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莫能当者,陈青兕!
作者:无言不信   初唐:砥砺前行最新章节     
    第372章莫能当者,陈青兕!
    陈青兕反应极快,都到了这一步,他是不允许自己在百济的政治生涯里有半点污点的。
    他高举着长剑,指着贼人出现的地方。
    他根本不给麾下兵士考虑的机会,当先策马而出。
    最先反应的就是李红清。
    这位江湖侠女对于兵事什么的一窍不通,但也知道一些军中规矩。自己身为女儿之身,不太适合跟在陈青兕左右的。尽管作了男儿打扮,但只要近距离细看,还是能够分辨出来的。尤其是开口说话,更是能够将她女儿家的身份暴露彻底。
    为了不给陈青兕添麻烦,她尽量将自己隐藏在亲卫兵中,保持低调,即便陈青兕寻她说话,也是简单应对,能以“嗯”来应付绝不多说一个字。
    可就在陈青兕抽出腰间宝刀的时候,她已经来到了对方的身侧。
    陈青兕的动作突然果决,周边的唐军护卫根本来不及思考。
    旌旗所在之处,就是他们前进的方向。
    即便是黑齿常之,在这一刻也没有任何犹豫,勒马前冲。
    来袭的百济军自然是定下舍身一击的阶伯,自从那日亲手将自己的妻儿杀死以后,阶伯就没有想过偷生。
    早在当初他就有了为国捐躯之心,只是让金庾信说服了,有着残躯为百济流干身上的每一滴血。
    阶伯一开始对于百济的前景还是很看好的,金庾信确实了得,强大的唐廷,在战略上陷入了被动,多番受制。
    可随着陈青兕的到来,一切都变了。
    只是短短的几个月,他整肃内部,强逼金庾信退出,还固守核心要地,一连串的招,直至他们要害。
    阶伯知道陈青兕不死,百济没有复国的机会。
    这一次豁出一切,也要为百济,除去陈青兕。
    阶伯怀着决死之念,咆哮着冲向了远处的唐军。
    阶伯身后的兵士大多都是他的私兵,在这一刻也拥有与主家一样的意志,勇悍非常,孤注一掷。
    阶伯一眼就认出了陈青兕。
    那一身明晃晃的铠甲,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生辉,令得对方在远处看上去就跟沐浴在金光里一样,似乎在说,老子在这,有种来砍我。
    阶伯自是知道这就是大唐的明光铠。
    大唐将士,上下莫不以身着明光铠冲锋陷阵为荣。
    想不到陈青兕一介文人,竟也有勇气着甲冲锋。
    阶伯已经有了点点不祥的感觉,但到了这一步,他已经不去计较这些了。
    只有一个目标,在自己倒下之前,拼死对方。
    双方都在突击,只是一方清一色是步卒,另一方却有五百骑兵。
    陈青兕并没有立刻加速,而是形成步骑合一的阵势。
    骑兵在前徐徐加速,步卒在后匀速前进。
    双方进入一箭间距的时候,陈青兕开始加速,李红清也开始加速,程伯献以及他身后的亲卫骑兵亦是如此。
    其实陈青兕此时加速有些早了,毕竟他缺乏实战经验,还不能很好的在战场上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不过对手两条腿的百济军,即便没有完美发挥,也不是他们能够正面抵挡的。
    陈青兕将速度提到极致,他并没有冲正面冲进敌阵。
    除非在特殊的情况下,用骑兵正面冲步兵阵都是最蠢的。
    他领着五百骑利用速度稍作迂回,避开锋尖之处,从侧翼切入,以自己最强的尖峰,狠狠地楔入敌方的侧翼。
    身为青海骢的龙驹冠军,在陈青兕的驱使下无畏无惧的冲进了敌群之中。
    陈青兕本想挥舞着手中的宝刀杀人,但刀还未挥砍而出,面前的敌人已经倒飞出去了。
    壮硕巨大的青海骢将对方硬生生撞飞出去,硬生生撞开了一条路。
    陈青兕控制身形,手中的唐刀左右挥砍,根本没有多余的技巧,只是简单的挥砍。
    让他劈砍中的,无不倒地殒命,格挡住的却也没有机会挥出第二刀了。
    战马在不断的前进,他遇到的将会是新的敌人。
    因为陈青兕的微操,阶伯并没有在第一时间与之对上。
    他本心叫:“不好……”
    他着实想不到陈青兕竟还是一个用骑好手。
    但随着陈青兕切入人群,眼中却闪着一丝金光。
    “太好了!”
