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清算
作者:香白杏   妻主掀桌拒接盘,宠夫逆袭两手抓最新章节     
    随着香逐渐燃尽,紫宸殿内的气氛也越来越凝滞。
    有些举子如坐针毡,女皇陛下贴心的为她们这些举子准备了一沓纸和上好的墨,可是她们苦思冥想,竟是连两张纸都写不完。
    更是怕自己露怯的丑态显露出来,只能硬撑着誊抄些拍马屁的经义上去。
    说不定陛下心情好了,就不忍心责怪她们了。
    就在这种紧张又恐怖的氛围下,侍官敲了下铜锣,高声说道,“香燃尽,时辰到,闭卷。”
    这钟声堪比死亡丧钟。
    崔怡写字的手不禁一抖,在答卷上留下了两滴墨迹,她面如死灰的看着鸾卫把答卷收走,已经料想到了自己之后的结局。
    顾凉递过去满满三页纸,凌寒小心翼翼的卷起,将其呈交给侍官。
    “诸位还请在此地稍候,约莫半个时辰,就能得出结果。”
    李元贞起身,往后殿走去,侍官抬着各位举子的答卷,恭敬的跟在她身后。
    后殿之上,坐着两位大学士和之前负责京都秋闱的同考官,她们被召来此地忐忑不安的等了一个多时辰,眼下才明白陛下的用意。
    其中有两个同考官脸色如丧考妣,灰溜溜的看了齐瑞一眼,叩在膝盖上的手颤抖得厉害。
    终究还是败露了。
    “楚玉,此六十份答卷,你与齐瑞一起,半个时辰内批阅完定下名次给孤。”
    “臣遵旨。”
    穿着大红色直裰的官员对着李元贞行了礼,从侍官手里接过试卷,放到桌上。
    “齐大人,不若先挑出一份答卷作评分依据?”
    这也是她们一贯的批阅方式。
    “可以。”齐瑞神色不变,“不如就用解元崔怡的试卷?”
    楚玉把那份试卷抽了出来,看见上面的墨迹,狭长的眼眸微微眯起,看向齐瑞,迟疑道,“齐大人,您看这?”
    齐瑞接过一看,脸色微变,眸色转瞬沉了下来。
    这可是解元的答卷!
    甚至都不用看内容如何,单单卷上有墨迹这一点,崔怡的试卷便已经落到了最末等。
    可这崔怡,曾是她亲自举荐上去的首卷,前后不过月余,水准怎会差的如此之多!
    楚玉从答卷中翻出另一张,微笑道,“齐大人,不妨以此卷为依据,如何?”
    齐瑞看去,楚玉手里的答卷笔迹虽不算突出,但胜在工整,且文章一气呵成,未有修改、涂抹之处,只一炷香的时间,便端端正正的写满了三页纸。
    外观上看,挑不出错。
    可她却隐约觉得这笔锋有些熟悉。
    “是何人试卷?”
    楚玉悠悠说道,“顾凉,原乡试第三名。”
    此人便是她上次想要举荐为案首的举子,可惜却被齐瑞和那批同考官压了下来。
    若非猜测到陛下想查礼部,她当初也不会任由齐瑞把崔怡的试卷交上去。
    她看过齐瑞给出的名单,崔怡和岑惜霜名列榜首,可她们的答卷,端庄有余,灵性不足,仅仅是按部就班的经义罗列,毫无新意。
    若是从前也就罢了。
    可如今,陛下想推行新政,便绝不可能放任此等俯拾皆是的平庸之辈占了这个位置。
    齐瑞接过顾凉的试卷,细看了下内容,高下立判。
    她叹了口气,“那便依楚大人之言,以此为判卷依据吧。”
    陛下此次殿前测验考得全是策问,而非经义。
    若她身处内阁,到这步了仍猜不出陛下的用意,那她这几十年官场真是白混了。
    楚玉得到想听到的答案,满意的在顾凉的试卷上判了个甲等。
    这孩子的论点旗帜鲜明,条陈清晰,博闻强识,引经据典信手拈来,还用了许多坊市间的数据,可见是用了心走访过百姓的。
    她一向喜欢用心的学子。
    既定好了标准,后殿内便自觉开始分工,先将卷子的等级分好,最后依次排序。
    等到楚玉将批阅结果统好,呈到李元贞面前时,齐瑞已经开始觉得不太妙了。
    说实话,她乡试判卷时有些举子的名次并未认真斟酌。
    只希望不要相差太大。
    李元贞只扫了一眼,便冷道,“齐爱卿。”
    齐瑞急忙上前跪地,“陛下。”
    “这份结果,似乎与你之前呈给孤的差距甚远。”
    她脸色阴沉,将折子甩到齐瑞脸上,带着怒意诘问道,“告诉孤,你所推举的学子里十有二三为何仅能写出丙等卷!甚至还有三个交了白卷!”
