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准备
作者:紫竹君   学霸穿越成侧妃,咱不卷了最新章节     
    碧桃得了上好的伤药,第二日脚上肿痛便消了七八成。
    因着杨芸儿在慈恩寺那日对她特别看顾,小丫头感动得一塌糊涂,回来稀里哗啦哭了好几场。脚伤刚好一些,便着急上来伺候。
    杨芸儿看着在她面前转来转去忙忙碌碌的小丫头,心下一叹,笑着说:“你的脚都好了?”
    “回娘娘,奴婢的脚已经好利索了。”说着认真走了几步给杨芸儿看。
    杨芸儿狡黠一笑,说道:“并没有,你还需要养养。”
    “奴婢已经好了。”碧桃坚持道。
    杨芸儿继续笑嘻嘻试图引导这个小丫鬟:“伤筋动骨100天,你这个扭伤虽比骨折轻些,至少也得躺个六七八天,千万别落了病根。养伤的时候有些无聊,会特别想吃零嘴。比如我听说龙津桥那一带有家南北铺子,做得樱桃煎非常好吃,你可以让那个赵大哥去买些来,吃了伤说不定能好得更快。”
    闻言,碧桃的脸一下子又红成了一朵碧桃花。
    她扭捏着说道:“我已经好了,也不想吃零嘴。”
    “不,你没好,你想吃零嘴。”杨芸儿笑得像只小狐狸。
    嫣红在一旁神色复杂地看着两人。
    终于她看不下去,上前拍了拍碧桃的肩膀说道:“你确实想吃,让赵大哥买些来吧。”
    碧桃气鼓鼓地瞪了嫣红一眼,可又被嫣红眸色复杂地瞪了回去,半晌碧桃才反应过来,红着脸说道:“奴婢这就去。”然后一溜烟地跑了,不料脚上的伤到底没有好透,心下着急又给绊了一跤,头上都磕破了。
    这回碧桃这丫头可真得多躺几天好好养伤了。
    杨芸儿这边看着丫鬟们嬉闹,外面来了传话的婆子,说王爷后日得空会过来吃午膳。
    很快,六王爷要来院里吃饭的消息在小院里传开了,大伙儿都沸腾起来。毕竟这是侧妃入府后,王爷第一次来院里吃饭。
    前儿个皇上的赏赐刚下来,现在六王爷便要来了,在大伙儿眼里可不就是双喜临门么。
    侧妃院里人少,进出相对自由。别的院里低等丫鬟婆子无法进入正屋,传话递东西都得经由上一级,可在杨芸儿这里却不拘着她们这个等级规矩,即便是浅草、燕飞这两个年龄小的,有事也能入正屋回话。
    但王爷要来,一切还得有个章法。
    杨嬷嬷早看不惯杨芸儿这作风,就想借这次机会整顿院子。她想了想,除了正院的接待章程得理一理,几个小丫鬟不得进入正屋外,当天的吃食也非常重要。因此杨嬷嬷特意屈尊跑去小厨房。
    杨嬷嬷单方面想成为王爷吃饭项目主管,张婆子第一个不让。
    她俩曾因一只烧鸡结过仇,本有些不对付。平常她俩一个主战场在正院,一个主战场在后罩房及小厨房,见面打些眉眼官司,大部分时间井水不犯河水。
    此刻,见王嬷嬷杀来自己的地盘指手画脚,张婆子当然不依。她认为自己主管院里的吃食,王爷吃饭项目与吃相关,当然得由她负责。
    两个人在小厨房怼了起来。惹得一旁几只鸡看得兴奋,叽叽咕咕叫个不停。亏得刘嬷嬷两下相劝,才不至于打起来。
    素莲正好来小厨房,看着情况不对,心下便盘算开了。
    当初烧鸡事件中,她和张婆子一起得罪过杨嬷嬷,可此刻她有自己的小心思。
    碧桃伤了,估计那日依旧不好到王爷跟前当差。桃红柳绿四个大的去了一个,总得有一个补上的。虽然自己日常也在娘娘身边听用,但侧妃似乎更喜欢那个莺儿。
    若此刻帮了杨嬷嬷,既可以弥补之前的亏欠,或许回头还能请她帮忙找侧妃说道说道,自己胜算更大一些。
    想到这里,素莲跨前一步,为杨嬷嬷帮腔道:
    “张婶子,你虽然管着小厨房,可你的手艺怎比得上王府大厨房?娘娘心善,夸你的手艺是什么农家乐,可王爷是什么身份,怎能用普通的农家菜来招待?”
    这话可直戳要害。
    张婆子虽说做菜手艺不错,但因着自身眼界有限,王府一些珍稀食材她是真的做不来。
    好在侧妃纵容她尝试,做错了也不会责怪。但张婆子是个要强的。昨儿个刚把侧妃份例里的燕窝炖久了,直接化成了水,侧妃笑笑也没说什么,张婆子却臊得恨不得把自己卖了赔钱,躲在小厨房半天不肯出来。
    刘嬷嬷见张婆子涨红了脸说不出话,上前打圆场道:“大家不必争了,还是问娘娘的好。娘娘有自己的主意。
    ”杨嬷嬷听到后半句心里气不打一处来,这个杨芸儿就是主意太多,正想驳斥。跟着刘嬷嬷的燕飞已应了声,一溜烟地跑到前面去了。
    杨嬷嬷跺跺脚,这院里都是什么规矩!
