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站队
作者:杏子与梨   全能大画家最新章节     
    老杨也是看了网上《油画》采访的预告片的。
    不仅看过,还细心反反复复播放了好几遍。
    唐宁女士提到“接班人”的问题时,每一丝表情眼神的变化都没有放过。
    林涛这些大学象牙塔里的画家教授,人生阅历差肯定不差,只是心思会相对纯粹一些。
    不如老杨这位红尘尘烟中打滚的俗人对名利场上的各种恩恩怨怨微妙的小情绪揣度的伶俐劲儿。
    这是他的职业。
    老杨一眼就看出了唐宁女士在镜头前对那位顾为经小朋友心中怨气和不满。
    合理。
    实在再合理不过了。
    报纸上百万富翁家里继承遗产哪个孩子多分几个百分点,少分几个百分点,还打生打死买凶杀人呢。
    曹老的美术地位价值又何止一百个百万富翁。
    毕加索死后。
    那些情人、前妻,老婆孩子们,打的头破血流,争的你死我活,用左轮自杀的都不知道几个,让整个美术界无不可怜可叹。
    豪杰家门总不幸,曹老又何能例外呢?
    当曹老在仰光的大金塔下做出那个赌约的时候,老杨就猜到了这一幕不可避免。
    不是多分点钱,少分点钱的问题。
    位置就那么一个,换到古代官场上,这就叫夺道之仇,这份怨气真不比杀人父母少了多少。
    唐宁生气意料之内,情理之中。
    老杨非常能理解这位从小就受尽宠爱,光芒万丈的画家心情。
    她生气没有任何可以指摘的地方。
    该是她的东西,凭什么被哪里冒出来的野小子分走?
    人家只是不愿选择当个圣人而已。
    无论唐宁也好,顾为经也罢,老杨都希望,能别招惹就不招惹。
    他们都是曹轩这位老神仙座下的弟子,他不过是端茶倒水的小鬼。
    就算厚此薄彼,厚哪个,薄哪个,也都是曹老爷子自己的事情。
    神仙打架。
    他这个小鬼只管笑脸相迎就好。
    要是能两不得罪,他乐得当个八面玲珑的润滑剂。
    遗憾的是。
    人家唐宁女士可不愿意和顾为经相安无事。
    《油画》的采访只是明面上的攻心。
    背地里唐宁两周前直接给老杨打了个电话,实实在在的出招了。
    “老爷子年纪大了,有些时候不像以前那样精明了,这种时候,老杨你这样的私人助理就要多操心一些,这是你的本分、职责和义务。我的老师一生都投身于艺术,越老越单纯。可这世道人心坏着呢,不要让那些不三不四的人靠近曹老身边沾便宜。”
    “这样最后老师伤心,我们这些师兄妹也都伤心。”
    “要是老杨,你能帮老师把把关,不要让老师受伤,把那些不该来的人赶远一点,我们所有这些个做弟子的,都打心眼里感念你的一份情。”唐宁电话里的语气很是玩味,“将来我有计划要自己开画廊,也许还需要一个经验丰富的职业人士来当联合创始人呢。”
    老杨只是一味笑着应是。
    他听的出,唐宁那份话里话外,想让老杨帮忙给顾为经下下绊子的心思。
    毁掉一个艺术生的办法多了去了。
    什么在曹老身边说顾为经的坏话,打低他在曹老心中的印象分,都是很小家子气的手段。
    风险高,收获小。
    太低级了。
    老杨根本懒得用,也不屑用。
    他让顾为经轻而易举的拿到世界名校的录取通知书是打个招呼的举手之劳。
    让顾为经莫名其妙无论成绩多好,就是的读不了汉堡艺术学院,同样也只是轻轻飘飘一句话的事情。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都不用任何太露骨的手段。
    老杨一样会看上去费心费力的给顾为经准备申请书,批准奖学金,只要稍微在递交审查的背景材料上动些手脚就好。
    普通人不了解的是。
    所有请德国大学的东南亚学生,按政策都需要专门的校方审查面试。
    面试官会给这个人打分。
    包括语言,家庭条件,犯罪记录等多个方面,以一套不对外公布的复杂计分系统进行赋分,通过基础安全审查的才能拿到德国外交部颁发留学生签证。
    老杨只需要在材料里,把顾为经描绘的勤奋简朴,用功努力,虽然家境贫寒但志向高远,这些基本都是实话。
    顺便写上校方已经决定给他提供最高档的奖学金,学生本人也会在汉堡一边勤工俭学,一边维持学业云云。
    这些也可以是实话。
    把这份看上去跟电影《风雨哈佛路》里励志故事一样的背景资料一提交。
    最好后面附录上再写上两句,他对缅甸仰光混乱政治环境的愤懑和对欧盟发达国家优沃的福利生活的向往。
    这样政治正确的好学生,想拿到德国的学生签证,自然就是……
    可以等下辈子吧。
    背景审查拦拦恐怖份子啥的,都是顺带手的事情。
    这种面试审查主要目的其实是考察一下学生的家庭环境,判断一下他们的移民倾向。
    留学生是西方大学的最重要创汇业务,也是整个教育体系非常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
    整个欧盟成员国对他们招收留学生的最理想画像,就是富裕阶层的公主少爷。
    东方互联网上觉得留学生群体普遍很有钱,并非刻板偏见,大学招生部门的筛选结果就是倾斜于这类学生。
    校方希望他们的留学生越富有越好。
    最好一过来就买高档公寓,开超级跑车,大学吃喝玩乐几年高消费拉动了地方经济,然后毕业之后赶紧滚蛋。
    德国政府才不希望,他们招过来的学生,拿着德国财政部门的奖学金,读着德国人的大学,享受着本地社会福利和教育资源,还抢着德国本地人的工作机会……
    真当大学是搞慈善啊?
