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泉州之战(三)
作者:苍莽山   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最新章节     
    “迎上去,砍死对面的弱鸡。”沙全狂叫着,催促手下的儿郎们拼命划船迎着宋军战船而去。
    对于宋军的战斗力,沙全沙指挥还是很清楚的,虽说阿里海牙的事情已经传播很广,但也没几个人在意。
    至于吕文焕所说的那种骇人的火器,大家都觉得是为了逃避责任罢了,更没几个人相信。
    “报,丞相!距离敌船已经不足三里!”宋军观察手再次大喊道。
    “命令,第一海军佛郎机炮艇从正面成扇形前进,火枪手就位!”
    “命令第二海军从左侧包抄,两军形成交叉火力,务必全歼敌军!”文天祥下达作战命令。
    文天祥的军令通过各种旗语传达到宋军各部。
    “副帅,丞相令我军从左翼包抄,务必全歼广州水师。”观察手看到旗语,跑过来向张世杰汇报。
    “命令张唐,黄之杰率军向海岸移动,从侧面切断敌船逃窜之路!”张世杰果断执行着文天祥的作战计划。
    “末将得令!”谢洪永大喝一声!
    随后,得到命令的张唐、黄之杰两位师长,带领本部战船左满舵向着海岸方向急速行驶着。
    “报!沙指挥使,敌船一部向岸边行驶,意图包抄我军后路!”蒙元小喽啰大叫道。
    都是打仗的老手了,谁也不傻,一个动作就知道想干什么。
    “踏马的,叫唤什么!老子眼没瞎,看得见!”沙全骂骂咧咧的。
    小喽啰不敢声张,更不敢顶嘴。
    只能在心里默默地念叨着这位沙大将军的十八代祖宗。
    “报,丞相!张将军所部张唐、黄之杰两位师长已经向左侧移动。”
    文天祥等人拿起望远镜,只看见一百艘宋军战船在距离敌船不足三里的地方突然左满舵,向着海岸方向斜插过去。
    “丞相,距离已经很近了,是否开炮?”苏景瞻询问道。
    宋蒙两国水师迎面行驶,速度极快,两国水师越来越近,即便是不通过望远镜也已经能够清楚看到对面船上的人影。
    只见,蒙元水师战船上,一个巨大的“沙”字帅旗迎风飘展。
    一员身披红色披风的虎将手握刀柄,站立在船头。
    “沙字旗!此乃何人?”文天祥回头问道。
    “回丞相,此人乃沙全是也,乃是叛将刘整部将。刘整死后,被蒙元朝廷任命为广州水师指挥使。”
    “呵呵,真是瞌睡来了有人送枕头,这送上门的菜,岂能放过。”
    距离越来越近,这个时候已经清楚地看见蒙元战船上一排排的士卒。
    但见这位沙大将军,威风凛凛地站立在一艘巨大的旗舰上。
    身边几位副将紧随左右。
    此旗舰长二十余丈,船身高出水面三二丈,望之如阁道。
    这么大的战船,遇见小型战船的话直接能撞碎的存在。
    “呵呵,这船还真大。能载不少人呢。”文天祥笑道。
    “回丞相,此船虽不及大帅的旗舰,但至少也能容下三百人不成问题。所载士卒当有两百人之多。”
    两百人站在一艘船上,密密麻麻挤在一起,这特娘的就是来送死的,还不够几轮佛郎机炮轰呢。
    “丞相,已经不足一里了!”苏景瞻再次提醒道。
    不到五百米的距离,其实这个距离早已经进入了宋军火力射程范围了。
    但大海之中不比陆地,船在海面行驶上下颠簸,很难瞄得准。
    为了第一轮开火就能达到重创敌军的效果,文天祥一再压缩两军的距离,迟迟没有下达开火的命令。
    而蒙元水师也没发现什么不对劲的地方,水战嘛,抵近之后先用弓弩平射一番,然后就是跳上敌船展开肉搏。
    当然了也有火烧敌船的纵火船,但火攻也不是那么轻松的,需要天时地利的配合。
    大海上又不是内河,火攻之计更是难以奏效,万一不小心烧到自己怎么办。
    “传令下去,没有本相命令所有大将军炮均不得开炮!”
