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学习
作者:紫竹君   学霸穿越成侧妃,咱不卷了最新章节     
    那日,在阴冷的听雨轩中,三位美丽冻人的娇俏女子,提供了一场高水准的歌舞表演,只为取悦现场英俊冻人的年轻皇子。
    绿柔抱着琵琶,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柳芊一曲艳歌留婉转,九原春草妒婵娟。
    嫣红则舞姿曼妙,暗含劲道。
    可无论三位美女如何倾尽全身解数,场内的温度始终如一,冰冰凉凉,没有一丝一毫的升高。
    柳芊终于忍不住了,她轻移莲步,慢拽罗裙,上前拿起酒壶,走到李泓暄身旁,眼中含羞带臊,娇启朱唇:“王爷,请用酒!”那声音如珠落玉盘,清脆动听。同时她手腕轻斜,酒液莹莹缓缓落入玉杯,如山泉叮咚,她臂上的罗袖就此滑落,恰到好处地露出一截雪白的手臂。
    美人倒美酒,玉璧执壶,这本是妙事,但杨芸儿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果然,面色阴冷李泓暄抬手一推,只听得清脆一声,琼浆洒落,玉杯破裂,美人心碎。
    杨芸儿的心也跟着纠痛起来。这可是她最贵的一套陪嫁杯子呀!今天借着王爷名头,好不容易从杨嬷嬷那里哄出来用,本准备用完私藏了,哪天说不定可以拿出去当了应急。
    这边杨芸儿在心痛,那边李泓暄在怒吼:“聒噪,都给我下去!别在本王眼前晃悠!”
    屋内的温度霎时降到了零点。站在一旁伺候的杨嬷嬷,脸也跟着结冰了。她没有想到精心准备的场子怎么会变成这样。
    三个美女从进屋开始,李泓暄便阴沉着脸。如此温香美玉在前,正常男人不应该是这个反应啊!
    难道杨芸儿之前惹到了这六小王爷?杨嬷嬷悄悄抬眸看了眼杨芸儿。见杨芸儿一脸心痛与无奈,不像是使坏的样子啊?
    终于,这几个莺莺燕燕扭扭捏捏退出了听雨轩,杨嬷嬷也跟着出去了。只留下莺儿一个收拾残局。
    李泓暄长舒了一口气,抬眼看到坐在一旁的杨芸儿抱着莺儿刚为她换好碳的手炉正在发呆。
    他语带戏谑地说道:“侧妃既然也是杨府精心培养的姑娘,怎不亲自下场演奏,反倒假以旁人?本王记得当初定亲时,传言杨府小姐琴棋书画都十分了得,这书我是见识了,其他几样不知功夫如何?”
    李泓暄一边说,一边状似无意的拿起一叠纸。这是杨芸儿所抄写的新一批佛经,只要皇后那边没有喊停,杨芸儿就得日日抄写佛经。今日李泓暄来院里,她早让莺儿整理好放在听雨轩,就等着王爷来收作业。
    杨芸儿本在犹豫要不要让李泓暄赔她的白玉酒盏,听了这话,马上get到老板的不悦,不得不调整好心态,灿烂一笑,接招道:“歌舞琴艺都需要一些童子功,我入杨府不过一年,那边的教养嬷嬷和女师傅虽有悉心教导,但妾身愚钝,一年内不过学了些礼仪进退,将将够入王府,不至于落了皇家脸面,至于这琴艺真的还拿不出手。”
    杨芸儿眼眸明艳:“外面那些当不得真。王爷不要拿我寻开心。”
    “所以当时杨府将你的本事夸大了,欺瞒了本王,也骗过了父皇?”李泓暄用指节敲了敲桌子,眼带讽刺。
    “非也,是杨府底子浅薄,对琴棋书画要求不高,她们教得那些,我确实都已学成。所以在杨府眼里,我确实琴棋书画都会。但妾私心以为,王爷的眼界更高,我有自知之明,不敢班门弄斧。”杨芸儿心道,你要给姐姐挖坑,姐姐请您自己下去可好?
    但她向想了想,还是补了一句:“其实绿柔姐姐的琵琶是有童子功在身上的。刚才她是动了旁的心思,拉低了格调。若专注在音乐上,功夫还是拿得出手的。”
    她眨眨眼,起身朝着王爷盈盈一福,说道,“若王爷真想听我演奏,那我斗胆提一个不情之请,可否再为我寻几位师傅,妾愿日夜加以练习,直到可以达到为王爷抚琴的要求为止。”
    “你倒是好学,你究竟还想学多少东西?”李泓暄揉了揉眉心,有一种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的感觉。
    “琴棋书画,经史子集,读书明理,书画养心,如果可以,再学点武术强身健体,也是极好的。”
    看着杨芸儿带着谄媚的笑,六爷不由觉得眉心发胀。
    他刚想发作,却见杨芸儿急急转身,用袖子捂住口鼻,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
    “对不起,下个月天更冷,我一定不在这么凉快的地方招待王爷吃饭了,阿嚏!”
    李泓暄听到下个月二字,有一种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他不想耽误,起身便要离去。“若不好了,自己去找府医看看,别强撑着。你的佛经抄得实在差强人意,我回头让外院罗先生和你说说书法之道。”
    杨芸儿赶忙让莺儿帮李泓暄系上那漂亮的毛斗篷。
    李泓暄收拾完大踏步往门外走去,听到身后人小声嘀咕:“唉,可惜了这套白玉盏,砸了一个就不成套了。”
    李泓暄脚步一滞,随身扯下两个荷包,头也不回地向后砸去。
    “拿去,别整日透着一股小家子气!”