    就算是搞慈善,凭啥慈善给外国人呢。
    这些看上去的优点,全都是背景审查中的扣分项目。
    当然,这种具体的打分标准肯定是不会对外公开的,知道这些事的人不多。
    老杨就是其中一个。
    再加上似乎顾为经的老爸本人就拿了法国的永居。
    这种学生在面试官心中,移民倾向简直高到爆炸好不好。
    搞不好跑过来读几年大学,就赖在他们的国家一亩三分地,呆着不走了。
    都不需要老杨特殊打招呼。
    正常的家庭背景打分,顾为经申请德国的大学就不太容易。
    人心如鬼蜮。
    害这种没背景的小孩子太简单了。
    随便一操作,就能让顾为经那里掏心掏肺的痛哭流涕的感谢着他老杨的好,一边莫名其妙,一年接着一年的被面试官pass掉。
    保证连曹轩老爷子那里都看不出来,是自己做的手脚。
    顾为经当然可以去其他国家留学,去法国,去日本,去东夏读央美。
    只是别想读曹老所在的汉堡艺术学院了。
    好学校遍地都是。
    人情关系却是处出来的,师徒间的情分,也是非得日复一日朝相相见,大手握小手才能教出来的。
    不能在曹老爷子眼前上学。
    哪怕初时这小子好运获得了曹轩先生的青睐。
    日积月累相隔万里下来,这份情意又怎能比的过其他那些老弟子,又怎么可能亲近得过从小就被曹轩亲手带大的唐宁?
    所谓把那些不该来的人赶远一点,便是这般阳谋。
    “都是聪明人,真是好算计。”
    老杨心中感慨。
    挂下那个电话的时候,他才清晰意识到了,曹老“可能”要多收一位小弟子,的这个可能性。
    到底给那位目前整个亚洲身价排名第二的女画家,心里造成了多么大的危机感。
    连那位远在仰光的顾为经小朋友自己可能都不能想象。
    为了让他离曹老远一点。
    唐宁甚至愿意许诺出了给了老杨“画廊联合创始人”这样的好处。
    顶级艺术评论家、顶级艺术创作者、顶级艺术市场推手,谁能将这三个身份合而为一,毫不夸张的说,他就是活在人世间的艺术“上帝”。
    让任何一个大收藏家都双膝跪地,谦卑的亲吻他的脚背的三位一体的无上之神。
    达芬奇、伦勃朗、透纳、莫奈这些人的社会地位太低。
    不过只是为美帝奇家族或者欧洲宫庭王室服务的艺术伶人而已,他们是无力决定上层社会乃至整个时代审美风向潮流的。
    严格意义上来说,人类历史上离这个目标最近的……也许是宋徽宗赵佶。
    路易十四也有机会靠近这个评价。
    他做到了影响整个欧洲的艺术时尚风潮,但本身艺术创作水平实在不咋地,所以只能算半个。
    十全老人乾隆皇帝也有同样的问题。
    宋徽宗和太阳王同样这类炫艺术,把江山给炫没了的代表性耻辱人物,九泉下有知,应该也不会为了这项荣誉而多么沾沾自喜。
    可也侧面说明了,在艺术家为权贵服务的封建时代,也只有真正实际意义上的帝国统治者,才有资格触碰这样的影响力。
    现代社会,艺术家的社会越来越高,本身也半只脚成为了权贵的一部分。
    但整个艺术市场形式诸侯并起,大家都不希望有这样“艺术之神”踩在所有人头上,在这样的阻力下,别说三位一体,能同时整合顶级艺术创作者、顶级艺术市场推手这两个身份的也只有四位半人。
    安迪·沃荷是高古轩打造出来的招牌,波普教父,却不能脱离画廊的影响。
    毕加索和曹轩老先生,没有固定的画廊自成一体,却也因此对这个艺术市场的财富影响力有些单薄。
