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秦没有百年?
作者:逐渐偏激   你们现代人精神还好吗?最新章节     
    相较于其他人,因为对于大秦的弊病很清楚,所以情绪平稳许多的嬴政,没有如其他人一般错过视频上其他发言,导致只能事后看记录的文书。
    他此时就看着“北方人没见过柚子”的评论幽幽地想:看来这霉国很富有啊,不论是从人口还是钱财来说都是。
    顺便,这后世人评论前那个好像叫“昵称”的别名,到底怎么回事?
    又是“北方人没挖过笋”又是“北方人没见过柚子”,正想着仙幕内容变换,定睛一看又是一个——“北方没有大蟑螂”。
    ……没记错的话,类似的昵称好像在之前有见过,只不过那几个说的是:南方没xx。
    嬴政想:何止北方人、南方人没见过,朕也没挖过笋,没见过柚子、苹果树呢,甚至大秦的土地上现在有没有这些东西都不一定……
    ——————
    刘彻眼睁睁地看着他的大汉裂了…裂开了……
    “为什么朕大汉会变成了西汉和东汉???”
    之前有个蜀汉就罢了,一听就是汉亡之际后人复汉的成果,结果现在他以为的完整的大汉竟然也来了个西东之分!
    再看西汉的缺点——政权斗争。
    刘彻指尖敲敲桌子思索:政权斗争导致权利旁落、皇室势微,然后又有子孙重新光复了汉室,所以才会被后世分为西汉东汉来看嘛……
    这么一想倒是都能说得通了。
    就是——这东汉又是怎么回事?
    竟然会有宦官专权,还成了最大缺点、灭亡的主因?
    “宦官专权”这几个字拆开他都认识,组合起来怎么就这么陌生呢!
    宦官不就是一群负责服侍宫廷起居的人?
    他们有什么实权吗,到底是怎么做到专权的?
    难不成还刚刚都是赵高转世不成?
    就算是赵高也是秦始皇死后才矫诏的,只是秦二世那个傻子太好骗、太废物,才让他一步步有了指鹿为马的权利。
    难道你们东汉后边的皇帝各个都是秦二世不成。
    刘彻怎么都想不通,干脆不为难自己了,把东汉的问题先扔一边去。
    对着“西汉:政权斗争”思索片刻,决定实施“推恩令”,主父偃在几年前就对他献计,提出:“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
    其后几年此计以不断地在添加细节变得更完善,之前他出于其他考量,没有用。
    现在,他在想这个政权斗争的对象是不是也包括诸侯,如此,本就势在必行的削藩之心,现在更是坚定了。
    主父偃的这计看起来就不错。
    内心下了决定,他重新将注意力放在仙幕上,此时仙幕已经打开了评论区。
    刘彻奇道:“五十个州、五十个政权,这不就是五十个诸侯分封而治吗?就这竟然还是后世世界上当之无愧的霸主,看来果然是离亡国不远了。”
    看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和后面那条评论,他顿时笑开,只觉心情豁然开朗:“哈哈哈哈哈,真是遗憾不能亲眼看到秦始皇看见这条评论时的表情啊……”
    虽然秦始皇不知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怎么回事来着。
    但是讲到大秦被灭他的神色也一定很有看头啊!
    猪猪失望叹气.jpg.
    ——————
    被刘彻惦记的嬴政如他所想,此时表情确实不复之前的淡然。
    主要是他是个聪明人,聪明人敏锐、想的多,容易思维发散。
    而他恰好就是从“没几年刘邦赢得楚汉战争建立汉朝”这里,发现了问题。
    这个楚和六国那个楚是什么关系?是同一个吗?
    大秦若如他之前所想存世几百年的话,这楚国真的还会一心要复楚吗?
    或许会有,毕竟说着要复周的人现在也还有,但是他们却没有势力大到可以与大秦抗衡的地步。
    而这个楚却是与汉势均力敌,所以才会是刘邦打赢楚后才立汉。
    如此一来……
    嬴政想到现在还时不时闹腾的六国旧地。
    答案已经很明显了,大秦国祚短暂,甚至没有撑过三代人,所以那些六国遗民才会还心心念念着旧国,才会有楚汉相争!
    嬴政顿时面色变得异常冰冷,胸口起伏剧烈,手上青筋暴起,用得握得就好像要把扶手掰断。
    他这么明显的表现,其他人自然不会看不见,只是大都以为陛下是看到仙幕说的秦朝灭亡的罪魁祸首,这才暴怒的。
    李斯却是对此觉得有点头绪,因为他也得出了和嬴政一样的结论,正是如此,他才知道此时说什么“陛下息怒”都是火上浇油,只会正好撞上枪口。
    而且他此时内心也很沉重,他为大秦付诸了太多心血,乍然得知秦甚至可能连百年都未撑过,这人他怎么能不内心沉郁?
    所以他忽视四面众人对他投来的视线,假作不知他们希望他开口询问的或安抚的意图,继续看仙幕,指不定仙幕上还会透出什么可以让陛下缓解怒气、转移注意力的消息呢。
    ——————
    朱棣试图从这期视频中总结出明朝覆灭的原因,提前将这些祸端掐灭。
    但是前面提到的天灾人祸太过笼统,哪一个朝代的灭亡说起来不是这个原因?
    可是往日活跃的弹幕,此次也没有能为他提供上任何信息。
    评论区全都是讨论那个鹰酱的,他险些都以为自己今天是看不到提起大明的评论了——除了那条说他爹完成陈胜遗愿的。
    终于在评论翻来过半的时候,让他发现了。
    但是——朱棣一脸迷惑,发出震耳欲聋的沉默:怎么又是你们宦官!
    秦朝的赵高、东汉的十常侍,到了唐朝宦官甚至敢逼宫弑帝,现在竟然连大明竟然也没逃脱宦官乱政的命运吗?
    明明父皇曾定下了宫中宦官不得……
    咳咳!朱棣突然想到自己启用宦官一事,内心一虚,不会吧,该不会是因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