    阶伯身经百战,固然没有指挥大规模骑兵的经验,却也曾指挥过三百规模的骑兵队,知道最有效的骑兵突击是撕裂凿穿,将敌人的队伍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将敌人切割分离。
    陈青兕从防御薄弱的侧翼切入,确实是用骑之道。但想要凿穿敌阵,仅靠战马的冲击力是不够的,还得要箭头的勇武。
    陈青兕确实出人意料,并非想象中的手无缚鸡之力,但他的兵器是唐刀,只能左右挥砍,对付左右身侧的敌人,是奈何不得前方的兵士的。
    马上的短兵器可以作锋,却不能为尖。
    以唐刀为尖,必将功败垂成。
    阶伯高声道:“刺马,刺马,用枪矛刺马!”
    他语气中充满了兴奋,大事将成。
    可接下来的一幕,让这位已经心怀死志的百济名将,由心底深处生出了一股恐惧。
    正当他期待陈青兕对付不了长枪、长矛的时候,那位金闪闪的大唐大都督突然将刀收回了刀鞘,随即火星爆闪,两道火焰乍然闪现。
    妖法?
    仙术?
    阶伯脑子里一片空白。
    至于亲自感受到热浪的百济兵卒,更是吓的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尤其是让他砍中面门的那一名兵士,刀上残留的火油滴在了他的面门,烧到了头发,整个头都让烈火笼罩。
    别说是百济军,就连唐军都吓到了。
    一时间喊杀声都停滞了。
    古人本就迷信,遇到这种情况,谁能不在心里先虚上三分。
    尤其是百济人更甚……
    古人大多迷信,但迷信的程度也有高下。
    一般来说,越偏远文化越低的地方,迷信越深。
    百济正是如此,在大唐还各种抵制淫祀的说法,百济这边可不敢如此。
    此时的陈青兕全身因为明光铠金光闪闪,手中的唐刀犹自冒着火焰,真就如神仙降世一般。
    百济兵的胆气完全让陈青兕这一刀给劈飞了……
    胆大一点的人直接左右闪避,根本不敢出现在陈青兕的面前,任由陈青兕策马而过。
    胆子再小一点的,已经掉头逃跑了……
    还有一种直接跪伏在地,磕头求饶……
    这一刻陈青兕犹如万军丛中斩杀颜良的关二爷,莫能当者,轻而易举的凿穿了百济兵。
    陈青兕其实心底也在发怵。
    经验不足的他,终究小觑了真正战场,一点点细微的马虎,就有可能导致失利。
    好在他留有杀手锏,关键时候再度取得奇效。
    此刻跟随陈青兕一并杀出来的李红清、程伯献、黑齿常之等人也狐疑的看着陈青兕,他们也察觉了不对劲,也亲眼见到了那霸道的一刀,瞬间的心情不比百济上下差多少,唯一安心的就是陈青兕是友方。
    李红清眼眸中闪过一丝笑意,也有几分明悟。
    她跟着虬客走南闯北,见识过不少江湖上的奇人异士,知道一些新奇手段。
    突然之间,确实有惊愕之感,可后面细细一想,却也能猜个大概。联想到一直困扰她的问题:左游仙武艺高强,名震江东,居然折在了只会战场刀法的陈青兕手上。
    显然杀手锏,就是这招。
    陈青兕见百济军不敢与自己对抗,尽管只能用一次,却还是大胆的调转马头,举着宝刀,高呼道:“继续冲,跟着你们的主帅,碾碎一切敌人。”
    这一次他学乖了,让程伯献跟上一些,关键的时候,可以顶上。
    其实早在陈青兕遇到困境的时候,他就应该顶上的。
    但是他自己也不过是一个菜鸟,唯一的战场经验就是跟着黄河寿一起杀铁勒叛军。
    百济兵还未从适才的震撼中回神,又见金光闪闪的陈青兕举着熏黑的刀向他们杀来,纷纷四散溃逃,更加乱了阵脚。
    此刻阶伯已经回过神来,大呼酣战,想要让自己的兵恢复斗志。
    然而根本没有人听他的,他们有决死的勇气,可面对“神”,实在缺乏对抗的胆气。
