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访客
作者:紫竹君   学霸穿越成侧妃,咱不卷了最新章节     
    今日杨芸儿不需入宫上礼仪课,王爷和罗先生都不在府上,她一人在自己院子里原地打转也不是个事,于是她想都没想,直奔崔姐姐院子去了。
    这个时代,女子多以聚众做女红来消磨时光,但杨芸儿没有这个手上功夫,三心二意做针线,她怕把自己的手扎成筛子。
    此刻,坐在正妃屋子里,用着茶点,杨芸儿有一搭,没一搭地同婉儿扯着家常。
    虽然心不在焉,但杨芸儿觉得和崔婉儿在一起,多少心安一些。
    崔婉儿哪里看不出她有心事,温声安慰道:“妹妹不用太担心,王爷吉人自有天相。”
    说着,崔婉儿拿出一只新绣的荷包递给杨芸儿道:“这阵子里里外外都是你在张罗,我也帮不上什么忙,这个荷包是我新绣的,里面配的香料有安神功效,妹妹近来脸色不好,想来晚上休息不佳,可以将这个挂在帐子中试试。”
    杨芸儿勉强堆起笑脸,伸手接过:“多谢姐姐费心,上次那个葡萄花鸟纹的香囊我一直收着,怕弄毛了绣花,舍不得用,这次一起拿出来挂上。”
    “妹妹还说过要向我学习绣花呢,倒是两个丫头日日在那里切磋,”崔婉儿眉眼弯弯,全是笑意:“我最近胎也坐稳了,等你忙过这阵,开春我教你绣花吧。”
    杨芸儿知晓婉儿这是故意找话题给自己分神,她不能拂了这份好意,故而感激地同婉儿姐姐谈起绣花样子来。
    可聊了没多久,杨芸儿又开始心不在焉,思绪不受控制地飘到了城外的山里。
    那边一切安好吗,山中安全吗?百姓们如愿砍到足够的柴了吗?千万不要贪心,在山中逗留太久啊。
    崔婉儿看着杨芸儿,幽幽叹了一口气,说道:“难为你对王爷一片真心。他也该好好待你!”
    此言一出,杨芸儿游荡的心神终于被吓回了躯壳。
    等等,自己操心的是赈灾大项目,自己只是一个负责任的打工人,这和真心没有半毛钱关系啊!
    “我不是,我,姐姐,那个……”在崔婉儿面前一贯伶牙俐齿的杨芸儿,此刻舌头居然也打起结来。
    看着杨芸儿窘迫的样子,婉儿用手指轻轻点了点她的额头,带着几分长姐对妹妹的宠溺,说道:“我知道你昨儿个和王爷吵架,必定出于担心。可王爷那样的男子,难免心气儿高,让妹妹一时受了委屈。等他回来,我做主,让他来给你赔不是。”
    说着,婉儿亲昵地拉过杨芸儿的手,拍了拍道:“你这么好,我都来不及心疼。王爷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他若不明白你的心意,岂不是白瞎了眼!”
    杨芸儿涨红了脸,心想姐姐你真搞错了,我和王爷真的只谈工作啊!
    她仔细回忆了一下刚才心中所想,确实都是赈灾进展,百姓安危与生计,以及……老板的安全!
    额,真的无关风月啊!
    面对崔婉儿炯炯的目光,杨芸儿直接闭上了眼,不料眼睛才闭上,李泓暄那张怄气不服输的脸刷得一下出现在杨芸儿的脑海中。
    杨芸儿使劲一甩头,睁开眼睛,又对上了崔婉儿一双关切的含情目。
    杨芸儿顿时觉得脑袋嗡嗡的。
    这该死的代沟!跨越千年的代沟啊!
    她咬了咬唇,满眼无奈,顽强如她,第一次眼中闪出逃避之色。
    她可以与老板娘金兰相处,可以和老板共谋大事,这两份情谊,她眼下分的清楚,可囿于时代限制的老板和老板娘呢?来日若产生误解,她终究该怎么办?
    正在这时,外边有婆子来报,前面左家十三公子来访,送了一车米面及数担石炭。
    杨芸儿立即将心神拉回工作状态,可王爷和罗先生都不在府内,杨芸儿并不知晓这个十三公子所为何人?
    崔婉儿见她面带疑惑,主动解释道:“左公子以前与王爷相熟,这一年来,王爷被拘在书房,才渐渐断了往来。”
    杨芸儿闻言,凝眸颔首:“王爷过往那么多朋友,竟只有这位十三公子上门相帮。可见这位十三公子与别人不同。姐姐与他可熟识?”
