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平民古德崛起之路
作者:兜里没有一分钱   流浪骑士开局:我有简易数据面板最新章节     
    海上航行是一件非常折磨人的事情。
    哪怕是如今的蒸汽运输船,也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才能抵达新大陆。
    一路上摇摇晃晃,住人的空间又非常狭窄,真的因此生病亡故的也不少。
    古德等人踏上陆地,感觉走路都是轻飘飘的。
    好在路上认识的伙伴身体好,一把扶住他,才没有当场出丑。
    新的移民到来,殖民地政府已经在港口下船处端了两张桌子,吆喝着开始招人。
    军队、农庄、工厂、矿山,哪里都需要人。
    对于广阔大地来说,缺的不是开垦的地方,而是人口。
    古德随着人群绕了一圈,发现大多数行当都需要出卖劳力,跟他的想法不合。
    好在家里给了他一点资金,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来。
    带着路上结识的蛮人混血青年,他直接离开了港口。
    路上,可以看到白银港的人口不少,到处都是北方风格的建筑。
    来来往往的船只数量却相对较少,比不上本土那边。
    零星的有一些高耸的烟囱在排放废气。
    跟本土相比,这里少了几分繁荣。
    倒是新涌入的移民带来了大量的人气,看起来有几分大城市的样子。
    古德早就想好了自己的生意。
    来之前他就打听好了,从白银城到宝石港之间,有一条新航道正在建设。
    如今已经完工大半,就等着移民充实沿线城镇。
    这种地方,多的是机会。
    有人去工厂,有人去农场,可往来的运输业可不能只靠官方。
    官方能够顾及的,也就是一些重要物资的运输保障。
    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需求,人活着第一追求是生存,当生存能够保障之后,想法就多了。
    古德拿着家里给的起步资金,买了一条十尺的小船,往返于航线之间的城镇,做一些倒买倒卖的生意,也帮人运输一些小物件。
    相对来说,物资缺乏的新大陆,物价要高不少。
    因为盛产金银,这里的居民手里浮财更多,出手也大方。
    古德干的行当,还真没有人注意,让他一下子就吃到了好处。
    不到三个月,就开始扩张,然后招揽人手,购买黑奴,扩张船队,成为新大陆发财梦的现实代表。
    如古德这样的人很多,就算是没有发大财,也能够混个不差。
    北方公国的人在这里的地位很高,依次才是同种之人,最后才是白人和黑人。
    虽然黑奴也有一部分混出头的,可毕竟是少数。
    大多数人,选择当一个工人和农场主,也能享受不错的生活。
    小杰费里斯总督加大了移民力度,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土地法案、人才法案。
    再加上本土援助,第一条铁轨从白银城到河道之间。
    通车的那天,他亲自到现场观礼,并且乘坐第一列火车走了一趟。
    自此之后,白银城到宝石港之间的联系被打通,从陆地上穿行,一样能够在半个月之内抵达。
    借助铁轨和河道航线,沟通两地,并以沿线为基地,逐渐铺开。
    交通的重要性,超出很多人想象。
    通车的这天,古德也混在人群中观礼。
    说起来他也有七八条船,三五十个雇员了。
    他的船队来往于沿途各个居民点,专门运输一些小物件。
    不过最近已经有人开始模仿,竞争将越来越大。
    古德敢独自一人离家来新大陆闯荡,当然是个胆大的人。
    正好趁风而起,顺应了时势。
    他亲眼看到铁路通车,又是奥古斯塔领地老居民,当然明白交通对经济的影响。
    因此一咬牙,做出了决定:“我要做河道运输公司。”
    如今的小船运输,终究是小打小闹。
    真正的大船,都是铁甲商船,上百吨排水量的运输船,那才是真正的大家伙。
    正好,古德攒了一点家底。
    当天,他就去殖民地政府申请贷款,用自己名下的小船和生意做抵押,贷了数万金币。
    然后转头去了造船厂。
    白银港造船厂已经建立五六年了,当初的目的也就是维修一些简单的船只故障,后来陆续得到本土支援,能够独立生产一些小船。
    不过对内陆河来说,百吨级别的运输船已经足够了。
    古德揣着巨款,迈进了白银造船厂。
    造船厂的厂长亲自接待了他,并且提供了一份报价单。
    “古德先生,我们船厂的实力绝对有保证,那都是军事造船厂援助的,很多师傅都是在编的大匠,质量绝对没有问题。
    只是价格……比本土那边要高一点。”
    厂长笑得像只狐狸,这新大陆钱好挣,自然也就不值钱了。
    一艘千吨级的军舰,造价不过四五十万金币。
    可在这里,一艘百吨商船八万金币起步,绝对的黑心。
    古德一看,心疼的直抽抽。
    还价什么的是别想了,试探了两句古德就放弃,人家在新大陆这边就是垄断生意。
    他只能争取道:“价格我能接受,不过我要分期付款。
    交船之前我付两成定金,交船之后我再付三成,剩下的一年后再给。”
    “不可能,船货两清,按进度给付。”厂长决然道。
    古德立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甚至主动提高了报价,又用新船做抵押,才勉强让船厂同意。
    最后,一艘建造周期半年,经过改装的百吨级客船开始建设。
    这也是殖民地民间下的最大订单,造船厂厂长掉头就拿着这份订单去讨赏去了。
    要是没有政治上的收益,他才不会同意古德的要求。
    可以说,这是双赢的一件事,也是因为殖民地蓬勃发展,才会使人憋着劲干事。
    这件事,也被小杰费里斯总督记在心里。
    殖民地不可能全靠政府投资,否则拖垮了财政也干不了多少事。
    类似古德这样的商人,也是被大力鼓励的。
    他甚至主动给予一些便利,希望能够促进殖民地发展。
    毕竟民间运输业的发展,也是一项重要的补充。
    也就是在这样的事氛围里,殖民地即将度过公国八年,热火朝天的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