    阶伯呆呆地站立在自己军旗下,放眼望去,兵败如山,数十成百的士兵开始逃跑。
    阶伯颤抖的手握着刀,他没有继续指挥,只是逆着人群,独自一人冲向了那金光闪闪的地方。
    便在这时,一箭透过他的肩膀,将他射倒在地。
    阶伯挣扎着起身,目光看到了射箭之人,黑齿常之。
    两人关系并不密切,但同为一国之将,在战场上还是一并配合过的。
    阶伯惨然一笑,黑齿常之的箭术,百济上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这一箭没有射死自己,已经留手了。
    阶伯狂笑一声,反手将刀往脖颈下面一勒,倒在了地上。
    战斗至此彻底告一段落。
    此战唐军大获全胜,在陈青兕的指挥调度下,唐军将百济叛军主力困死在了乌鸦岭,扶余丰、道琛投降,正武壮烈战死,阶伯自刎,燕平失踪,鬼室福信死于乱军之中。
    真行之被顾兰击溃,逃回了周留城。
    唯一值得一说的是迟受信。
    百济以燕平为先锋,真行之为左翼,迟受信为右翼,扶余丰亲自领着正武、鬼室福信、道琛等人为中军。
    在扶余丰被困之后,真行之拼尽全力想要击溃陈青兕提前安排的顾兰军,反被其破。
    而迟受信却不敢前进,在察觉情况不对,居然掉头就跑,从足迹上看,是往北逃遁。
    对此黑齿常之说道:“迟受信与高句丽关系极好,他多次出使高句丽,皆是渊盖苏文的座上宾。此番北逃,必然是领着手上的兵,投奔高句丽去了。”
    陈青兕当即传令,让北方的唐军留意迟受信部的行踪。
    就在天川溪畔。
    分派出去的唐军纷纷而归,他们各有收获,除了贺庆豪苦着脸外,人人都脸带喜悦。
    贺庆豪负责阻截迟受信,结果迟受信爱惜手里的私兵,不愿死战,导致他颗粒无收。
    陈青兕高坐帅帐,诸将位于左右。
    在他前面跪伏着的是扶余丰、道琛、中臣大辉等人。
    扶余丰面无人色的跪伏在地,叩首求饶。
    中臣大辉也是匍匐在地,瑟瑟发抖,心中最是恐惧。在他看来,陈青兕虽打赢了此战,但要不了多久,他们日本的精锐将会拿下熊津城,断了陈青兕的后路。
    这也是他惊惧之处,到那时候,陈青兕恼羞成怒,自己只怕小命不保,要不要将此事说出来?
    中臣大辉心中纠结。
    唯有和尚道琛一脸谄媚微笑,叩首道:“我等自不量力,妄自抵抗大唐天兵,委实不该。大都督,我等今日已见识到都督神威,愿指天立誓,永世效忠大唐,必不敢再反。贫僧在军中有些人望,愿意充当大都督说客,说降余下叛军。”
    道琛一脸正气,道貌岸然,就如没了骨头一样。
    陈青兕看着堂下的诸叛将,展颜一笑道:“都杀了吧!”
    陈青兕这话一出,不只是扶余丰、道琛、中臣大辉等人大惊失色,连身旁诸将也惊愕的看着陈青兕。
    倒不是陈青兕没有权力杀,而是其他人杀了便罢了,扶余丰却是叛军之首……百济王,将他押运回京,可是大功一件。
    “大都督!”
    顾兰想要出声提醒。
    陈青兕却是大手一挥,说道:“一群伪造百济王室血统的无耻叛军,留着何用?你们伪称百济王室后裔,却倒行逆施,强征百姓充军,四方掳掠,罪无可赦,其罪当诛。叛军所以校尉以上者,全部枭首。所有兵卒暂且关押,听后差遣。”
    顾兰、贺庆豪等将也听出了陈青兕的弦外之音。
    百济叛军就是一群祸乱百济的贼,真正的百济王在长安享福,百济王室正统在长安。
    扶余义慈依旧是朝廷册封认证的百济王……
    扶余丰是假的。
    扶余丰直接吓傻了。
    道琛更是魂飞胆丧,大叫:“大都督饶命,大都督饶命,我还有军情禀报,求大都督饶恕……”
    他在这边求饶。
    中臣大辉却突然大叫:“倭国打算袭击熊津港,大都督饶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