    崔婉儿说道:“王爷早年不需理会朝政,故而交往的都是京中世家未入仕的公子。左氏与崔氏是世交,我在闺中也曾听闻这位十三公子的名号。他京中颇有才名,只因在家中非嫡非长,故而未入仕途。当时他与王爷走得颇近,王爷多次赞他耿介磊落,值得相交。”
    崔婉儿想了想,又补充道:“听闻左公子半年前出门游历,这次大概是回京中过年吧。但我终究限于内宅,与他并不相熟。”
    说到最后一句,崔婉儿声音低了下去。
    杨芸儿此刻心思已不再屋内,她急于拓展人脉,当下站起身说道:
    “我去会会他吧,这时候他来找王爷。说不定有什么事。”
    见崔婉儿欲言又止,杨芸儿主动补充道,“我只在屏风内道一声谢,略问几句,会有分寸。”
    崔婉儿点头:“你做事我放心,只是被你这么一提,我心下略有不安。”
    “姐姐放心,如果有什么不妥,我第一时间进来告知姐姐,我们有商有量,万事不惧。”
    说着杨芸儿立即吩咐下人去花厅摆好屏风,另着人去请左公子入内。吩咐完这些,便风风火火直奔外院去了。
    崔婉儿立于门边,目送杨芸儿离去。
    檀云见状,劝道:“门口风大,娘娘小心身子。”
    半晌,崔婉儿才回过神来,扶着檀云的手回到屋内。
    檀云见自家娘娘满面忧色,问道:“娘娘可是担心侧妃私见外男失礼?”
    崔婉儿摇了摇头,道:“芸儿妹妹虽然行为跳脱,看似不守规矩,却内里极有分寸的,有时候我竟有些羡慕她的洒脱,她能走出二门为王爷分忧。”
    檀云怕崔婉儿忧积于内,伤了胎儿,毕竟有过前车之鉴,忙岔开话题道:“一会午膳摆在哪里,娘娘今日想吃什么菜式?我去吩咐小厨房?”
    崔婉儿坐定,说道:“不着急,等芸儿回来吧。”
    见檀云依旧皱眉站在一旁,崔婉儿笑道:“我知道你忧心什么,你怕我同上次那样,思虑过度护不住胎儿。”
    “娘娘!”檀云着急唤道。
    崔婉儿摆摆手,阻止了檀云的话头,继续道:
    “上回我思虑太甚,伤了自己,确实不该。可那时候莺儿姐姐去的急,太子也突然薨逝,我满心忧虑,却无人同我分解,我只能干着急。这回不一样,有芸儿在,她时不时开解于我,且她虽然忙前忙后,但依旧耐着性子将事情都同我说,让我心安。”
    “你们原是为我好,只让我静养着,可明明见着外头风雨,我独自闷在屋内,只有惶恐。”
    檀云静静听着自家娘娘说话,她不喜侧妃,但见着自家娘娘性子越来越开朗,她多少也念着些侧妃的好。她不希望自家娘娘操心,但此时听娘娘的话又有些道理,一时打不定主意,只皱眉垂首听着。
    “比如今日,我与她都忧心王爷,我们互相开解劝慰,可相互扶持。非常时期,王爷不在,她到外面去见客,我能理解。我虽跨不出二门这一步,但我知道,我能做得便是稳住自己心神,护住腹中胎儿,不让他们再分心。”
    崔婉儿抬头对上檀云微锁的双眉,用温和而坚定的声音说道:
    “你们放心,这一次我不会让自己出事,不给王爷和芸儿他们添乱。”
    ——这是分割线——
    左明远是前几日才赶回京城的。他原计划赶在年前入京,归家吃一顿团圆饭,却被大雪阻于北地,前几天道路才畅通些,他匆匆赶回,才知道京中情况。
    听闻旧友李泓暄在组织赈灾,他稍事休息,也于族中帮忙张罗。
    只可惜他在族中并无威信,且左氏前一轮为支持宫中左婕妤,已经出了一轮血,他费劲折腾了几天,才凑出一车东西,今日赶了来。
    得知李泓暄不在王府,他本欲告辞,却被下人挽留,说是侧妃有请。
    左明远心下惊讶,却也不好拒绝,跟着来到花厅。
    入内坐定,他看到厅内设有一绣屏,屏风后似有人影。待小厮上完茶,他便听到一个清脆的女子声:
    “妾乃王府侧妃杨氏,听闻十三公子为民筹集米粮石炭,妾替王爷及城外村民给十三公子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