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遇险
作者:紫竹君   学霸穿越成侧妃,咱不卷了最新章节     
    自从跟着罗子昂学习书法之后,杨芸儿便爱上了练字,都不需要罗师傅特别关照,杨芸儿已自觉养成习惯,每天练字前,先写100笔横用以压气,一笔一笔,凝神静气,杨芸儿整个人也随之沉下来。
    书法修心,半个月过去,她的气质较之初来王府时,更加沉稳。
    穿越后,一路磕磕碰碰的她终于在笔墨修炼间,放平了心态,慢慢与这个时代和解。
    上辈子三十载打拼,在她灵魂深处烙下的印记已无法彻底摆脱,她依旧带着现代职场人风风火火的性子,但她也学会了享受这个时代慢节奏的笃定与优雅。
    她不再嫌弃桃红柳绿们慢悠悠的语速,也不排斥晨起簪花,敷粉施朱一系列复杂的美人流程。
    当然她依旧会选择先简单打理一番,去花园晨跑几圈,然后再回来笃悠悠花费约一个时辰,由着碧桃帮自己慢理云鬓,细扫峨眉。她自己则看着日头高升,于花格窗前投下跃动的光影。
    这便是古代闺阁女子生活的本色,任岁月安静流淌,闲看浮光照花影。
    在如此安静氛围的浸润下,她一步步于这个时代寻到了适合自己的打开方式。
    留了一部分自我,修得一部分新我。
    她的待人接物也于潜移默化中发生了变化。
    刚穿越来时,她习惯用现代人的眼光俯视周遭的活古人,对他们或同情,或轻视,甚至不自觉地代入拯救者心态,动不动就给人讲大道理。
    如今相处久了,她发觉身边的人并非如她所想的那般愚昧或者冥顽不化,除了个别喜欢找人不痛快的,大部分人都有自己的可爱之处。
    古人的精细,优雅,以及对生活品味的追求,远甚于她这个奔波于钢筋水泥之间的打工人。
    在这里,她可以学的东西有许多。
    杨芸儿觉察出自己好为人师的可笑。存在即合理,跳脱时代,所有画得大饼,都是虚妄。
    如今她已能够代入古人思维模式,她安静多了。
    甚至她理解了正妃对夫君的顺从,她曾认为如此百依百顺简直不可理喻,凡事都需要主动争取。
    在现代,生命在于折腾,干活需要冲刺,高考倒计时甚至可以与胎教无缝衔接。
    可如今,身处古代,生命只需原地踏步,正妃安安静静于自己院内养胎,看起来似乎也没什么不好。
    当然,原地踏步的古人,并非无所事事,慢节奏的生活,让她们有更多时间细磨工夫。于是,她们能在一方小天地内,安安静静地原地折腾
    娴静如正妃,一手绣功十分了得,杨芸儿至今还惦记着将来拜师的事。
    王府内其他人也各有本事,她们也许身份卑微,也许不够聪明,甚至一辈子都没有出过远门,但她们都活得十分认真。
    例如大厨房的李妈妈,无论杨芸儿说什么新奇菜式,她都能接招。杨芸儿不得不承认,高门大宅的厨师确实能做出鸡髓笋,茄鲞这类在现代近乎失传的菜肴,虽然她们没有电蒸锅,电烤箱,电暖锅,但她们真的不怕麻烦呀,就在那里切啊,煮啊,晒啊,慢慢折腾。
    即便是杨芸儿最开始看不惯的张婆子,动则磕头,眼泪鼻涕一大把,自甘卑微。可相处时间长了,她发现张婆子干起活来动作麻利,力气极大,磨豆浆,做豆腐,无论力气活,还是功夫活,都做得很好。
    这里,如张婆子这般的贫苦人一定是吃过了足够的苦,但即便低入尘埃,她们身上也有着一股努力活下去的劲头。
    自从杨芸儿为她争取大厨房学习机会,张婆子认真钻研厨艺,劲头十足,时间不长,已小有成就。而努力带来的满足感,也让张婆子那张写满岁月痕迹的脸逐渐红润起来。
    杨芸儿感受到周边的真诚和善意,她也愿意为她们谋划未来。她用杨红柳绿的事从李泓暄那里哄预算,也确实存了几分真心为她们打算的意思。
    碧桃是跟了杨芸儿最久的,虽然胆小冒失,也不失为一个可爱的小丫头。
    不过最近碧桃小可爱,有了伤心事。
    碧桃自上次跌倒撞破脸面后,额上留了个浅疤,一开始未曾留意,可半个月了依旧没有彻底恢复,碧桃心里着急起来。连赵大哥买来的樱桃煎都安抚不了她了。
    杨芸儿已经唤了几次府医,内服外敷,总不见效。
    难道所谓的“舒痕胶”之类的灵药只存在于小说中?
