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丁原困惑矣!
作者:齐儿啊   乱世英豪:开局挑战诸侯最新章节     
    远离洛阳城十里的地域,一座不起眼的土丘之下,聚集着以袁隗为首的众多修炼世家家主。他们在此静候佳音,尽管并不知晓杨彪等人正快马加鞭前来支援,但他们坚信必有修士前来响应。
    何故如此笃定?无非是因为不论是袁家长老还是当今朝廷的太尉大人,皆是各州郡刺史、太守们巴结攀附的对象。试问,哪个刺史或太守愿意等待这些人上门求助,而不是自己抢先一步表现忠诚?
    果不其然,即便没有袁氏兄弟率众领头,那些州郡官吏也会主动前来。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卢植被早已抢占先机,并得到袁氏兄弟的暗中助力,一招妙计便将诸世家尽数带回。
    待到各家只剩少数亲信留守原地时,卢植被已悄然调动自家大军离去。在世家子弟心中,自家亲信最为可靠——若途中出现任何变故,至少还能有个抵挡之力。
    然而令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在他们离去不久后,自家的大军竟被卢植被调遣至别处。
    欲图反抗之人虽有,怎奈何面对卢植这位在世家之间声名赫赫,即便是诸多高阶修士亦纷纷欲与其结交的存在,又有谁敢轻举妄动?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卢植被并非率部返回或是撤退,而是秘密转移至洛阳城的另一侧。此举使得众人产生了一种误解:虽然突然拔营迁移稍显异常,但毕竟仍在洛阳周边地带,尚在可控范围内。
    因此,即使是那些留下亲信监视动静的太守,也未能及时收到消息,直至被黄巾贼重重包围之时,才惊骇地意识到,竟是卢植被背后捅刀。
    “这……怎么回事?”
    “黄巾贼!”
    “速速列阵!”
    与张宝率领的黄巾贼正面相遇的杨彪脸色瞬间煞白。他无论如何都想不通,张宝这小子刚刚才攻克洛阳,怎会突然出现在此地?他为何不在城内坐镇指挥,莫非不怕发生意外?
    心头怒火翻涌,杨彪瞪视着张宝身后犹如乌云蔽日般的黄巾贼众,眼中几乎喷出血来。纵然他们麾下两万余修士兵强马壮,但在数量上数倍于己的敌人面前,只怕难以全身而退。
    “呵呵~!”
    “果然如此。”
    与杨彪一方的惊惶失措形成鲜明对比,此刻的张宝却是略感宽慰地吐出了这两个字。原来,他也曾押注于此——因深知卢植被运筹帷幄之能,于是以此为契机,赌上了这场关乎生死存亡的博弈。
    与皇甫嵩一同派遣出去刺探情报的探哨,恐怕才刚刚启程不久。
    他并非愚笨之人!
    既然皇甫嵩敢于派遣探哨随行,这就意味着此地并无重大危机。
    甚至可以说,
    在探哨返回禀报之前,此处的局面都将保持相对稳定。
    就算有人图谋不轨,也需要等到探哨离去之后方有机会行动。
    于是,
    就在探哨与皇甫嵩刚刚离开之际,张宝便开始调动他的部众。
    所幸他事先为了对抗勤王联盟的围攻,命令半数军队时刻保持高度戒备状态。
    因此,
    待到探哨跟随皇甫嵩抵达新的据点时,张宝已率领十万黄巾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巧合的是,
    由于前来迎接袁隗的队伍中充斥着众多老弱病残,导致其行进速度异常缓慢。
    即便张宝延迟半天出发,依然在他之前抵达了目标地点。
    局势瞬间逆转——
    杨彪等人还未与袁隗汇合,就被张宝成功地分割并包围起来。
    最致命的是,
    杨彪等人误以为袁隗一行已被黄巾贼俘获,战斗之中难免有所顾忌,犹豫不决。
    他们害怕啊!
    倘若黄巾贼拿袁隗等人作为筹码,他们究竟是该孤注一掷奋力一搏?
    还是……
    杀!
    面对陷入困境的杨彪等人,张宝毫不留情,决心速战速决。
    不论卢植等人有何打算,张宝都亟需迅速解决这些人,随后率余部回城固守阵地。
    紧接着,
    一方欲战、勇战且全力以赴,另一方却畏缩不前,企图寻机逃脱。
    胜负结果显而易见——
    尽管袁绍、曹操等人竭力挽回颓势,仍然无法抵挡住溃败的命运。
    刚刚攻克洛阳不久的黄巾军,此刻正值气势如虹之际。
    别说那些由家丁组成的护卫部队,
    即便是叶枫麾下的精锐之师前来交锋,也可能因气势上的劣势而陷入被动。
    因为在炼兵器时代,士气对于军队来说至关重要。
    这也是为何古代军阀崇尚单挑决斗的一个重要原因!
    胜者,在气势高昂之际率领部下全力冲锋即可;
    败者,则应迅速撤退或做好败北的准备。
    诚然,单挑取胜并不意味着全局胜利,但一旦单挑失利,往往会导致整体形势恶化。
    然而即便双方实力差距悬殊,
    在单挑失败之时,占优势的一方仍会选择暂避锋芒,以免士气受挫。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张宝毫不犹豫地决定立即发起攻击。
    他清楚地认识到:
    若单纯比较将领个人战力,自家阵营根本无法与对方抗衡。
    毕竟,
    起事前他们不过是一群农夫和山贼,未曾修炼过任何正规武技,更别提与那些出身世家,身怀家传武艺的将领相比了。
    此时此刻,与对方拼斗武将显然无异于自寻死路。
    有什么事情不能先打一架再谈呢?