    达米安·赫斯特最为接近成功,2008年野心勃勃的想要脱离高古轩,带着他的团队成立自己的艺术招牌单干,却在很多画廊的孤立和《油画》杂志的抨击下,折戟沉沙,售价疯狂缩水。
    买了他作品的收藏家,亏的比赚的多。
    所以这四位顶尖画家都只能算“半人”,他们超出了画家这个职业,又没完全合二为一。
    基本上画家自己成立画廊,干成枣核空间的安雅那个模样,就已经是业界天花板了。
    即便困难重重。
    仍然有无数顶部艺术家,心中从未熄灭过自己创立画廊,建立艺术品牌的野望。
    不喜欢被抽成,有没有中间商赚差价都是小问题。
    真正关键的是,给画廊干活,挣的再多也只是高级打工仔,自己成立画廊,才能把命运完全攥在他们的手心,成就艺术史上的神话。
    过去五十年,一代代大艺术家潮起潮落。
    唯有高古轩、里森、pace这些名字才会战胜时间,经久不衰的熠熠发光。
    赫斯特才扑街了一次,几年间,声势就已经不足巅峰时的三成,这辈子都未必重新爬得上去。
    马仕画廊已经扑了三十年,都没诞生一位足够划时代的大画家,依旧是头部那几家洲际画廊,没有被摘掉帽子,资产大几亿欧元。
    唯有进化成一个品牌,艺术生命力才能永远年轻。
    要是非要唐宁和顾为经之间选边站。
    老杨肯定是要站在唐宁那里的,论地位,论成就自不必说。
    即使论和曹老爷子的亲密程度,就算唐宁有些闹小别扭,认识时间不过几月的小孩子,也配和被曹老当闺女一样的关门女弟子相提并论么?
    太天真了。
    孰重孰轻,
    显而意见。
    看上去废掉顾为经,换一个唐宁的善缘分外值当。
    画廊联合创始人,这个诱惑力比抱艘游艇回去玩大的多,大到便真是鱼线上的诱饵,老杨也忍不住想要吞下去。
    只是终究,老杨踌躇再三,几次想要开口,直到那通电话挂掉。
    他还是只是对唐宁笑笑,没有接对方的话。
    快到知天命的岁数,人的胆子也就小了。
    大概是他这些年来“多交朋友,少做恶”的圆滑处事信条起到了作用。
    也可能是听闻到酒井小姐和顾为经的恋情,给老杨提了个醒。
    没有曹老这条线,顾为经这小子也并非任人揉捏的池中之物。
    艺术家的恋情是当不得真的,离个四、五次婚的艺术家到处都是。
    从一而终的初恋,在圈子里也跟神话传说一个样。
    然而,万一呢?
    酒井小姐她爸妈就是少见的恩爱夫妻,或许是演给外人的,但能一演演二十多年,也很不容易了。
    真没准过几年,顾为经直接成为了酒井一成的女婿。
    可能他一辈子也不会知道是自己害了对方,老杨却不想后半生脚下有颗地雷,过得提心掉胆的。
    不使绊子是一码事,他也不会顶着唐宁女士的直接压力,再把顾为经往曹老身边送。
    他们师徒的事情,就让他们自己拿主意吧。
    “哼,用不着,顾小子连申请个大学都做不到,还有什么好说的,让他自己考,少走这些歪门斜道。”
    曹轩一敲拐杖,随口淡淡的说道。
    “明白了。”
    曹轩老先生不喜欢用人脉走后门。
    新加坡画展这么大的事情,他都让顾为经老老实实的从海选给组委会投稿。
    否则任今年狮城双年展的竞争在激烈,曹老开口给顾为经要个大师组参展席位,也没有任何难度。
    老杨点点头,也没提移民签证的事情。
    他既然把这个问题抛出来,就放弃了帮顾为经这个忙,知道是此般答案。
    “还有,他昨天想寄幅画给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