    杨芸儿不死心,请人到外面打听了,专门请了一位颇有名头的民间老医生。
    听了杨芸儿的描述,老医生捋着胡子说:“这神仙玉女粉的方子,老朽倒是听过,据说为前代女帝所创,确实可以驻颜,后传入民间,不过是否可以除疤老朽没有试过。且制作略微繁琐,必须用五月初五采益母草全草,不能带土。晒干后捣成细粉过筛……”
    “停,只能用五月初五的?”
    “方子上是这么说,需得照着来。老朽目前手上没有现成的,娘娘若需要,明年老朽可以为娘娘研制,只是这玉女粉……”
    杨芸儿摆摆手,打断了老医生摇头晃脑的掉书袋,等到明年五月初五,黄花菜都凉了。
    她皱了皱眉,继续追问其他方法。碧桃在她身后紧张地听着。
    老医生捻着胡须慢条斯理地说:“法子倒是有,老朽有个土方,药有些难寻,不过效果不错。”
    “不怕药难寻,你且说来。”杨芸儿说这句话的时候其实有点心虚,她知道中医有些偏方,确实会很偏。
    果然老医生的偏方让她差点出一身冷汗。
    ”瘢痕主要为淤血阻滞,可治以水蛭活血汤,以水蛭为方中主药,配以桃仁、红花、制乳香等、若要效果明显可以在添加全蝎、蜈蚣……”
    碧桃听得浑身一抽,杨芸儿犹疑着看了一眼脸色发僵的碧桃,瘪了瘪嘴,决定还是赶紧给老人家结算诊金,由嫣红将老先生客客气气送出二门。
    老先生走时还不断唠叨,保证他的偏方去疤效果极好,可最终经不住嫣红严肃表情的威压,闭嘴摇头拂袖而去。
    原本,碧桃虽没有另三个替补的才艺,但也生的颇为娇美,做一个通房丫鬟完全是够格的。杨府那边显然也存了这个心思,故而将碧桃的父母扣在杨府,未曾随同陪嫁,以方便后续拿捏。
    如今碧桃破了相,却可以名正言顺绝了杨府的打算,对碧桃来说,这个小疤或许是福缘。但这些话杨芸儿到了口边忍住了。
    看着兀自流泪的碧桃,杨芸儿并没有选择用大道理开导,只是温声劝到:“额头上一个小疤不当事儿,将头发垂下来一些,就挡住了,谁敢嫌弃你,就我替你打他。”
    杨芸儿说完做出一个叉腰生气的样子,惹得碧桃破涕为笑。
    杨芸儿又继续劝道:“你绣花手艺好,索性继续精进,有了手艺傍身。将来我找机会放你出去开一家绣坊,再寻一个如赵大哥那般的,让你做良民家的正头娘子,好好过日子,不会比王府差。”
    提及赵大哥,碧桃又羞红了脸。
    杨芸儿如今已琢磨透了,与其跟这些从小被洗脑的女孩子讲关于自由的大道理,不如徐徐引导她们自己走上自由之路,而她们眼中的自由,便是吃饱穿暖过上好日子。
    杨芸儿看出碧桃自带刺绣天赋,有意将她往这条路上引。果然,自从得了专研绣工的指令,碧桃这阵子真的与绣线干上了。正妃送的那只葡萄花鸟纹香囊,琢磨了半个月,已经可以仿到七八成像了。
    杨芸儿看着低头不语的碧桃,随手找了一本绣谱丢过去,叫到:“未来的绣坊老板娘,别抹金豆子了,起来学习啦。”
