤至江北。如此,我等便可保存实力,守住长江。南朝自然无法得逞。至于收复江南一事,日后再寻良机,方为上策。”掌管军事的也迭迷失也做起了和事佬。
    但其中心意思还是撤退,只不过自欺欺人,换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罢了。
    “枢密使,如今滞留在建康府一带的儿郎高达十余万人,我等缺少渡船,此事恐怕不易吧。”忙兀台直接说了元军最困难的事情。
    十余万大军想要渡过长江天堑,谈何容易。故而,众人听闻,皆无言以对。
    “大人,末将有一个法子,不知当讲不当讲。”就在众人沉默不语之际,狗腿子管如德站了出来,谄媚地说道。
    “哦,管副使有何妙计,快快讲来。”事关前途命运,翁吉剌带当即来了兴致,连忙问道。
    “可在长江上搭建一座浮桥,供大军通行。”管如德道。
    “哼,本平章还以为是什么锦囊妙计呢,这长江上搭建浮桥岂不是开玩笑。”忙兀台不以为然,冷哼道。
    “平章大人,请容小的把话说完。”管如德连忙把身子弯得更低一些。
    如果说后世的武汉长江大桥是“万里长江第一桥”的话,那么在宋朝初年搭建的一座浮桥可以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浮桥”。
    樊若水,一个南唐投靠宋朝的文人,在采石矶江面上架设一座横跨长江的浮桥。
    宋军如愿以偿渡过天堑,灭亡南唐。
    管如德一五一十地把宋初那段十万大军过天堑的历史说了出来。
    “如果我军也可以在长江上搭建浮桥,一来可以吸引宋军主力西行,二来建康府的压力必然减弱。”管如德道。
    “哈哈,妙哉,妙哉。就让那些新附军去搭桥吧,我等率领精锐从建康府直接渡江。”众人都觉得这个法子奇妙至极,纷纷赞同道。
    挑选几万炮灰去搭桥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至于说桥搭建的如何,那就不关这些大人物的事了。
    而且采石矶位于建康府以西,还能替这些大人物们挡住赵昺的兵锋,何乐而不为。
    “拿酒来!”心情大好的翁吉剌带当即吆喝一声。
    好酒端上来,歌舞跳起来。热热闹闹,皆大欢喜。
    “哼,一群忘了祖宗的酒囊饭袋!”看不惯的相威遂大骂一句,拂袖而去。
    “来来来,喝酒,喝酒。”随着相威的离去,众人更加肆无忌惮起来。
    端坐于上位的翁吉剌带等人,品尝着美酒佳肴,左拥右抱之时,目光仍紧盯着站在中间的那群翩翩起舞的妙龄女子。
    ……
    自从北方的情报源源不断传回来之后,宋军开始极速向长江推进,一改往日按兵不动策略。
    文天祥率军离开临安西门,向着北边的建康府行军暂且不提。
    汉江,大宋京西南路,乾德县。也就是后世的湖北襄阳老河口。
    经过连日来不停地行船,赵昺等人终于来到了襄阳附近。
    快了,终于快到长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