    如今看来——
    即便拥有颜良这样能够以一敌百的猛将坐镇,勤王联军仍旧节节败退。
    敌人实在是太过强大了!
    即使颜良如同仙凡之间的战神再现,挥手间便可取敌首级,亦无法逆转他们即将崩溃的命运。所言非虚,
    这些侍卫虽被誉为勤王宗门的精英弟子,但相较于正规仙兵,他们之间尚存显着差距。
    毕竟,正规仙兵懂得阵法之妙,协同作战方显力量所在。战事之争,岂非正为此乎?
    个体修为再高深莫测,在万千修士的围攻之下,终究难免陨落。而这些侍卫们,
    与自家同门虽能默契配合,在小型战阵之中展现出一定的修为和阵型。然而,谈及大规模的仙阵对决,
    却又显得捉襟见肘。他们断然不敢将自己的后背,交付给素未谋面的外人,即便是同门师兄弟,有时亦会心生猜忌:
    他会背叛我吗?在生死攸关之际,人皆有私心。若舍弃他人,得以保全自身,恐怕无需犹豫片刻。
    若这般思虑之人不在少数,则战局败象已现。果不其然,面对黄巾邪修不断涌来的攻势,勤王宗门的防线正逐步瓦解。
    此刻,无论是临时领军的杨彪,抑或是袁氏兄弟,脑海里皆浮现出同一个念头——逃!
    古语有云: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然而此话的前提在于,人须存活于世才有转机。
    假使他们在此地陨落,即便将来得以翻身,身死道消又有何意义?重生之事,世间安得常有?
    想到此处,包括曹操在内的数位首领,皆默契合意——撤退,返回大部队!
    只要与勤王宗门主力汇合,区区十万黄巾邪修,还不易如反掌?更不必提,
    趁眼下洛阳城防守空虚,夺取此地亦非难事。至于袁隗等人么?
    遗憾得很!尊叔或太尉大人,如今我们自身难保,只能祈愿你们各自保命了。
    就在勤王宗门主力仍在顽强抵御之际,一小拨人悄然开始撤离。
    然而,他们再如何小心翼翼,怎可避开洞悉一切的修行者目光?正如张宝一般。
    汲取前次教训,张宝并不打算放任这些世家子弟安然离去。即便付出较大代价亦在所不惜。
    他认同皇甫嵩的观点,一旦这些人活着回去,定会对己不利。故而,与其让他们重整旗鼓再来寻仇,不如趁此机会将其斩草除根。
    待察觉到这批人意图脱逃时,张宝便示意传令弟子前来。
    旋即,在众多有识之士的指引下,黄巾邪修阵营中传来了阵阵号令:
    “众弟子听令,勤王宗门将领欲逃,速速追赶!”
    “瞧啊,袁家、杨家的公子们都逃了,诸位速速擒拿,必有重赏!”
    “地公将军发令,谁能活捉袁绍等人,每人赏赐千枚灵石!”
    “速追!”
    ……
    随着黄巾邪修们的口号愈发嘹亮,勤王宗门的底层弟子们本能地回首望去。顿时发现,
    原本矗立在帅旗下的各路将领,此刻竟已踪影全无?这简直是荒谬至极。我们本是一脉相承,共赴战场,为何你们临阵脱逃,却不带上我们?
    那怎可允许!
    既然尔等领袖已然率先离去,那么吾辈跟随其后又有何不可?
    便在此刻,
    原本誓死坚守阵地的侍卫中,一部分已萌生退意,不再顽抗。
    纵然这只是极微小的一支队伍。
    毕竟,
    习惯了为家族挡风遮雨的他们,即便是心中愤懑也不会轻易背离忠诚。
    然而此举足矣!
    冷兵时代之战,讲究的是阵法配合,严密无隙。
    如今防线出现缺口,敌人的突破点岂非显现?
    目睹此景,
    行动稍显滞后的刺史与郡守们,咬牙切齿,满心愤怒。
    \"懦夫!\"
    \"一帮懦夫!\"
    最后察觉到异常的丁原,脸色铁青,怒喝连连。
    他不仅责备那些放弃抵抗的士卒,更指责袁氏兄弟不顾情义。
    同在一个生死之坑共餐的袍泽,逃跑之际竟不通知于我?
    若非他的亲卫察觉异样,此刻他仍会在前线盲目调度。
    即便如此,
    当他率领亲卫准备撤离时,已是处在被敌人察觉的边缘。
    随着黄巾贼阵阵口号震天,丁原更能感受到众人目光皆聚焦于己身。
    这让其如何不愤慨?
    不仅如此,
    内心深处更是充斥着冤屈!
    可恶!
    分明我是最后一个离开的,为何众目睽睽之下,唯独盯着我不放?
    难道就不能看看他人么?
    遗憾的是,
    丁原心中的呐喊并未得到响应,反而激发了更多逃亡者的跟从。
    庸碌之辈!
    连身为刺史的丁原都逃了,他们又何必在此处白白送死?
    还是逃离吧!
    一人带二人,二人传三人,三人引四方......最终酿成了大溃败的局面。
    溃败队伍的最前沿,
    便是早已气喘吁吁、无法再继续疾驰的丁原。
    奇怪的是,
    不知何时,他们的战马竟然全部被人骑走,迫使丁原只能徒步狂奔。
    但他终究已非少年之躯。
    即便亲卫们轮番扶持,此刻的丁原也萌生了求死之心。
    \"罢了,罢了!\"
    丁原挥退欲前来搀扶的亲卫,凝视着远方渐渐消失的身影,脸上闪过一抹狠意,沉声道:
    \"袁绍等人若是无情,那就休怪老夫无义了!\"