    果然,一摸到绣谱,碧桃也不扭捏了,拿起针线又开始比划。
    赵大哥带回的绣谱上记录了前代有位叫卢眉娘的绣娘“能于一尺绢上绣《法华经》七卷,字之大小不逾粟粒,而点画分明,细于毛发。”
    这让碧桃大受震撼,小姑娘表示自己终于理解了娘娘口中学无止境的意思。她发誓要好好努力,追随前辈的脚步。
    精细绣品需劈线,刺绣丝线劈得均匀,排针就平,线光易亮,绣面也越发精细。碧桃蚕丝劈线,原已能分成十六丝,如今她给自己定了小目标,正卯着劲往三十二丝冲刺。
    周遭有这些鲜活的人,虽然社交圈子被限制了,但杨芸儿依旧活得通透畅快。
    如今她与唯一的老板李泓暄相处还算顺畅。这老板只管发钱,不管其他,有时候行事还算高效。
    那日在听雨轩冻了一场后,李泓暄很快就传话给王嬷嬷,将侧妃院里仆妇的身契都交给侧妃,这算是让杨芸儿安心,不必老纠结自己院子四面漏风。
    与此同时,张婆子的女儿也已经被安排在前院管事妈妈那里调教,估计下个月就可以来侧妃小厨房当差了。
    杨芸儿感激老板的大方,当即让羽墨带了一堆新口味的肉脯出去。
    隔段时间,不知是不是外院的肉脯吃完了,李泓暄又寻个什么由头,差羽墨进来赏些东西,或者带句话,羽墨走时,自然顺走两大包肉脯及肉干。
    故而杨芸儿与老板虽不见面,但保持着肉脯与零食的交流。且杨芸儿每次去二门外学书法,也必然带些零食出去。通过零食外交,杨芸儿把外书房那边的奴仆都认了个遍。莺儿和嫣红也与外面当值的丫鬟混熟了。
    老板没有为难,老板娘隐身,曾经的反派王美人不知是不是被收拾服帖了,一直没有什么动静。
    杨芸儿日子渐渐过得飘飘然起来。她并不知道,一场新的阴谋已向她悄悄逼近。
    这天,她和往常一样,一早去王府花园晨练。
    今日跟着的是素莲,但杨柳儿晨练自己跑得快,素莲一时没跟上。杨芸儿并不在意,她绕着花园跑了整整一圈,身上发了汗。独自来到秋红亭内休息。
    一阵寒风吹过,杨芸儿浑身一凛,抬眼看去,只见疾风卷落漫天秋叶,风中的叶子急速旋转着,似乎想挣脱命运的束缚,却一片片被风撕扯入泥。
    此情此景,杨芸儿心中似有感触,她自适应了古人的慢生活,不免也生出些许伤春悲秋的情愫来,她如今也托人去外面寻些诗册来看,此时有些技痒。
    正当她准备吟诵几句时,她突然发现假山下似有人影晃动。往日这个时间王府花园内鲜有人来,杨芸儿心下好奇,她近来肉脯外交颇为顺畅,更激发了她的社交欲望,于是她没有多想,抬脚便下了假山。
    她寻着声音转了过去,转入层层叠叠的假山,却失了对方的踪影。正疑惑间,一个高大的身影直接从背后扑向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