    杨芸儿此刻正坐着出神,她倒没有着急考虑吃什么这个问题。
    按照双方第一轮友好商谈达成的契约婚姻共识,每月王爷会给自己一次会面机会。杨芸儿当然不能浪费,她需要好好考虑如何利用这次见面机会给自己谋取福利。
    刚嫁过来的时候,她缺钱缺人,现在人有了,钱依旧缺,那就得想法子哄些银钱傍身。同时还得避开杨嬷嬷,以免这位cFo见钱就收。
    拢不到自己袋子里的钱,就不能算钱。
    杨芸儿突然想到被她丢掉的一斤重的大凤钗,那可是金子呀。得托人到前院打听下,凤钗是否找回来了,不管有无损坏,哪怕尾巴断了不能戴,金子熔了都能派用场。
    她正琢磨着,见小丫鬟燕飞跑进来,上气不接下气地叫到:“娘娘不好了,张婆婆和杨嬷嬷吵起来了!”
    杨芸儿一愣,她虽不排斥团队多元化,但也不鼓励矛盾激化。当下让燕飞喘口气,把话说清楚。
    弄明白情况后,才知道那两人在争项目主导权,便笑着让燕飞把两人都请来。
    不一会,杨嬷嬷和张婆子互相瞪着白眼来了正屋。
    可不等他们开腔,外头来传,大厨房新管事李妈妈来了。
    自上次事情闹开后,李泓暄最终听劝调整了大厨房人手。
    这个李妈妈是外院管事推荐上来的,根基清清楚楚,与内院没什么沾亲带故。人也是个八面玲珑的,当值没多久,就弄明白了各位主子的喜好,各方都没有话说。这次听闻李泓暄要到侧妃院里吃饭,立即亲自跑来了。
    有专业人士主动请缨相帮,杨芸儿当然不会拒绝。而大厨房出面,杨嬷嬷和张婆子都没有话说。只在一边规矩旁听。
    杨芸儿对李嬷嬷笑着说:“我这儿小厨房管着院里日常吃食没问题,但要做宴席,还差了点火候,正需要李婶子来帮忙。李婶子知晓王爷喜好,可先与我说道说道?”
    见侧妃和善,那李嬷嬷自然也是笑容可掬:“王爷最喜金齑玉脍,拿当日鲜打上来的活鱼,现切成薄片,佐上八和齑。”
    杨芸儿一惊,问道:“是生吃吗?那八和齑是什么?”
    李嬷嬷笑道:“自然是生吃,才得鱼肉之鲜美,鱼也要是当日的活鱼,以松江鲈鱼为上。八和齑也就是金齑,是用蒜、姜、橘、白梅、熟粟黄、粳米饭、盐、酱八种料制成,用来蘸鱼脍最好不过,据说前朝那位挖运河的皇帝也最喜欢这个口味。”
    杨芸儿撇撇嘴,古人真会吃,原来生鱼片早就有了,酱料还比芥末丰富。
    她心下盘算了一圈,有意显摆显摆自己的穿越优势,于是开口说道:“现如今天气有些冷,我又想把宴席摆在院里西边那个临水小轩,需要做些热食。我听闻有一种吃法,用一个锅子,下面烧了碳,待煮沸了,直接把切成薄片的肉放入,涮着吃,好玩又好吃,还热乎。”
    “娘娘说得是拨霞供吧,这是从南边传来的时新吃法,确实如娘娘说得那样,好吃好玩,老奴记下了。”
    杨芸儿一愣,原来古代本就有火锅!?说好的穿越凭着火锅创意可以大杀四方的呢?她是个必要寻根问底的性子,故而涩声问道:“你将那个什么供再细说说,看看和我想的是不是一个东西。”
    “回娘娘,这个拨霞供原从泉州那边传来,说是有人得了山间野味,就地简单做了,只拿风炉安座上,用水约半铫。侯汤响后,下入已切成薄片的野兔肉,在热汤中反复拨动,肉片色泽宛如云霞,口感细嫩,就着蘸料,品尝更加,就得了这么个雅致的名儿,如今京中老爷们也爱吃这个口味。”
    杨芸儿干笑两声,有点泄气,瞧古代这帮文人不但会吃,还吃得如此雅致。
    但她不甘心,想到自己当年最喜欢的小笼汤包,而古代并没有冰箱,平常季节做不了肉冻,也没有浓汤宝,汤包这个创意应该还没有吧。
    “我听闻一道点心,正适合当下季节,将肉皮熬制高汤,夜间放于户外结成肉冻,与肉馅一起包入包子中,那包子皮务必要轻薄,待包子蒸熟,咬开一口,吸食汤汁,唇齿溢香,这种包子可以叫做灌汤包。”
    李嬷嬷听言没有立即接上,而是思索了一会,杨芸儿正要得意,却见李嬷嬷开口了:
    “以肉冻的形式做汤包,老奴倒是没有听说过。但王府的灌浆本是一绝,也是王爷喜爱的。”
    李嬷嬷边说边用手比划道:
    “将水分几次打入猪腿肉做得馅儿中,务必打得稀稠如粥,蒸熟后,可得鲜香汤汁。这灌浆味道好歹全凭手上功夫,不是老奴自夸,咱王府做的比外头的好吃,当下时节还可以加入蟹黄。真真做到‘提起像灯笼,放下如菊花’,便是那樊楼的也不比咱们家。至于娘娘说的方法新奇,老奴也记下了,回去就去试试。”
    猪腿肉本有一定吸水性,手工敲打全凭功夫。而古人的手上功夫,绝不逊色于现代工艺。听着李嬷嬷的描述,杨芸儿的喉咙已不自觉地跟着滚动起来。
    待李嬷嬷说完,杨芸儿报以礼貌而不失尴尬的微笑。
    在博大精深的美食文化面前,她这个上辈子主打吃外卖的穿越者完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