    “传令,准备右转舵,船舷对准敌军!佛郎机炮做好准备!命令火枪手装填弹药!距离一百米之时,佛郎机炮率先开火,火枪兵自由射击!”文天祥下达最后的作战命令。
    火炮在船舷,对敌开火只能把船横过来。
    这也是早期没有甲板炮的不便之处,不管是后来西洋人还是郑成功的战船都是这种打法的。
    成“之”字形行船,成“之”字形作战。
    当然了,“之”字形行船主要原因还是因为遇到了逆风,只能这样曲折着顶风行驶。
    而张世杰的战船就不需要调整方向了,本身就是沿着海岸方向行驶,船舷早已经对准了敌船方向。
    一百米!这个距离已经能看清楚对面人的面孔了!
    “报,宋军右满舵,成一字长蛇阵,打算向北方逃窜!”刚刚挨了一顿臭骂的小喽啰再次点头哈腰的跑过来报告道。
    “宋军想要逃跑?可看着也不像逃跑,就算逃跑为何早不跑晚不跑,只有一箭距离的时候开始逃跑?况且还是朝着北方,特酿的这是搞啥子嘞?”
    沙全看着宋军战船,一脸疑惑,瞬间又变得满脸狰狞。
    “ 哐啷”一声,拔出钢刀,大喝一声:“冲过去,弓箭手准备!”
    “乌拉,乌拉!”
    元军打了鸡血一般,好似一群饿狼遇见了一群小绵羊一般疯狂地喊叫着。
    说话间,元军各大战船上的弓箭手们,从背后箭囊中取出羽箭,开始搭弓。
    数千名元军弓箭手只待“老大”一声令下,便可“万箭齐发”将对面“逃窜”的宋军射成刺猬。
    “要稀!”
    沙全左右看了看本部兵马,儿郎们都很有“杀气”嘛,左手捋了捋胡须,然后满意地点点头。
    此时的沙全杵在船头,颇有一代儒将的派头。
    说起来有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古代华夏这些二狗子们平时遭遇游牧民族入侵的时候一个比一个怂13。
    但是一旦换了一身皮,立马就能迸发出惊人的战斗力。
    脱胎换骨?化腐朽为神奇?
    为啥?
    无他,只因为这帮二狗子们换个“主子”之后,就可以无法无天,可以“光明正大”的烧杀抢掠。
    (明末李成栋就属于这种类型,一次又一次的屠城,双手沾满了同胞的鲜血。)
    “报!丞相,距离不足一百米!元军准备放箭了!”高坐在桅杆之上的观察手大喊着。
    此时宋朝战船上,面对敌军一侧的甲板上,一排排火枪兵严阵以待!
    枪弹早已填装完毕,以栏杆为支架,各自瞄准着最近的敌军,只待一声令下,便可以开枪射击。
    船舱之内,一门门装填了霰弹子铳的佛郎机炮从射击孔推了出来,炮手们调整着角度,做好了发射前的最后准备。
    “那是什么!”沙全望着对面一排排拿着“烧火棍”的宋军!
    心中突然一阵胆寒,眼皮子莫名其妙地跳动着,莫非吕文焕那厮说的是真的?
    多年的征战让这家伙有了一种不好的感觉,不对劲!
    “放箭,放箭!”
    沙全顾不得那么多了,这个距离几乎已经无法掉头了。
    全速行驶的战船岂是一下子就能掉头的?
    这个时候的沙全只能硬着头皮冲上去。
    “举盾!”
    宋军各船军官指挥着甲板上的盾牌兵,大喊着!
    一面面大盾被竖立起来,两面大盾之间的凹槽正好卡在了米涅步枪枪筒位置,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能有效地保护着大盾兵和身旁的火枪手。
    而火枪手们又可以通过两面大盾之间的凹槽缝隙观察着对面敌船的情况。
    这是一种根据船型量身定做的大盾,设计制造得完美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