    说完,李泓暄一甩斗篷,头也不回地走了。
    杨芸儿掂了掂荷包分量,感觉不轻,倒出来一看,十来个银锞子,中间夹杂着五六个金锞子。
    杨芸儿穿越至今自然认得这些。
    一般一两以下的金锭银锭称为锞子,往往做出各种喜庆式样,有点类似现代的纪念币。
    李泓暄这袋子里的金银锞子有“海棠式”、“笔锭如意”、“吉庆有余”等多个款式,做工精良。这些都是李泓暄平常打赏用的。可见这位家里有矿的皇子日常出手是多么地大方。
    杨芸儿见了黄黄白白,眼睛都发亮了,笑眯眯一把揽入怀中。
    求老板多用黄白之物砸向我吧!
    今日谈判完胜!
    坐在正堂上,杨芸儿打了一个喷嚏,但这并不影响她欢愉的心情,而好心情就要分享,毕竟这一餐大家都辛苦了。
    杨芸儿此前特意向杨嬷嬷申请了一些打赏经费,加上李泓暄给的银锞子,她特别豪横地打赏了一圈,人人有份。
    她的小金库虽然近乎为零,可该花的银子还得花。大家族里的人心,若不是走威逼胁迫路线,那就得靠银子砸出来。
    绿柔、柳芊和嫣红三位演职人员每人除了一把铜钱外还各分得了一个银锞子。
    “今日辛苦姐妹们了。“
    嫣红和绿柔笑着谢了:“这是奴婢们应该的,只是未让王爷高兴,到底是奴婢们的不是。”
    ”并非姐妹们色艺不佳,只是今日的节目似乎不对王爷的胃口,我们来日方长。”杨芸儿安抚道。
    柳芊脸上则带着明显的不悦,勉强谢道了,退下时没忍住打了个喷嚏。
    杨芸儿关心道:“听雨轩确实冷了些,真是后悔没听杨嬷嬷的话。回头让张婆婆熬一些红糖姜汤给大家喝。”说完,她自己也忍不住打了一个喷嚏。
    她从荷包里拿出一个金稞子,一脸真诚地递给了杨嬷嬷:“嬷嬷,辛苦了。”
    李泓暄的金稞子一个大概有八钱,按照当时汇率,相当于七八两银子,可以抵普通人家小半年的嚼用。杨嬷嬷撇了撇嘴,把一肚子的话暂时忍下。
    第二天,李泓暄给杨芸儿送来一支明珠偏凤钗,三根凤尾上的珍珠颗颗圆润,价值不菲。一支点翠柳金钗,也是又大又张扬的那种。杨芸儿揉了揉脖子接了。
    同两支大凤钗一并送来的还有一张一百两的银票,这可一下子戳到了杨芸儿心窝里,好大一笔奖金呀!
    “王爷说,首饰请娘娘收下,娘娘不该整日太过素净。另外银票给娘娘日常花销,咱王府的日子不能过得寒碜,若娘娘缺什么,短什么,尽管告诉奴才。”
    这次来跑腿的依旧是羽墨。
    羽墨见侧妃笑得见牙不见脸,也跟着开心起来,他又得了一大包肉脯,一罐梨膏糖并一大包柿子饼,据侧妃介绍,今日这肉脯是张婆婆在大厨房观摩后得了灵感,做得新口味,其余则都属于王府花园的土特产。
    羽墨喜滋滋地接了。他身为王爷的贴身小厮,赏钱平时得了不少,给钱少了入不了他的眼。可好吃的零嘴正对上他尚未完全褪去的少年心性,他自然是欢喜的。
    杨芸儿收了钱,立马办事。
    当下叫了刘嬷嬷,请她外面两个儿子帮忙兑换开来,方便分批使用,首先给小厨房增加装备,购买专门适合炒菜的浅底炒锅,并各色香料、调料等。
    当时已有炒菜,但张婆子原在乡间做土灶饭,对达官贵人的时新菜肴并不了解。此番可以入大厨房进修,张婆子本人非常看重这个机会。杨芸儿当然要在硬件上为他提供支持。院内小厨房原始配置简单,需要好好添置一番。
    与此同时,杨芸儿特意关照刘嬷嬷的儿子们再带些笔墨纸砚进来,她打算打造一个学习型团队,带领大家识字断文。
    当然对于团队中本有一技之长的,她也要激发对方的学习欲望,比如有一手针线功夫的碧桃。
    这两天碧桃在屋内休养,杨芸儿将正妃赏的荷包留给她琢磨针法,私下也给了她一个银锞子。
    完全没有参与王爷吃饭项目的碧桃一开始不敢收。杨芸儿告诉她这是给她的学习经费,可以让二门外的赵大哥去买一些针线绣样,今后院里针线精品需求便全交给她了。
    小丫头当下含着泪接了钱,重重发誓,娘娘放心,我一定好好学好好练,不给娘娘丢脸。
    外头的赵大哥也十分给力,托了七拐八拐的关系,买到一本《秘传绣谱》,还应碧桃的要求,另掏了几本食谱带给张婆婆。这回,张婆婆跟着识字的劲头更高涨了。
    就这样杨芸儿的团队学做菜的学做菜,练绣花的练绣花,识字的识字,还有照旧练功的三个替补。院内学习氛围那是相当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