    这个比率真是大大超出了她的预料。
    没想到。
    在京都,在她的眼皮底下,也有人敢将手伸进来。
    送来这些内里空空的魑魅魍魉。
    那地州的科举又会腐烂成什么样子?!
    这一批明年可能会考中进士,成为她大乾梁柱,为百姓谋事的举子里,究竟有多少是有真才实学,又有多少是沽名钓誉的蛀虫!
    究竟是谁!
    将这些人放了进来?!
    齐瑞大惊失色,她直迎着君主的愤怒,惶恐的趴伏在地上,大声解释道,“陛下!老臣自认清白,判卷规定严格按照往年规程来,并未有任何逾矩之处,楚大人也可为老臣作证啊!”
    自知解释不清,便开始倚老卖老了。
    听到她想拉自己下水,楚玉掀袍跪地道,“陛下,齐大人先前所呈陛下之名单,并非是微臣最初拟定的那一份。”
    齐瑞脸色一黑。
    这个老狐狸。
    当初她拐弯抹角称病躲懒不肯在名单上签字时,就应该猜到有猫腻。
    “将你那份名单呈上来。”
    “臣遵旨。”楚玉从袖里拿出来,递给内侍官。
    李元贞看了另一份名单,“方才写出丙等卷的,和交白卷的,只有两三人在这份名单上。”
    “回陛下,这几人的试卷也令臣匪夷所思,秋闱试卷中明明文辞如润,可这回的答卷却不堪入目,前后竟是仿佛如两个人所写……这,究竟是为何呢?”
    “是啊。”李元贞冷笑一声,“这究竟是为何呢?”
    李元贞鹰眼如炬,猛地拍在桌上。
    “传令,将齐瑞圈禁,免去其内阁职务,涉案同考官关进诏狱,涉嫌舞弊的学子由鸾卫负责审问,查清后,舞弊者革除功名,永世不得复考。”
    内阁一出,就再也没有回去的可能。
    齐瑞脸色灰败,仿佛泄了气力一般,瘫在地上。
    陛下如此下令,丝毫不给她分辩的机会,定是鸾卫已经查出些什么,并且已经超出陛下可以忍耐的极限。
    大势已去。
    “楚玉听旨,荡清大乾各地州是否还有科举舞弊一事,如有必严惩不贷,犯事官员一律革职下狱,主动投案者可不株连家人,孤予你一月时间,此事你与二皇女一同查办。”
    “务必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这就是不用留半点情面了。
    “臣遵旨。”楚玉抱手领旨。
    李元贞冷眼看着被押走的同考官狼狈哭嚎的样子,只觉愈发心寒。
    这些人,明明都曾是她信赖过的官员。
    可却对她虚与委蛇,背信弃义。
    人才,国运兴旺之根基。
    官员沉疴,若不触及根本利益,她还可适当高抬贵手。
    可若是敢动摇大乾国运,那便用这些尸位素餐之人的血,还大乾学子一个洁白无瑕也未尝不可。
    \/\/
    日落时分。
    内侍官笑眯眯的将顾凉送到殿外。
    “顾举人,今日受惊了,您可以先回去等候,明日巳时三刻,朝廷将会重新放榜。”
    顾凉微微颔首,被凌寒带着走到之前那辆马车停放的位置。
    钱程和方仲怀也在她之后出了紫宸殿。
    两人都有种死里逃生的感觉,心事重重的对视一眼,缓缓舒了一口气。
    “顾君!”
    钱程喊住欲上马车的顾凉。
    顾凉顿步,转身看向她们,“怎么?”
    “方才内侍官同我说,明日会重新放榜,我交卷时看见了,旁边两个都是白卷,你说,彭兴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